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目的:探讨倒置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LISS)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3月应用倒置LISS治疗44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资料,均为闭合性损伤.AO分型均为31-A3.3型.采用倒置LISS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记录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8个月.1例死于内科疾患加重,2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1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97分,平均93分,其中优3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7%(38/41).结论:应用倒置LISS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够更好的重建外侧壁,避免外侧壁的医源性损伤,具有固定可靠、疗效肯定的优点,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劲;孙亚文;谢华;徐中华;罗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苦内酯片联合特布他林持续性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内科收治并经检查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银杏苦内酯片口服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杏苦内酯片口服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较单纯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较显著,且安全性好,可作为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案.
作者:李倩雯;张震;刘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上海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沿阵地.为系统把握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思路以及有关的新政策、新举措,为其他省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对上海市新近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及6个配套文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作者:李晓惠;李士华;曹伟珍;石慧敏;房信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联合白介素-2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腹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华蟾素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腔内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腔内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腹水消退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46.67%,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9-9和CA50水平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16.67%,对照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5.90±0.41)个月,对照组为(4.50±0.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白介素-2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胸腹水消退,提高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晓玲;熊墨年;付冬莲;陈黎莉;耿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同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23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Ⅱ期(T3-4NoMo) 11例,Ⅲ期(T1-4N1-2Mo) 12例,均接受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术前放疗总剂量全盆腔DT 40~46Gy/20~23 Fx,瘤床区加量至50~56 Gy/25~28 Fx;化疗采用含希罗达方案2个周期).同步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4~8周行手术治疗,遵循TME原则,并尽可能保肛.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放化疗期间3级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3%,无4级毒副反应者.放化疗后CR 2例、PR 14例、SD 4例;16例(80%)患者的临床TNM分期下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4~8周,20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7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1例行Hartmann手术,保肛率为60.0%(12/20).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0%(4/20).结论:同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安全而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和保肛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景杰;张建军;赵文龙;付禄;廖清平;杨信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抗肿瘤制剂和免疫调节剂静脉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实体瘤大小、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生存质量自我评分、疼痛评分、CEA、CA19-9及中位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实体瘤变化、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生存质量自我评价表评分、疼痛评分、CEA、CA19-9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兰立群;唐晓玲;熊林楷;危玮;胡建平;耿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诊断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感染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院后第1天的PCT、CRP、WBC、N的检测进行比较;评价上述4个血清指标诊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并将采取APACHEⅡ评分机制对感染组治疗第1、8天进行评分.结果:(1)两组第1天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PCT、CRP、WBC、N诊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CT的灵敏度高,WBC的特异度高.(3)感染组第1、8天的PCT值与APACHEⅡ评分值相关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902,P<0.05).结论: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PCT可作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指标,监测动态的血清PCT水平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自主导入式Foly管法食管异物取出术在食道异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误吞圆形异物的患儿42例,采用改良的自主导入式Foly管法食管异物取出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儿中36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85.71%,且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自主导人式Foly管法食管异物取出术操作更安全、简便、患儿依从性好,操作成功率高.
作者:谢洋;金日群;彭韶平;廖志莹;曾琳;吴桂卿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自大隐静脉主干置放造影导管,先行髂静脉顺行造影,后短时阻断股静脉,缓慢推注碘佛醇造影剂,透视下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造影剂逆流程度,深静脉瓣膜功能判定参照Kistner分级标准.结果:本组171例患者中,Kistner逆流分级:0级35例(20.5%),Ⅰ级33例(19.3%),Ⅱ级59例(34.5%),Ⅲ级30例(17.5%),Ⅳ级14例(8.2%).临床分级:轻度38例,中度82例,重度51例.合并股总静脉狭窄2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7例.结论:术中逆行造影能更客观显示深静脉瓣膜功能,造影显示的逆流程度与静脉曲张病变的轻重程度不呈正比.
作者:蔡海;李中华;陆皓;钱燚;史建能;周苏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评价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8例重症肺炎患儿,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罩吸氧治疗,试验组采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用氧天数、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8%(45/49),对照组为77.6%(38/49),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aO2、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氧合指数(O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用氧天数、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林智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以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康复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恩绩;兰枝东;韦华清;黄丽荣;罗浩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本文发展了进行医院学科建设的框架、方法与步骤,指出平衡记分卡是将学科建设转化为日常工作的有力工具.
