学术投稿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机制的探讨

王琳琳;凌文华

关键词:mtDNA, 氧化损伤, 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修复
摘要:线粒体中呼吸链产生的自由基是体内自由基主要来源.在一定的生理(如年老)或/和病理条件下,自由基可以突破人体防御机制,损伤机体.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结构功能特殊性,导致其成为自由基攻击的主要脆弱的靶目标,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终造成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在此将探讨mtDNA氧化损伤的形成、防御及修复机制.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

    目的研究庚型肝炎病毒(HGV)在献血员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97名献血员(包括职业献血员297例和无偿献血员300例)和721例正常人群血清标本.结果职业献血员、无偿献血员、正常人群抗-HGV阳性率分别为2.69%(8/297),0.33%(1/300),0.70%(5/721),抗-HGV阳性者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75%(6/8)、100%(1/1)、60%(3/5).结论大连地区存在HGV感染.职业献血员为HGV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贾秀岩;吕作芝;徐萍;刘丹;刘玉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Phage88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致病性分枝杆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应用可表达荧光素酶的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Phage88,采用生物发光方法对不同细菌的发光反应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Phage88特异地对各种分枝杆菌发光,对非分枝杆菌发光值很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的分枝杆菌发光值有差异:卡介苗的发光值高,结核杆菌的发光值低;在含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中,耐药结核杆菌的发光强度比非耐药结核杆菌强,其强度有明显差异.结论用Phage88噬菌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方法.

    作者:吕斌;徐顺清;周宜开;陈志飞;符志军;李开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病毒唑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观察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至今尚无特效治疗.1994年7月~1997年9月乙脑流行季节,我们对病毒唑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乙脑的疗效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

    作者:朱孝武;刁联硕;阮怀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国产风疹疫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观察风疹疫苗接种后临床反应,抗体动态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该苗接种后低、中度发热率分为18.7%和4.12%,未发现其他严重反应.用不同代次(DⅡ-28、DⅡ-31和DⅡ-26)液体风疹疫苗免疫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转率为96.67%~100%,GMRT为59.82~84.64,各年龄组或疫苗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用冻干风疹疫苗免疫8~11月、1岁、2~3岁儿童,免疫后各年龄组抗体阳转率和GMRT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液体风疹疫苗免疫成功后1、2、10~11年的HI抗体阴转率分别为2.69%、1.49%、4.55%,免疫后10~11年的疫苗保护率为100%.冻干风疹疫苗应急接种后,2周内即可控制疫情,疫苗保护率78.88%.结论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反应轻微,培养26~31代的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效果至少维持11年,该苗还可用于应急接种和对8月龄儿童接种.

    作者:徐福根;黄诚孝;姚怀芳;许二萍;陈康凯;蒋金香;李励;黄利明;祝水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伤害--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伤害作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同传染病、慢性病一并成为下个世纪中国疾病控制的重点.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全社会关注和居民参与的局面,把专家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作者:殷大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核酸疫苗与寄生虫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本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核酸疫苗的优点、作用机理,简略介绍了核酸疫苗在疟疾、血吸虫病、囊虫病和利什曼原虫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某地区农村群众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

    目的了解农村群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方法对某地五个县(市)的农村群众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用匿名调查表收集有关个人背景、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资料.计算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艾滋病知识正确率和不同态度的分布情况及危险性行为.结果共调查495名农村群众.三条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为46.25%~93.46%,非传播途径知识为49.18%~71.09%,两条预防方法知识为54.62%~55.22%,非预防方法知识为56.98%~75.56%.62.6%的人认为检测艾滋病抗体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认为应该公开感染者身份和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的人分别占54.64%和20.16%.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未婚者与至少2个人发生过性行为占6.9%,已婚者过去6个月发生婚外性行为占4.93%.结论农村群众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比较低,不正确认识较高,应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

    作者:柔克明;张云同;徐臣;计国平;吴尊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流行特征初探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进行长期监测,剖析其在我国首次流行的特征、病原、临床表现及控制.方法用流行病学观察法进行监测.实验用人胚肾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结果 1971~1997年共登记报告151 935例,死亡669例.1971年发病131 615例,死亡524例.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以农村、山区为重.3岁组发病率高达15 337/10万.病人起病急,有发热、咳嗽和喘憋等症状.用人胚肾细胞培养方法,从41份标本中分离、鉴定14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由RSV引起.

    作者:徐关仁;孙颂文;徐旭卿;何南祥;罗晴寰;王任;罗肃伟;泮起潜;谢忠俭;张忠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高脂血症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饮食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11名自愿者的血脂及饮食等情况.结果调查者高脂血症患病率为30.81%,其中男性为36.36%, 女性为24.75%.吸烟、肥胖、缺少体力活动、血压升高、脂肪、肉类摄入过多及蔬菜摄入少等为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

    作者:谢娟;来则民;黄国伟;木村美惠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全民普服甲苯哒唑糖片控制肠道线虫感染三年观察

    目的了解全民普服甲苯哒唑糖片控制肠道线虫感染的疗效.方法全民普服甲苯哒唑糖片,辅以健康教育.结果试区人群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下降.经3年化疗,感染率分别从防治前的50.47%、26.38%、6.83%和24.67%下降至13.85%、3.87%、2.04%和6.43%.结论甲苯哒唑糖片驱虫效果可靠、群众性普服控制农村肠道线虫感染方法可行.

