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璞;廖雪松;王淑琴;唐唯;康格非
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在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例病人分为症状组(73例)和无症状组(30例)应用PCR和快速免疫法对其进行CT检测.结果症状组2种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无症状组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快速免疫法(P<0.05).结论 PCR可用于无症状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检测.
作者:李诚让;崔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发现巨大胎儿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是降低巨大胎儿分娩并发症的关键,因此,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分娩的218例巨大胎儿进行分析,了解巨大胎儿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杨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活性变化对高糖或(和)高胰岛素(Ins)环境下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含22 mmol.L-1 Glu或(和)100 Mu.L-1Ins的DMEM培养液中加入2~20 μmol.L-1(终浓度)的PLA2抑制剂AACOCF3与VSMC共同孵育72 h后,用[3H]-油酸标记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PLA2活性,用细胞计数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观察VMSC增殖、DNA合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VSMC的细胞周期.结果 AACOCF3浓度为10~20 μmol.L-1时,VSMC的增殖和DNA合成,S期与G0+M期细胞百分比,抑制剂组均显著低于高糖或(和)高Ins组(P<0.05),AACOCF3浓度为2 μmol.L-1时,抑制剂组上述指标较高糖或(和)高Ins组下降,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降低PLA2活性可抑制高糖或(和)高Ins介导的VSMC增殖.
作者:廖璞;廖雪松;王淑琴;唐唯;康格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了解巢湖市农村及城镇腹泻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选定巢湖市柘皋镇作为腹泻病监测点,连续3年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Ⅰ型灭活疫苗和双价灭活疫苗现场效果的考核提供背景资料,我们对建德市HFRS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冬季高峰有所不同,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徐刚;刘复祥;周卫群;方利红;徐校平;柳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羊水Ⅲ°污染是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新生儿复苏治疗新生儿羊水Ⅲ°污染,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疾病模式的变化规律及主要疾病因子 ,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死亡率(MR)、减寿年 (YPLL)、减寿率(YPLLR)及其标化率等指标分析人群健康状况与疾病的动态变化.结果人群平均MR为398.80/ 10万,标化死亡率(SMR)482.38/10万;人群平均YPLLR为49.90‰,标化减寿率(SYPLLR)51 .28‰; SMR、SYPLLR分别从1981年的765.77/10万和55.75‰降至1996年的432.60/10 万和3 6.69‰;SMR的大平均增长速度男女均为传染病,SYPLLR男性为呼吸系病,女性为传染病 ;经时间序列直线回归拟合,SMR、SYPLL、YPL LR和SYPLLR的预测回归方程意义显著.结论传染病危害降低,但意外死亡、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导致的卫生问题更为明显.
作者:谢立;施侣元;廖林贵;舒丽萍;陈晓勇;宋焰超;柳玉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徐州市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徐州市2型糖尿病新诊断病例185例和医院对照201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阳性家族史(OR=8.90)、体质指数大(OR=2.19)、腰臀比大(OR=4.86)、主食摄入量大(OR=4.32)、经常性甜食摄入(OR=2.26)、A型性格(OR=1.74)、生活紧张程度(OR=2.29)、高血压(OR=4.05)和女性妊娠次数多(OR=3.46),以及中度以上活动的职业性体力活动(OR=0.50)与2型糖尿病有显著性关联.结论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开展体力活动,有计划地实施人群干预策略,是2型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传峰;李立明;李洪卫;陆美琪;白智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重症监测病房(ICU)的住院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易遭受获得性感染.因此,ICU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而患者家属探视对ICU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为了解家属探视行为对ICU环境质量的影响,我们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红;徐风玲;王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8年7月17日14时,某县一农民家中22名建筑工人,进餐后20分钟,出现首例病人,至15时30分余进餐者相继发病,年龄分布在8~53岁.潜伏期短20分钟,长90分钟.进食者全部发病.病人均有头痛、头晕,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紫绀,心跳加速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1例中毒较重者还出现心率不齐、昏迷和惊厥,于发病30分钟后,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方法 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果表明:白内障家族史、糖尿病、近视、散光和其它眼病等疾病史、肉类摄入量低及同事中有糖尿病以及血糖高和血清HDL-胆固醇高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齐秀英;武光林;李连荣;徐延山;孙慧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前全球已确诊糖尿病(DM)1.35亿人,预测2025年增至2.99亿.我国糖尿病患者约3 000万人,成人患病率达3.21%.40岁以上DM为7.1%,糖耐量减低(IGT)为8.4%,并逐渐增多,防治DM已刻不容缓.本文介绍WHO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审议通过的DM诊断标准与分型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糖尿病防治对策、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原则,以及近年治疗方法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
