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都国清;张巍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 P53, 卵巢浆液性癌
摘要:目的:探讨SIRT1、p53 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IRT1、p53 在41 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6 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8 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结果:(1)SIRT1、p53 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SIRT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在淋巴结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3)SIRT1 与p53 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IRT1 在卵巢浆液性癌中高表达.且在病理高级别及淋巴结阳性组的患者中的表达较高,提示SIRT1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护理探讨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观察,探讨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术后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12 月间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18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82 例患者均在术后3~5 d 痊愈出院,无近期并发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碧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全胸腔镜下右肺中下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1例报道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 岁,因刺激性干咳4 个月伴痰中带血1 次就诊,行胸部CT 及增强检查发现:右肺下叶中央型占位,下叶多发结节病变,淋巴结肿大、融合,与中下叶支气管和肺动脉间隙消失.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B7、8 开口处可见肿瘤,其余各叶、各段支气管未见异常.支气管镜病理检查:低分化鳞癌.

    作者:王程;栗春;张成作;李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膜透析治疗ANCA及抗GBM抗体双阳性显微镜下多血管炎1例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是一种累积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阳性是MPA 重要的诊断依据.MPA 还可同时存在其他自身抗体,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 抗GBM) 抗体,抗磷脂抗体等.ANCA 和抗GBM 抗体双阳性患者病情往往较重,进展急剧,预后极差.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腹膜透析联合免疫抑制治疗ANCA 和抗GBM 抗体双阳性MPA 患者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茂委;张显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 治疗和麻醉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良反应及麻醉处理.方法:243 例精神障碍患者在异丙酚、琥珀乙酰胆碱麻醉下行MECT 治疗20 65 人次,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治疗后1、3、5 min 记录BP、HR、SpO 2 数值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 min、3 min 测SBP、DBP、HR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高血压、呼吸暂停延长、疼痛、治疗后谵妄等.结论:加强心血管系统监测、建立气道管理、优化MECT 治疗参数及对症处理是确保MECT 治疗患者麻醉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海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54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4 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均于宫腔镜直视下清除息肉,并辅以孕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 年,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患者在宫腔镜下均可见子宫内膜息肉质地柔软、色泽鲜红,呈圆形、舌形或指状突起,长度2~5 mm,数目1~4,手术时间为(12.45±3.68)min,术中出血量(10.21±2.54)ml,术后无一例腹痛、发热、月经异常或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宫内妊娠33 例,其中自然妊娠30 例,人工辅助受孕3 例,宫内妊娠率为61.11%.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兰;李娟;王月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效果分析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传染病专科医院而言,过去单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人对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更不能满足广大肺结核患者患病期间所需的更加人性化的健康服务.针对肺结核患者这一特殊的群体,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满意效果,至今尚无规范的宣教模式.