    作者:毛爱玉;陈季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994~1998年某大学入校新生HBsAg和ALT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大学入校新生HBV感染情况,供制订预防对策作参考.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入校新生进行HBsAg及ALT调查.结果 5年内HBsAg平均阳性率为10.4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HBV感染在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民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在大学生中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姚应水;文育锋;王金权;芮光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全球气候变化与传染病

    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积极发展疾病预防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影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学任务.

    作者:童世庐;吕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葡聚糖离心膜滤法快速诊断败血症

    目的快速分离血液中的细菌.方法葡聚糖凝聚红细胞后,等密度离心,上清液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截留细菌、培养.结果 110例血标本采用离心膜滤法和常规血培养法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5,P>0.05);该两法检验结果有相关关系(χ2=61.64,P<0.05), r=0.8288;离心膜滤法的细菌检出时间平均为(24.55±9.08) h,明显快于常规血培养法(75.27±12.11) h(t=16.54,P<0.001).其阳性似然比为75.43,阴性似然比为0.22.结论离心膜滤法能快速诊断败血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金嵘;李向阳;李方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五河县1988~1998年HFR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安徽省五河县1988~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情况.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五河县HFRS流行特征和临床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1988~1998年HFRS年发病率为0.78/10万~6.89/10万,1995年前逐年缓慢上升,之后又缓慢下降,呈明显的秋冬单峰型,在洪涝灾害中,HFRS发病率及发病区域有明显上升和扩展的趋势.227例患者中发病年龄以20~60岁为主,占总病例的85.46%;男女比例为3.63∶1,农民占85.90%,临床类型为轻型51.08%,中型33.87%,重型10.22%,危重型4.83%.结论五河县属于中低度HFRS流行区,今后应加强HFRS防治.

    作者:倪建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电焊工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相关酶活性

    目的探讨电焊烟尘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对39名电焊工及63名对照者的血清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进行对照.结果接触组MDA含量、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中GSH-Px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DA、SOD、GSH-Px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与工龄组间相关性较小(P>0.05). 结论电焊烟尘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和SOD活性的改变.

    作者:翟金霞;胡刚;侯俊;余红娥;张振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雌、孕激素受体状态与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状态不同的乳腺癌是否在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有差异.方法 1996年3月~1998年1月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二院进行了一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间受体状态分析提示在年龄上ER组间有差别;PR组间各因素都没有差异.病例对照间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按ER状态分层,唯有BMI、活产胎数、哺乳时间对ER(+)及ER(-)乳腺癌危险性的作用不同;按PR状态分层分析各因素对PR(+)及PR(-)乳腺癌的作用是一致的.结论结果从总体上支持Moolgavkar等人的两阶段模型假说.

    作者:李晓枫;马莉;张翠莉;李东光;高晓虹;程艳;李祥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安庆市65岁以上居民主要死因分析

    目的分析安庆市65岁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方法利用1988~1997年安庆市10年死亡报表资料,按ICD-9进行死因分类.用ERR分析软件处理.结果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死亡率为6 246.59/10万.其中,男性为7 882.46/10万,女性为5 186.32/10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u=5.1642,P<0.002).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道疾病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为主要死因占91.09%.脑溢血、脑栓塞为脑血管病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以胃癌、食管癌、肺癌为主要死因.心脏病以冠心病和心肌梗塞为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中以自杀和交通事故居多.结论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脑血管病和交通事故死亡有上升趋势.

    作者:光文伟;李生龙;李贤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1世纪疾病控制前景的展望

    21世纪的疾病控制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已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以及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病的发病不断增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意外伤害与精神障碍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人口老化、环境污染、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病原体的演变等等,使疾病控制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人口素质的提高,健康教育的促进,医学的发展,新疫苗的不断问世及新的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实施,又使21世纪的疾病控制充满机遇.预防为主是新世纪疾病控制的主旋律.

    作者:叶冬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机制的探讨

    线粒体中呼吸链产生的自由基是体内自由基主要来源.在一定的生理(如年老)或/和病理条件下,自由基可以突破人体防御机制,损伤机体.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结构功能特殊性,导致其成为自由基攻击的主要脆弱的靶目标,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终造成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在此将探讨mtDNA氧化损伤的形成、防御及修复机制.

    作者:王琳琳;凌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原因的超声诊断评价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简便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的原因除不全流产外,主要是蜕膜排出缓慢.我们对流产后6小时内及1周后子宫出血的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