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攀峰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是一种累积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阳性是MPA 重要的诊断依据.MPA 还可同时存在其他自身抗体,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 抗GBM) 抗体,抗磷脂抗体等.ANCA 和抗GBM 抗体双阳性患者病情往往较重,进展急剧,预后极差.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腹膜透析联合免疫抑制治疗ANCA 和抗GBM 抗体双阳性MPA 患者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茂委;张显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SIRT1、p53 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IRT1、p53 在41 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6 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8 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结果:(1)SIRT1、p53 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SIRT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在淋巴结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3)SIRT1 与p53 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IRT1 在卵巢浆液性癌中高表达.且在病理高级别及淋巴结阳性组的患者中的表达较高,提示SIRT1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都国清;张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县母婴阻断工作的结果及现状,探索母婴阻断工作方法,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方法:对2005-2009年进行HIV 抗体检测的17613 例孕产妇中的72 例阳性感染者和53 例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母婴阻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HIV 抗体阳性率为0.41%,经采取干预措施,所生婴儿HIV 感染率为零.结论:艾滋病母婴阻断是预防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手段,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率.
作者:王子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 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成功穿刺的65 例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资料,总结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65 例PICC 穿刺的肿瘤患者出现静脉炎5 例(7.7%),出血2 例(3.1%),感染2 例(3.1%),血栓3 例(4.6%),堵塞3 例(4.6%),导管破裂3 例(4.6%),导管脱出2 例(3.1%).结论:加强PICC 导管的维护,是延长导管寿命的关键所在,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爱勤;孔培培;汪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对比观察小切口法和传统大切口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选择126 例均为双侧中低位近中阻生智齿需拔除者,一侧采用小切口法+涡轮钻法,另一侧用传统大切口方法+涡轮钻法拔除,对手术时间、术后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手术时间较常规切口短,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采用小切口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较大切口方法有明显优势,应用时注意术前X 光片的研究和手术技巧.
作者:刘金玉;颜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Hp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CSG、CAG、IM、Dys 及GCa 胃黏膜的COX-2、p53 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CSG、CAG、IM、Dys 及GCa 患者各100 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 法) 和组织学改良Giemsa 染色联合检测Hp,通过免疫组化对Hp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胃黏膜联合检测COX-2、p53.结果:(1)Hp 检出率以CAG 中的IM 高,其次为Dys 及GCa,与CS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OX-2 蛋白在IM、Dys、GCa 均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p 阳性的胃黏膜病变中COX-2 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p 阴性的胃黏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p53 表达的阳性率从CSG、CAG、IM 到Dys 逐渐增加,GCa 时达高峰;CSG 组p53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CAG 组、IM 组及Dys 组(P<0.01);GCa 组p53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AG 组、IM 组及Dys 组(P<0.O5) ;(5)Hp 阳性组总体p53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p 阴性组总体(P<0.05) ;在同一病变类型中,Hp 阳性组p53 表达的阳性率虽均高于Hp 阴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结论:Hp 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主要是在胃癌早期起作用;COX-2、p53 突变和过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COX-2 的表达上调与Hp 感染有关,Hp 感染通过介导COX-2 的表达上调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作用;临床联合检测Hp、p53、COX-2,对发现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昌雄;麻妙群;林维勤;沈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139 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VTH)69 例和腹式子宫切除术(ATH)70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内平均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H 组术后3 d 内平均体温明显低于ATH 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VTH 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不需昂贵复杂的医疗设备、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无切口、疤痕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高军;王敏;刘艳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传染病专科医院而言,过去单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人对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更不能满足广大肺结核患者患病期间所需的更加人性化的健康服务.针对肺结核患者这一特殊的群体,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满意效果,至今尚无规范的宣教模式.
作者:马海秀;王娟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nervous system,PACNS)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性疾病,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以及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1],因此确诊困难,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现就其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王广新;王玉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镇痛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条件相同正常分娩的100 例初产妇进行对照,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及产程中产妇的基本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产妇自我感觉舒适度明显提高,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快,心情愉快,初乳早,开奶早,有利于母乳喂养.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对母婴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而且有利于母乳喂养.
作者:王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未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3DCRT) 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2DR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3 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4 例接受三维放疗,69 例接受普通放疗.结果:三维放疗组的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9.7%、22.7%、10.4%,中位生存时间为18.6 个月,普通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7.3%、12.4%、6.6% 和13 个月(P=0.043).三维放疗组1、3、5 年的肿瘤专项生存率依次为73.8%、29.7% 和15.8%,常规放疗组是60.8%、15.5% 和12.4%(P=0.020).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较普通放疗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肿瘤专项生存率.结论:采用三维放射治疗可以改善不能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马铁英;辛炜;霍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 月-2011 年3 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 例,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4 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均于宫腔镜直视下清除息肉,并辅以孕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 年,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患者在宫腔镜下均可见子宫内膜息肉质地柔软、色泽鲜红,呈圆形、舌形或指状突起,长度2~5 mm,数目1~4,手术时间为(12.45±3.68)min,术中出血量(10.21±2.54)ml,术后无一例腹痛、发热、月经异常或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宫内妊娠33 例,其中自然妊娠30 例,人工辅助受孕3 例,宫内妊娠率为61.11%.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兰;李娟;王月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方法:对56 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 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6~12 个月,无复发.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因其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应重视早期诊断,一旦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是佳方案,盲目再次手术往往产生严重并发症,同时应重视在腹部手术中、手术后的预防.
作者:马真荣;李文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 是新生儿期常见呕吐原因之一,文献报告可高达80‰ ~85‰ [1].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 年以来对新生儿呕吐原因待查的患儿采取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发现GER 27 例,本文就其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源利;艾斌;刘浪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双平面隆乳术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双平面隆乳术,取出注射填充物后同期植入假体.结果:术后外形满意,仅1 例两只乳房术后并发假体腔隙内血清样渗出,非感染性,经引流换药痊愈,假体得以保留,现外形手感均良好,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双平面隆乳术式适应范围广,可针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不同的乳房条件灵活选用,方法优于其他单一平面的隆乳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季涛;李桂阳;刘长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脑卒中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功能独立性进行评定,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措施非常满意51 例,基本满意14 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以明显提高其功能独立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蔡全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50 例患者和稳定性脑梗死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感染、发热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地干预对策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朱红伟;赵丹;孙利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经两个二硫键联结而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对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及钾离子内流有促进作用,主要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胰岛素在临床应用形式多样,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化、规范化使用.
作者:黄木森;李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