    作者:马海秀;王娟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Chk1反义寡核苷酸影响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转染Chk1 反义寡核苷酸(ASON) 后,对照射后U251 细胞株中Chk1 表达、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Chkl 的正义、反义寡核苷酸对U251 细胞株进行Chkl 转染.以放射线照射后,测定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比较Chkl 转染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不同.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Chk1 蛋白,Real time PCR 检测Chk1 mRNA 表达.结果:转染Chk1 反义寡核苷酸后,能明显下调Chk1 蛋白和mRNA 的表达,显著增强放射线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并消除细胞周期阻滞.结论:反义核酸技术灭活Chk1 基因显著增强放疗诱导的U251 细胞凋亡,为增敏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勇;赖润龙;谭殿辉;陈煜;雷霆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提高临床观察和护理能力.方法:对126 例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给予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26 例患者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作者:叶书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佳用药时机研究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及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年1-12 月重症监护病房发生VAP 的65 例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VAP 发生率为39.4%,培养出细菌72 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2 株,占86.11%,革兰阳性球菌4 株,占5.56%,真菌6 株,占8.33%.培养出的细菌前5 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4 株,鲍氏不动杆菌17 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 株,白色假丝酵母菌6 株,铜绿假单胞菌4 株.结论:VAP 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普遍提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继秀;郝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肿瘤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 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成功穿刺的65 例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资料,总结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65 例PICC 穿刺的肿瘤患者出现静脉炎5 例(7.7%),出血2 例(3.1%),感染2 例(3.1%),血栓3 例(4.6%),堵塞3 例(4.6%),导管破裂3 例(4.6%),导管脱出2 例(3.1%).结论:加强PICC 导管的维护,是延长导管寿命的关键所在,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爱勤;孔培培;汪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SELDI技术预测FOLFIRI方案治疗结肠癌疗效敏感性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SELDI 技术发现预测FOLFIRI 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敏感性的界定指纹,探索新的用药指征.方法:选择12例行FOLFIRI 方案化疗,并有可观察疗效的晚期结肠癌术后患者,应用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 技术在化疗前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根据RECIST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FOLFIRI 方案治疗1 疗程(3 周期) 后2 周~3 个月内的患者分成稳定组(SD) 和无效组(PD).应用ProteinChip 3.2.0 和Biomarker Wizard 3.1 软件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的指纹( 峰型及丰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稳定组与无效组相比有3 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 分别为1372、1698、1865,与稳定组相比,无效组上调的峰M/Z 为1372 和1698,下调的峰M/Z 为1865.结论:应用SELDI 技术可以获得预测FOLFIRI 方案治疗结肠癌疗效敏感性的标识指纹,其M/Z 为:1372±50H+、1698±50H+、1865±50H+.其中M/Z:1372±50H+ 丰度<10、1698±50H+ 丰度<5、1865±50H+ 丰度>10 为预计FOLFIRI 方案治疗结肠癌可获得稳定的标识指纹;其M/Z:1372±50H+ 丰度≥ 10、1698±50H+ 丰度≥ 5、1865±50H+ 丰度≤ 10 为预计FOLFIRI 方案治疗结肠癌无效的标识指纹.

    作者:郭琴琴;裴毅;范亚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Ⅰ期与Ⅱ期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手术适应证,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8 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I 期;对照组58 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II 期或II 期以上.两组均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治愈率为13.7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9%,治愈率为1.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9.26,P<0.01).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4,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改善、恢复鼻通气、窦通气和保证鼻窦引流通道,对解剖有异常则难以纠正,对变应性鼻炎伴较严重鼻息肉效果差.

    作者:杨和平;梁东辉;赵理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 月-2011 年3 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 例,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甲亢合并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肾炎1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是原发性小血管炎重要的血清学诊断指标,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 是Anti-GBM 相关肾炎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随着对Anti-GBM及ANCA 检测方法学的进展,一部分患者血清中可同时检测到Anti-GBM 和ANCA,并形成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但甲亢合并Anti-GBM 和( 或)ANCA 阳性肾炎患者的病例国内外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 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

    作者:邓礼;扈小芳;孙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50例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较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是胎儿危险的重要信号,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月-2011年6 月住院分娩患者总数1280 例,其中羊水过少患者50 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0 例羊水过少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羊水过少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为羊水过少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

    作者:卢雪梅;赵雪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原发性胆囊癌21例临床诊治体会

    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且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而且原发性胆囊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故预后极差[1].因此,早期发现并采取手术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1].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原发性胆囊癌患者21 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左心衰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伴有严重呼吸衰竭.迅速有效地纠正缺氧,改善心肌收缩力,减少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无创正压通气(NPPV) 作为一种新型通气技术,可短时间内缓解症状,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2-3].本研究将NPPV 应用于院前抢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3 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厚壁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厚壁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直肠超声观察直肠及其周围组织声像图表现,测量肠壁厚度,诊断结果由病理检查证实.结果:经直肠超声检查直肠显示率较高,正常组、良性增生组、直肠癌组在声像图表现,尤其是肠壁厚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厚壁性病变可弥补常规经腹超声、X 线钡剂灌肠、肠镜等检查手段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价值.

    作者:桑伟;曹淑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方法:对56 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 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6~12 个月,无复发.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因其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应重视早期诊断,一旦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是佳方案,盲目再次手术往往产生严重并发症,同时应重视在腹部手术中、手术后的预防.

    作者:马真荣;李文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