作者:高天;马效恩;王晋;宋雨潇;李晓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本城市居民高血压前期及其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抽取一个社区进行横断面调查,主要包含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两部分.结果:共有4641例居民纳入分析.高血压前期患者1416例,患病率为30.5%;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吸烟、饮酒与身体活动分组中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患者1195例,患病率为25.7%;不同性别、年龄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分组、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吸烟、饮酒与身体活动分组中高血压患病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饮酒等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城市内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处于高流行状态,需要加强干预.
作者:满艳;范雷;李少芳;满文文;梁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腹部手术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55例,成功率为69%,中转手术25例,手术率为31%;治疗组保守治疗成功72例,成功率90%,中转手术8例,手术率10%.两组在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及保守治疗成功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泛影葡胺是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隋建;陈林昊;黄良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MH)治疗和护理对重症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重症尿毒症患者4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MH组)、维持性血液滤过组(MF组)和血浆置换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组(PEMH组),每组1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MH组患者给予MH治疗,MF组患者给予MF治疗,PEMH组患者给予PEMH治疗及相应的护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水平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MH组血清中β2-MG、TC水平明均显高于MF组,MF组均明显高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H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MF组,MF组均明显高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组躯体、认知、社会功能和健康状态评分明均显低于MF组,MF组均低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MH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尿毒症患者酸碱、电解质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治疗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6.66%下降到10.00%,目标达标率96.59%,改善幅度72.6%,圈员自评6项素质能力均正向成长.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进一步规范护理体温单的规范书写,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因护理记录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施姬;黄桂芳;柯菲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解剖游离保留面神经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解剖游离保留面神经加全腮腺及肿瘤切除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面神经主干平均直径约1 mm,有5分支如丝线.术后3d面神经轻度不全麻痹18例,术后7d恢复8例,术后2个月内恢复8例.随访3个月~2年,其中1例因切断面神经下颌缘支行吻合术的患者,半年后恢复;1例损伤面神经颧支,左眼睑闭合无力;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耳垂麻痹18例,1年后恢复;无腮腺漏,无肿瘤复发.结论:复发性、多发性以及深叶腮腺肿物行解剖游离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及肿瘤切除术,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黄春姐;陈敏军;黄月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卵数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2月-2014年6月743周期长方案IVF-ET的周期资料,根据获卵数分为六组,分别是A组:1~4个;B组:5~9个;C组:10~14个;D组:15~19个;E组:20~25个;F组:26~41个.比较各组年龄、BMI、Gn天数、Gn总量、临床妊娠率、可利用胚数、取消移植率等指标.结果:(1)随年龄增加,获卵数下降,Gn量增加.(2)各组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Gn时间延长,获卵数增加.(4)可利用胚数及优质胚数A、B、C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获卵数增加,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数有增加趋势.但是在获卵数15个以上时,可利用胚数并未随获卵数增加而显著增加.(5)C组临床妊娠率高,F组妊娠率低.(6)获卵数5~14个时取消率低,获卵数20个以上时,因OHSS高风险取消移植率显著增高,获卵数1~4个时因内膜异常取消移植率增高.结论:年龄与获卵数、Gn量相关.Gn时间延长,获卵数增加.获卵10~14个时妊娠率高,获卵数15个以上时,可利用胚数并未随获卵数增加而显著增加,然而OHSS风险增加.
作者:王芳;吴成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溃疡个体化围手术期的防治措施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心脏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心内直视术:心脏瓣膜置换术2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先天心脏病矫治术2例,大血管手术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危险因素评估,术中减少胃肠道缺血时间因素,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早发现、早干预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总结其防治方法,进而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其中1例患者联合手术治疗;经治疗后,29例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6.7%,1例因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3.3%.结论:术前详细询问有无消化系统病史,术中尽量缩短体外循环和手术时间,术后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肠黏膜保护剂以及尽早进食,对明确并发应激性溃疡者,采取早发现、早干预的综合个体化治疗;对并发出血者,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积极采取药物、内镜及手术治疗,可有效预防并降低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溃疡的治愈率.
作者:丁静丽;周建良;朱志刚;陈佳;杨威;龚艺;董啸;徐建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香薰疗法配合穴位按摩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治疗的阴道分娩产妇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香薰按摩组各83例,两组产妇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均给予常规待产护理,香薰按摩组产妇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香薰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对产妇产程、分娩过程中疼痛情况、产后出血情况和恢复情况,以及产妇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香薰按摩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薰按摩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VAS评分和产后总出血量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薰按摩组产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薰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可有效缓解阴道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症状和缩短产程及产后恢复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雷玉妃;黄志锋;黄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