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机制的探讨

王琳琳;凌文华

关键词:mtDNA, 氧化损伤, 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修复
摘要:线粒体中呼吸链产生的自由基是体内自由基主要来源.在一定的生理(如年老)或/和病理条件下,自由基可以突破人体防御机制,损伤机体.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结构功能特殊性,导致其成为自由基攻击的主要脆弱的靶目标,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终造成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在此将探讨mtDNA氧化损伤的形成、防御及修复机制.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全球气候变化与传染病

    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积极发展疾病预防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影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学任务.

    作者:童世庐;吕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安庆市65岁以上居民主要死因分析

    目的分析安庆市65岁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方法利用1988~1997年安庆市10年死亡报表资料,按ICD-9进行死因分类.用ERR分析软件处理.结果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死亡率为6 246.59/10万.其中,男性为7 882.46/10万,女性为5 186.32/10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u=5.1642,P<0.002).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道疾病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为主要死因占91.09%.脑溢血、脑栓塞为脑血管病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以胃癌、食管癌、肺癌为主要死因.心脏病以冠心病和心肌梗塞为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中以自杀和交通事故居多.结论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脑血管病和交通事故死亡有上升趋势.

    作者:光文伟;李生龙;李贤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国产风疹疫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观察风疹疫苗接种后临床反应,抗体动态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该苗接种后低、中度发热率分为18.7%和4.12%,未发现其他严重反应.用不同代次(DⅡ-28、DⅡ-31和DⅡ-26)液体风疹疫苗免疫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转率为96.67%~100%,GMRT为59.82~84.64,各年龄组或疫苗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用冻干风疹疫苗免疫8~11月、1岁、2~3岁儿童,免疫后各年龄组抗体阳转率和GMRT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液体风疹疫苗免疫成功后1、2、10~11年的HI抗体阴转率分别为2.69%、1.49%、4.55%,免疫后10~11年的疫苗保护率为100%.冻干风疹疫苗应急接种后,2周内即可控制疫情,疫苗保护率78.88%.结论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反应轻微,培养26~31代的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效果至少维持11年,该苗还可用于应急接种和对8月龄儿童接种.

    作者:徐福根;黄诚孝;姚怀芳;许二萍;陈康凯;蒋金香;李励;黄利明;祝水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59例结核病专科门诊病例分析

    我站从1996年7月建立结核病专科门诊,到1998年12月共接诊病人420例,经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259例,痰菌阳性125例,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顾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芜湖市1993~1998年性病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芜湖市1993~1998年性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性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性病8种,9 699例,年均发病率为266.7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淋病为主,占71.65%,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快速增加,逐渐成为主要的性病,梅毒、尖锐湿疣也在上升,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等少见性病也有发生,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出现.结论加大性病防治工作力度十分紧迫.

    作者:杨小祥;吴瞬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HBsAg携带者补硒对HBV转归的影响

    目的了解HBsAg携带者补硒对HBV转归的影响.方法对HBsAg携带者2 065例随机分为补硒组和对照组,连续服药观察3年.2组随机抽检各500例HBV五项指标.结果服药前补硒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后1年,补硒组HBsAg转阴率10.8%,抗-HBs阳性率为5.6%,两组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补硒组HBs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P<0.005),抗-HBs检测率补硒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P<0.001).结论补硒对改善HBV感染、促使HBsAg转阴与抗-HBs的产生及预防肝癌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广;颜晓文;倪正平;张启南;朱健;诸亚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伤害--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伤害作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同传染病、慢性病一并成为下个世纪中国疾病控制的重点.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全社会关注和居民参与的局面,把专家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作者:殷大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肾茶治疗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

    肾茶又名猫须草,在闽南地区常用于治疗血尿.本研究采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提供的肾茶口服液,治疗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初步探讨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黄昆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机制的探讨

    线粒体中呼吸链产生的自由基是体内自由基主要来源.在一定的生理(如年老)或/和病理条件下,自由基可以突破人体防御机制,损伤机体.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结构功能特殊性,导致其成为自由基攻击的主要脆弱的靶目标,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终造成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在此将探讨mtDNA氧化损伤的形成、防御及修复机制.

