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先后,将2016年11月~2017年2月入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5~7月入院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有助于规范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薛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利用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评估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降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邓暖枝;陈丽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级生命支持( ACLS)黄金急救团队人员结构的调整和高效调动.方法 制订ACLS团队调整、培训和调动方案,对参加ACLS急救团队的120名医护人员实施该方案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调整后总抢救时间短于调整前,且调整后各项急救措施的时间均短于调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施ACLS团队调整方案提高了抢救团队的协作能力,96.7%的队员认为提高了抢救的有序性,100.0%的队员认为这种方案值得推广.结论 高级生命支持黄金急救团队的调整提高了抢救的时效性和综合协作能力.
作者:朱丽萍;浦佳静;卢回芬;任玉娇;苏严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前行眼科常规性指导,观察组患者行术前眼位注视训练.比较两组手术治疗依从性、术中调整眼位次数、眼球旋转偏移率、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患者调整眼位次数>3次、眼球旋转偏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术后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能有效确保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术中眼位固定及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并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且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急诊预见性创伤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分别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及家属版、医生版)评价患者家属对急诊护理、急诊医生及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中应用预见性创伤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临床并发症少,患者家属及急诊医生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电话回访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对医院护理工作的真实感受.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对2016年该院出院的患者电话回访进行满意度调查,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调查40个病区950例患者,上半年及下半年各调查475例患者,两个时期相比,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总满意度从87.36%上升为98.95%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分从9.1上升为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 .结论 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可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叶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共情能力现状,分析护士长共情能力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该院74名护士长和1 1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离职意愿量表(TI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长共情能力均分为(68.01±2.21)分,提示护士长共情能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不同年龄、护龄、学历间共情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满意度得分为(77.36±7.42)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6.54±3.37)分,护士长共情能力与护士满意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士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共情能力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影响较大,高层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长共情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长共情能力,降低护士离职倾向水平,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高俊芳;嵇丽红;王秀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在肺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肺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使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该科收治的肺癌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疗效评定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后10 min、20 min、30 min,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入院初期HAM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末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措施有效性进行评定,干预组患者疼痛缓释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对于疾病的焦虑情况,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作者:夏兴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采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度营养不良12.50%和重度营养不良5.00%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LB(43.12±3.29) g/L,PAB (277.12±62.84) mg/L,HB(11.95± 3.56) 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血清中ALB、PAB、HB水平,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雪芳;卢钱娣;吴静月;卜志英;李益香;孙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手足麻木、负性情绪及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该院接诊的10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以术后一般情况,负性情绪,手足麻木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负性情绪选择SAS量表与SDS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各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均得到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效果更佳(均P<0.05).观察组手足麻木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手足麻木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对腹部胀痛、肩背部酸痛等手术一般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玲;卜铷平;唐红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12月在该院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交活动、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4.00% )显著优于对照组(7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建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于该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量充足率、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充足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血栓、皮下血肿、血管损伤、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的四项ESEA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静脉内瘘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两组患者两种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血流充足率,增加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有效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娟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治疗时序轴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口述联合纸质宣教资料的一次性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接受治疗时序轴健康教育,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白内障手术患者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和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治疗时序轴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眼科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与遵医行为水平.
作者:邵彩霞;陈亚琼;汤艳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于建立人工气道并长期脱机患者的湿化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人工气道脱机≥72 h的患者120 例.按顺序分为 A组(微量泵组40 例) 、 B组(雾化湿化组40 例) 、 C组( MR850系统湿化组40例) .分别测量三组患者72 h内气管切开处温度、相对湿度,并计算绝对湿度;评估三组患者气道内痰液黏稠度、湿化满意度,记录三组患者72 h后呼吸频率、 PaO2、 SpO2、肺部感染的控制时间以及护理工时.结果 三组患者气管切开处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三组患者气道内痰液黏稠度、湿化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呼吸次数、PaO2、SpO2、肺部感染的控制时间以及护理工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A组、B组相比,C组更适合应用于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是理想的湿化方法.
作者:李冬梅;李丽;宋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践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6年1~12月构建实施了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以非公开、非惩罚为原则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予以改进,以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及护理制度.观察并记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上报率;评价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态度;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实施前后手术医生对护士、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后年度累计不良事件发生从原来的41起降为20起,而不良事件上报率则由原来的14.6%提升至85.0% ;科室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态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和改善;护理质量各评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0.0%提高到100.0% .实施后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上报率及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态度,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秀娟;党爱林;王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高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该院骨科、老年病科收治的≥80岁患者760例,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随机分为骨质疏松组450例和骨量正常组310例.记录两组患者合并心血管病情况及所有可能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纳入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BMI、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心衰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高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与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史相关(P<0.05),但与年龄、体重、BMI、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吸烟史、饮酒史、心衰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无关(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女性、冠心病病史均是影响超高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女性、冠心病病史均是影响超高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对存在此类高危因素的超高龄患者应实行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张薇;祝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照护团队的建立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血液灌流( HP)救治危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均采用CRRT+H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建立多学科照护团队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自我效能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生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照护团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危重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文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CNP计划实施组,各64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CNP计划实施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CNP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CNP 计划实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CNP计划实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常规护理组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CNP计划实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CNP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患者医疗支出、提高患者术后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菲菲;南海歌;陈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预后及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对患者的不确定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MUIS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护理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不确定感及不良心理状态,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预后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储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配偶同步治疗性沟通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SPB)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常规护理及一般性沟通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配偶同步接受治疗性沟通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SPBS)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SPB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PBS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SPB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有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验组患者SPB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及配偶同步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能帮助患者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有效缓解患者及配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应对能力,从而降低患者SPB.
作者:周洁;朱丹;朱晓芸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