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健康宣教在手术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韩晓娟;王斌全;田首元;马涛洪;谢亚男;宋欣华

关键词:麻醉健康宣教, 手术患者, 焦虑,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健康宣教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 年3~6月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180例.分为两组,各90例.实验组在常规术前麻醉访视的基础上增加麻醉健康宣教内容,对照组施行常规的术前麻醉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程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健康宣教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程度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及提升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 HFMEA)分析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及提升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8例.其中,2015年1~12月收治的患者49例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4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医疗失效模式进行质量改进,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各类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较之常规护理,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能更好地控制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姜源;曹晓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60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围手术期各阶段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在所有调查项目中,需求率高的分别是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97.67% )、术后进食的时间及种类(94.52% )、伤口的管理方法(94.35% ).在围手术期5个阶段中,术后阶段的健康教育平均需求率高,为91.83% .结论 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围术期健康教育更具实效性,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满足其情感需求,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许海荣;陈超;励婷瑶;王晓慧;赵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风湿免疫科于2016年3~5月的35例AS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3~5月收治的31例AS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比较两组患者12周后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能够有效改善12周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姜珊;南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利用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评估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降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邓暖枝;陈丽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结合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指数管理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指数管理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结合孕期体重指数管理,研究组孕产妇接受优质护理结合孕期体重指数管理.比较两组孕产妇的血糖水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体重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对照组孕产妇体重增长过度者明显高于研究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体重儿和畸形儿等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剖宫产和引导助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孕期的体重与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对孕产妇进行优质护理结合孕期体重指数管理,可以加强孕产妇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有效控制新生儿体重,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李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电话回访出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采用电话回访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对医院护理工作的真实感受.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对2016年该院出院的患者电话回访进行满意度调查,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调查40个病区950例患者,上半年及下半年各调查475例患者,两个时期相比,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总满意度从87.36%上升为98.95%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分从9.1上升为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 .结论 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可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叶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生理及心理一体化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理及心理一体化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生理及心理的一体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末的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基于生理及心理一体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怡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CNP计划实施组,各64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CNP计划实施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CNP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CNP 计划实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CNP计划实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常规护理组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CNP计划实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CNP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患者医疗支出、提高患者术后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菲菲;南海歌;陈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微创胸腔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7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癌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肺癌微创胸腔镜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促进肺癌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秋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多学科照护团队的建立在CRRT联合HP救治危重症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多学科照护团队的建立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血液灌流( HP)救治危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均采用CRRT+H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建立多学科照护团队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自我效能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生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照护团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危重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文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践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6年1~12月构建实施了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以非公开、非惩罚为原则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予以改进,以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及护理制度.观察并记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上报率;评价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态度;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实施前后手术医生对护士、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后年度累计不良事件发生从原来的41起降为20起,而不良事件上报率则由原来的14.6%提升至85.0% ;科室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态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和改善;护理质量各评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0.0%提高到100.0% .实施后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上报率及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态度,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秀娟;党爱林;王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于建立人工气道并长期脱机患者的湿化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人工气道脱机≥72 h的患者120 例.按顺序分为 A组(微量泵组40 例) 、 B组(雾化湿化组40 例) 、 C组( MR850系统湿化组40例) .分别测量三组患者72 h内气管切开处温度、相对湿度,并计算绝对湿度;评估三组患者气道内痰液黏稠度、湿化满意度,记录三组患者72 h后呼吸频率、 PaO2、 SpO2、肺部感染的控制时间以及护理工时.结果 三组患者气管切开处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三组患者气道内痰液黏稠度、湿化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呼吸次数、PaO2、SpO2、肺部感染的控制时间以及护理工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A组、B组相比,C组更适合应用于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是理想的湿化方法.

    作者:李冬梅;李丽;宋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治疗时序轴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时序轴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口述联合纸质宣教资料的一次性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接受治疗时序轴健康教育,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白内障手术患者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和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治疗时序轴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眼科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与遵医行为水平.

    作者:邵彩霞;陈亚琼;汤艳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急诊预见性创伤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分别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及家属版、医生版)评价患者家属对急诊护理、急诊医生及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中应用预见性创伤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临床并发症少,患者家属及急诊医生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预后及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对患者的不确定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MUIS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护理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不确定感及不良心理状态,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预后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储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实际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 ,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行为能力的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及满意度的变化指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行为能力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其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且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丹阳;许琳;曲研;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全程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全程护理配合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IV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以前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2016年7月及以后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配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心理;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实施全程护理配合,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兴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采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度营养不良12.50%和重度营养不良5.00%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LB(43.12±3.29) g/L,PAB (277.12±62.84) mg/L,HB(11.95± 3.56) 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血清中ALB、PAB、HB水平,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雪芳;卢钱娣;吴静月;卜志英;李益香;孙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护能力及应对方式与自我病耻感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护能力及应对方式与自我病耻感的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 ESCA) 、应对方式量表及精神疾病自我病耻感受量表( ISMI)对80例抑郁症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护能力及应对方式与自我病耻感的关系.结果 抑郁症患者自护能力及各维度评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而抑郁患者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及自我病耻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且随着抑郁症患者病情加重患者自护能力及各维度评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及自我病耻感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HAMD评分与自我病耻感总评分、歧视体验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与患者自护能力总评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及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自我病耻感较高,对疾病采取消极应对态度.积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将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韩树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级生命支持黄金急救团队的调整和高效调动

    目的 探讨高级生命支持( ACLS)黄金急救团队人员结构的调整和高效调动.方法 制订ACLS团队调整、培训和调动方案,对参加ACLS急救团队的120名医护人员实施该方案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调整后总抢救时间短于调整前,且调整后各项急救措施的时间均短于调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施ACLS团队调整方案提高了抢救团队的协作能力,96.7%的队员认为提高了抢救的有序性,100.0%的队员认为这种方案值得推广.结论 高级生命支持黄金急救团队的调整提高了抢救的时效性和综合协作能力.

    作者:朱丽萍;浦佳静;卢回芬;任玉娇;苏严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