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秀;王娟阳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双平面隆乳术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双平面隆乳术,取出注射填充物后同期植入假体.结果:术后外形满意,仅1 例两只乳房术后并发假体腔隙内血清样渗出,非感染性,经引流换药痊愈,假体得以保留,现外形手感均良好,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双平面隆乳术式适应范围广,可针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不同的乳房条件灵活选用,方法优于其他单一平面的隆乳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季涛;李桂阳;刘长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对骨科规范化术后疼痛管理,创建术后无痛病房进行探讨,以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方法:为2011 年7 月- 年12 月围手术期126 例骨科患者提供镇痛方案,实施镇痛措施,转变病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于疼痛及镇痛药的某些不正确观念,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对无痛病房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结果:126 例患者疼痛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对镇痛的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通过创建骨科无痛病房,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规范了术后的疼痛管理,对骨折患者的整体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金焱;沈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69 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25 例( 采用腹腔镜治疗) 和对照组244 例( 采用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 h 阴道流血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患者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术中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能明显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未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3DCRT) 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2DR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3 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4 例接受三维放疗,69 例接受普通放疗.结果:三维放疗组的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9.7%、22.7%、10.4%,中位生存时间为18.6 个月,普通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7.3%、12.4%、6.6% 和13 个月(P=0.043).三维放疗组1、3、5 年的肿瘤专项生存率依次为73.8%、29.7% 和15.8%,常规放疗组是60.8%、15.5% 和12.4%(P=0.020).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较普通放疗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肿瘤专项生存率.结论:采用三维放射治疗可以改善不能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马铁英;辛炜;霍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蛇毒血凝酶在腺样体手术中止血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 名腺样体肥大儿童,对照组30 名,采取常规的棉球压迫止血方法;研究组30 名,应用含蛇毒血凝酶注射液的棉球对腺样体手术创面表面覆盖.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比常规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止血确切,无术后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止血常费时费力,利用血凝酶外用对局部创面进行止血,时间短且效果明显,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李恩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 岁,因刺激性干咳4 个月伴痰中带血1 次就诊,行胸部CT 及增强检查发现:右肺下叶中央型占位,下叶多发结节病变,淋巴结肿大、融合,与中下叶支气管和肺动脉间隙消失.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B7、8 开口处可见肿瘤,其余各叶、各段支气管未见异常.支气管镜病理检查:低分化鳞癌.
作者:王程;栗春;张成作;李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通过研究膝关节受到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讨论其临床实践意义.方法:选择68例陈旧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累及中后外复合体损伤的患者,对其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进行中外复合体重建.结果:43 例A 型患者的复合体损伤患者在术前及随访后的胫骨后移程度和外旋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例C 型复合体损伤患者术前以及随访后的胫骨后移程度、外旋程度及外侧关节间隙张开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显示,中外后复合体重建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作者:谢嘉禧;胡锡其;曾桂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喘憋性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 岁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于2009 年11 月-2010 年11 月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喘憋性肺炎136 例,临床观察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方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方法和转运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9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转运经验.结果:39 例患者中现场死亡1 例,心搏骤停院前成功复苏2 例,其中1 例因心脏破裂住院期间死亡,其余病例院前救治成功,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更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院前急救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江华;刘英;王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米三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伴呼吸衰竭(RF) 的疗效.方法:阿米三嗪治疗COPD 伴RF 35 例为治疗组,30 例为对照组( 未应用阿米三嗪),观察动脉血气指标、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6 min 步行试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阿米三嗪治疗COPD 伴RF 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李永锋;张彩凤;许志强;韩鹏;连晓峰;晁耀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胸部外伤也随着增加.胸外伤患者伤情重,对呼吸循环影响大,死亡率高,因其伤势紧急、危重,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笔者所在科2006 年1 月-2011 年12 月共收治66 例胸外伤患者,通过积极抢救和良好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仁淑;邓卫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孕期B 超检测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收治1586 例孕期妇女,均行B 超检测,总结B 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在生产后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不同孕期的胎儿进行B 超检查发现,共计42 例胎儿畸形病例,其中12~14 周后检查发现7 例,18~24 周后检测发现16 例,28 周后检测发现15 例,37 周后及产前1 周检测发现4 例.术后发现漏诊病例3 例.结论:采用B 超检查孕期妇女体内的胎儿是否健康是直接有效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延江;朱小韵;彭绍林;李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 岁,因发现抗-HCV 及HVC-RNA 阳性于2012 年1 月27 日住院.既往体健,足月顺产,无药物过敏史,无先天性疾病史.入院查体,T:36.7 ℃,P:88 次/min,R :18 次/min,身高107 cm,体重18.5 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好,智力正常,唇无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
作者:陈凯;张莹;王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对比观察小切口法和传统大切口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选择126 例均为双侧中低位近中阻生智齿需拔除者,一侧采用小切口法+涡轮钻法,另一侧用传统大切口方法+涡轮钻法拔除,对手术时间、术后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手术时间较常规切口短,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采用小切口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较大切口方法有明显优势,应用时注意术前X 光片的研究和手术技巧.
作者:刘金玉;颜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段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之外,属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脱垂日久,可引起各种并发症.然直肠脱垂并发直肠多发息肉者临床上并不常见,治疗也无固定方案.笔者近日在临床上遇一病例,经综合检查、治疗、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双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县母婴阻断工作的结果及现状,探索母婴阻断工作方法,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方法:对2005-2009年进行HIV 抗体检测的17613 例孕产妇中的72 例阳性感染者和53 例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母婴阻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HIV 抗体阳性率为0.41%,经采取干预措施,所生婴儿HIV 感染率为零.结论:艾滋病母婴阻断是预防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手段,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率.
作者:王子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0 例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 盐酸莫西沙星组) 和对照组( 头孢他啶联合克林霉素组),每组60 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1.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00%和64.5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1.67%,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作者:冯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 是新生儿期常见呕吐原因之一,文献报告可高达80‰ ~85‰ [1].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 年以来对新生儿呕吐原因待查的患儿采取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发现GER 27 例,本文就其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源利;艾斌;刘浪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 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
作者:陈建敏;陈志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