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69例临床分析

高军;王敏;刘艳琴

关键词:非脱垂子宫,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139 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VTH)69 例和腹式子宫切除术(ATH)70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内平均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H 组术后3 d 内平均体温明显低于ATH 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VTH 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不需昂贵复杂的医疗设备、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无切口、疤痕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4 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 组) 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 组) 各17 例.术前及术后第1、3、7 天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并记录并发症、术后肠道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营养费用.结果: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功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性;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恢复基本相似;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而肛门排气时间时间EEN 组快于EN 组(P<0.05) ;营养费用EEN 组明显低于EN 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降低营养治疗费用.

    作者:张文权;周承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坦度螺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辅助治疗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60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疗程为8 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 周末各评定一次.采用1995 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 和日常生活活动(ADL) 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各评定一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同期比较,HAMD 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MESSS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提高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余新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注射液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喘憋性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 岁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于2009 年11 月-2010 年11 月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喘憋性肺炎136 例,临床观察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方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肿瘤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 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成功穿刺的65 例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资料,总结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65 例PICC 穿刺的肿瘤患者出现静脉炎5 例(7.7%),出血2 例(3.1%),感染2 例(3.1%),血栓3 例(4.6%),堵塞3 例(4.6%),导管破裂3 例(4.6%),导管脱出2 例(3.1%).结论:加强PICC 导管的维护,是延长导管寿命的关键所在,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爱勤;孔培培;汪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 治疗和麻醉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良反应及麻醉处理.方法:243 例精神障碍患者在异丙酚、琥珀乙酰胆碱麻醉下行MECT 治疗20 65 人次,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治疗后1、3、5 min 记录BP、HR、SpO 2 数值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 min、3 min 测SBP、DBP、HR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高血压、呼吸暂停延长、疼痛、治疗后谵妄等.结论:加强心血管系统监测、建立气道管理、优化MECT 治疗参数及对症处理是确保MECT 治疗患者麻醉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海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吻合术后复通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8 月-2011 年8 月200 例行输卵管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 年内有138 例患者自然受孕,25 例患者行人工授精助孕成功.剩余37 例中,21 例患者双侧输卵管通畅,13 例患者一侧输卵管通畅,另一侧梗阻,3 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梗阻.结论: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是输卵管结扎患者再生育的有效方法,术前正确选择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后避免感染和粘连,可提高复通成功率和受孕率.

    作者:乔攀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脏手术术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调查心脏手术术前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189 例患者,获得176 例有效资料.结果:患者在心脏手术术前需要健康教育干预和家庭支持.健康教育时机的选择倾向于术前3 d 和1 周.术前关注的健康教育内容为术前准备、术后重症监护、术后可能并发症及措施.希望的信息来源是心脏外科专业人员.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以书籍、宣传册、DVD、集体学习为主.结论:了解患者对术前健康教育各方面的需求,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缓解焦虑,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孟海英;王朝娟;袁景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炎症性肠病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沈阳二四五医院近10 年炎症性肠病(IBD) 的临床特点,观察IBD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肠外表现.方法:利用富士88 型电子肠镜对本院住院患者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症状的患者行肠镜检查,内镜活检取标本.结果:80 例明确诊断的IBD 患者并发症和肠外表现占10%、15%、6.25%,患者因并发症或肠外表现就诊.结论:IBD 临床表现多样,短期确诊困难,应通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普及肠镜检查,以提高对IBD 的诊断水平.

    作者:庞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佳用药时机研究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4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 静脉滴注,2 次/d,共14 d,治疗后14、28 d 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hs-CRP、CSS 评分、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 d 与治疗前比较血清hs-CRP、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 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清除急性脑出血血清hs-CRP,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杨春伍;刘爱举;张卫兵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方法: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静滴紫杉醇,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32 例,部分缓解13 例,稳定3 例.有效45 例.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1、3 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 和49%,1、3 年生存率分别为75% 和45%.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静滴紫杉醇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副反应轻.

    作者:程秀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 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

    作者:陈建敏;陈志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性胰腺炎时腺泡细胞凋亡与Bcl-2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 时腺泡细胞凋亡与Bcl-2 表达的关系.方法:SD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 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B 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C 组).采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法建立急性水肿性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检测造模后12 h 各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腹水情况、胰腺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改变与评分、腺泡细胞凋亡指数(AI)、Bcl-2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⑴ C 组血清淀粉酶活性、腹水量、大体及镜下病理评分显著高于B 组(P<0.05),Bcl-2 阳性率、腺泡细胞AI 显著低于B 组(P<0.05).⑵ B、C 组中腺泡细胞AI 与大体及镜下病理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AP 时腺泡细胞的凋亡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Bcl-2 参与了腺泡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谢荣俊;张树友;李峰;周筱筠;刘龙飞;卢先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B超检查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孕期B 超检测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收治1586 例孕期妇女,均行B 超检测,总结B 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在生产后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不同孕期的胎儿进行B 超检查发现,共计42 例胎儿畸形病例,其中12~14 周后检查发现7 例,18~24 周后检测发现16 例,28 周后检测发现15 例,37 周后及产前1 周检测发现4 例.术后发现漏诊病例3 例.结论:采用B 超检查孕期妇女体内的胎儿是否健康是直接有效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延江;朱小韵;彭绍林;李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 月-2011 年3 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 例,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基层门诊部救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9例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方法和转运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9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转运经验.结果:39 例患者中现场死亡1 例,心搏骤停院前成功复苏2 例,其中1 例因心脏破裂住院期间死亡,其余病例院前救治成功,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更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院前急救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江华;刘英;王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与三维立体放疗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未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3DCRT) 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2DR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3 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4 例接受三维放疗,69 例接受普通放疗.结果:三维放疗组的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9.7%、22.7%、10.4%,中位生存时间为18.6 个月,普通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7.3%、12.4%、6.6% 和13 个月(P=0.043).三维放疗组1、3、5 年的肿瘤专项生存率依次为73.8%、29.7% 和15.8%,常规放疗组是60.8%、15.5% 和12.4%(P=0.020).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较普通放疗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肿瘤专项生存率.结论:采用三维放射治疗可以改善不能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马铁英;辛炜;霍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2008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治的30 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死亡病例,其中1 例自动出院( 占3.3%),6 例好转( 占20.0%),23 例痊愈( 占76.7%),合计30 例.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一旦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确诊,立即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胡永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效果分析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传染病专科医院而言,过去单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人对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更不能满足广大肺结核患者患病期间所需的更加人性化的健康服务.针对肺结核患者这一特殊的群体,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满意效果,至今尚无规范的宣教模式.

    作者:马海秀;王娟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阿米三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观察阿米三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伴呼吸衰竭(RF) 的疗效.方法:阿米三嗪治疗COPD 伴RF 35 例为治疗组,30 例为对照组( 未应用阿米三嗪),观察动脉血气指标、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6 min 步行试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阿米三嗪治疗COPD 伴RF 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李永锋;张彩凤;许志强;韩鹏;连晓峰;晁耀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