    作者:王琳琳;凌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湖南水灾与钩体病流行关系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958年8月湖南长沙县首次报告了本病,之后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而且是发病率较高的省份,90年代以来一直名列全国各省市前1~2名.41年来共计报告病例174 905例,病死5 512例,病死率在3%左右.湖南也是一个洪涝灾害十分频繁的省份之一,现就水灾与钩体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郭绶衡;李庆俊;李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

    目的为开展人卡氏肺孢子虫的病原学形态观察、免疫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方法给SD大鼠腹股沟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6~12周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制作肺组织印片,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结果实验大鼠的肺印片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阳性率为96%(24/25),在24只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检查阳性的大鼠中,11只大鼠BALs沉淀涂片阳性.本次诱导实验包囊检出时间早的为用药40天,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感染程度逐渐加重.对照组均未检出阳性.结论建立了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

    作者:颜苹苹;严延生;何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

    评述与艾滋病相关的两种危险行为,即共用注射器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制定针对这两种行为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旨在呼吁更多的预防医学工作者投入到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来.

    作者:吴尊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流行特征初探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进行长期监测,剖析其在我国首次流行的特征、病原、临床表现及控制.方法用流行病学观察法进行监测.实验用人胚肾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结果 1971~1997年共登记报告151 935例,死亡669例.1971年发病131 615例,死亡524例.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以农村、山区为重.3岁组发病率高达15 337/10万.病人起病急,有发热、咳嗽和喘憋等症状.用人胚肾细胞培养方法,从41份标本中分离、鉴定14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由RSV引起.

    作者:徐关仁;孙颂文;徐旭卿;何南祥;罗晴寰;王任;罗肃伟;泮起潜;谢忠俭;张忠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葡聚糖离心膜滤法快速诊断败血症

    目的快速分离血液中的细菌.方法葡聚糖凝聚红细胞后,等密度离心,上清液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截留细菌、培养.结果 110例血标本采用离心膜滤法和常规血培养法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5,P>0.05);该两法检验结果有相关关系(χ2=61.64,P<0.05), r=0.8288;离心膜滤法的细菌检出时间平均为(24.55±9.08) h,明显快于常规血培养法(75.27±12.11) h(t=16.54,P<0.001).其阳性似然比为75.43,阴性似然比为0.22.结论离心膜滤法能快速诊断败血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金嵘;李向阳;李方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病毒唑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观察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至今尚无特效治疗.1994年7月~1997年9月乙脑流行季节,我们对病毒唑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乙脑的疗效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

    作者:朱孝武;刁联硕;阮怀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Phage88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致病性分枝杆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应用可表达荧光素酶的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Phage88,采用生物发光方法对不同细菌的发光反应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Phage88特异地对各种分枝杆菌发光,对非分枝杆菌发光值很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的分枝杆菌发光值有差异:卡介苗的发光值高,结核杆菌的发光值低;在含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中,耐药结核杆菌的发光强度比非耐药结核杆菌强,其强度有明显差异.结论用Phage88噬菌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方法.

    作者:吕斌;徐顺清;周宜开;陈志飞;符志军;李开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高脂血症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饮食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11名自愿者的血脂及饮食等情况.结果调查者高脂血症患病率为30.81%,其中男性为36.36%, 女性为24.75%.吸烟、肥胖、缺少体力活动、血压升高、脂肪、肉类摄入过多及蔬菜摄入少等为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

    作者:谢娟;来则民;黄国伟;木村美惠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性传播疾病患者HBV感染状况

    目的了解555名性病门诊就诊者HBV感染状况.方法 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的检测采用ELISA法,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检查参照卫生部<性病防治手册>.结果性病患者HBsAg感染率(22.55%)高于对照组(14.4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5.14, P<0.05).梅毒患者HBsAg感染率(23.51%)高于对照组(14.4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5.58,P<0.05);淋病患者HBeAg感染率(17.65%)也同样高于对照组(4.8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64,P<0.05);随着感染性病种类的增多,其HBsAg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结论性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HBV感染,患多种性病比患一种性病HBV感染危险性要高.

    作者:刘电力;孔永生;叶宏;杨怡姝;黄桂蓉;滕国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广东省35~44岁居民吸烟率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35~44岁居民吸烟情况.方法 1996年10~12月和1997年3~5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结果调查35~44岁居民1 554人,其中男性752人,女性802人,吸烟率分别为81.4%和4.1%.城市居民786人、乡村768人,其中男性吸烟率分别为78.1%和84.8%.同时还调查了吸烟者文化程度、职业等与吸烟的关系,对吸烟量也进行了分析.结论应在广东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控烟运动.

    作者:王志瑾;李志斌;陈维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核酸疫苗与寄生虫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本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核酸疫苗的优点、作用机理,简略介绍了核酸疫苗在疟疾、血吸虫病、囊虫病和利什曼原虫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