作者:杨明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北方乡村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的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例生育神经管畸形患儿(NTDs)的妇女及76例农村和73例城市正常出生儿母亲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呈多态性,可分为三种类型:C/C、C/T、T/T.病例组三种基因突变频率:C/C,5%;C/T,50%;T/T,45%.城市对照组分别为:C/C,28.8%;C/T,54.8%;T/T,16.4%.乡村对照组分别为:C/C,34.2%;C/T,46.1%;T/T,19.7%.病例组T/T基因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城乡正常妇女T/T基因突变频率基本一致.结论提示母亲MTHFR基因突变与生育NTDs患儿有相关性.
作者:郭晓霞;高原原;詹思延;郭艳梅;王砚英;李立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切实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非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配对设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采取膳食指导、营养教育咨询、配制食谱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结果采用营养干预措施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有显著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营养,对改善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淮玉;陈武军;唐毅;胡凯;吴建华;钱利年;李兵;许洁;郭红卫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全面了解某钢铁企业噪声作业的职业危害,并指导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作业环境进行有效治理,我们对某钢铁企业噪声作业状况进行了分级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会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简称(ADHD).幼年发病,也可延至成年,但以学龄儿童发病率高,症状也突出.为了解合肥市学龄儿童多动症患病情况,为进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作者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3月对合肥市城区和郊区7所小学的6~11岁儿童1 159人进行了儿童多动症患病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萍;于爱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日1次对老年糖尿病并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舒张压95~115 mmHg),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下,以非洛地平缓释片单一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病人平均血压下降28.1/18.0 mmHg(P<0.001),总有效率92.4%,24小时平均动脉血压下降22.1/14.7 mmHg(P<0.001),收缩压/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0.4%和65.1%,24小时白蛋白排泄量下降35.6 mg,不影响糖代谢.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糖尿病并轻-中度高血压能有效且易耐受的降压,减少白蛋白作用.
作者:罗资礼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某院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和药敏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90年代前期组与90年代后期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的异同点.结果 90年代前期组与90年代后期组皮肤、口腔粘膜、脐部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体温异常、呕吐、喂养困难、腹胀、脐部炎症是两组主要的临床表现.表葡、金葡始终是主要的致病菌,但90年代后期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率明显上升.青霉素、红霉素及氨苄青霉素敏感率较低,丁胺卡那霉素90年代前期敏感率高,后期敏感率低,万古霉素及头孢三代两组敏感性均高.结论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是减少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措施.随着致病菌的变化,万古霉素、头孢三代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作者:韦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钢铁企业职工高血压病知、信、行的情况.方法采用自我管理式调查方法对某钢铁企业1 341名当班作业工人进行高血压病知、信、行的调查.结果职工高血压病基本知识、病因知识、症状及危害知识的总得分为18.946±7.583(总分40分),对高血压病的正确信念得分为5.079±2.403(总分8分),良好的态度和行为得分为3.049±1.449(总分8分).结论职工高血压病知、信、行有待提高,应加强对职业人群高血压病知识的宣传,以增加职工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增强对根治高血压病的信念、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曹多志;徐标;马金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