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伟;曹淑青
目的:观察转染Chk1 反义寡核苷酸(ASON) 后,对照射后U251 细胞株中Chk1 表达、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Chkl 的正义、反义寡核苷酸对U251 细胞株进行Chkl 转染.以放射线照射后,测定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比较Chkl 转染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不同.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Chk1 蛋白,Real time PCR 检测Chk1 mRNA 表达.结果:转染Chk1 反义寡核苷酸后,能明显下调Chk1 蛋白和mRNA 的表达,显著增强放射线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并消除细胞周期阻滞.结论:反义核酸技术灭活Chk1 基因显著增强放疗诱导的U251 细胞凋亡,为增敏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勇;赖润龙;谭殿辉;陈煜;雷霆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2008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治的30 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死亡病例,其中1 例自动出院( 占3.3%),6 例好转( 占20.0%),23 例痊愈( 占76.7%),合计30 例.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一旦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确诊,立即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胡永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69 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25 例( 采用腹腔镜治疗) 和对照组244 例( 采用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 h 阴道流血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患者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术中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能明显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急性左心衰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伴有严重呼吸衰竭.迅速有效地纠正缺氧,改善心肌收缩力,减少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无创正压通气(NPPV) 作为一种新型通气技术,可短时间内缓解症状,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2-3].本研究将NPPV 应用于院前抢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3 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0 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碱紊乱、补充电解质、改善肠道内循环和调整肠道菌群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2 mg/(kg·d),加入生理盐水10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疗程为5~7 d ;醒脾养儿颗粒,小于1 岁2 g/ 次,每天2 次;1~2 岁患儿4 g/ 次,每天3 次,于三餐前服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轮状病毒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病毒的清除率,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孙广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60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疗程为8 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 周末各评定一次.采用1995 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 和日常生活活动(ADL) 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各评定一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同期比较,HAMD 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MESSS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提高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余新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对照组单纯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观察期间检测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肾功能及血脂,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液高凝状态.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 对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彦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住院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共28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欣普贝生组和缩宫素组的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欣普贝生组24 h 内临产率达到84.42%,明显高于缩宫素组;欣普贝生组从用药到临产时间(5.56±3.84)h,总产程(5.85±2.21)h,第一产程(4.52±1.86)h,均短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安全、有效、方便.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 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
作者:陈建敏;陈志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提高临床观察和护理能力.方法:对126 例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给予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26 例患者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作者:叶书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肝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 6 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 8 例) 与对照组(38 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予肝素,每次100 U/kg,溶于20 ml 生理盐水中,以压缩空气式雾化器雾化吸入,2 次/d,连续5 d ;治疗组静脉滴注肝素钠6 U/ kg,4 次/d,连续5 d.结果:治疗组中疗效显著35 例,有效8 例,无效5 例.对照组疗效显著17 例,有效14 例,无效7 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素雾化吸入的基础上,联合静脉用超微剂量肝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尹书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200 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苏醒期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魏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心脏手术术前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189 例患者,获得176 例有效资料.结果:患者在心脏手术术前需要健康教育干预和家庭支持.健康教育时机的选择倾向于术前3 d 和1 周.术前关注的健康教育内容为术前准备、术后重症监护、术后可能并发症及措施.希望的信息来源是心脏外科专业人员.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以书籍、宣传册、DVD、集体学习为主.结论:了解患者对术前健康教育各方面的需求,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缓解焦虑,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孟海英;王朝娟;袁景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 岁,因发现抗-HCV 及HVC-RNA 阳性于2012 年1 月27 日住院.既往体健,足月顺产,无药物过敏史,无先天性疾病史.入院查体,T:36.7 ℃,P:88 次/min,R :18 次/min,身高107 cm,体重18.5 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好,智力正常,唇无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
作者:陈凯;张莹;王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TTM 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TTM 干预;并在干预前和干预12 周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TTM 干预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在常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 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性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曲振瑞;吕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吻合术后复通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8 月-2011 年8 月200 例行输卵管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 年内有138 例患者自然受孕,25 例患者行人工授精助孕成功.剩余37 例中,21 例患者双侧输卵管通畅,13 例患者一侧输卵管通畅,另一侧梗阻,3 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梗阻.结论: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是输卵管结扎患者再生育的有效方法,术前正确选择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后避免感染和粘连,可提高复通成功率和受孕率.
作者:乔攀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诊断的宫外孕患者50 例,经超声、血清孕酮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超声发现附件包块48 例,诊断宫外孕45 例,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92.5%、阳性预测值43.2%、阴性预测值98.8%.50 例宫外孕患者中,孕酮<10 ng/ml 者24 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5%、67.5%、26.2%、91.2%.高频彩超对早期宫外孕诊断的敏感性较血清孕酮高(P<0.01).结论:高频彩超可以早期确诊宫外孕,指导临床治疗,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景彩;沈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4 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均于宫腔镜直视下清除息肉,并辅以孕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 年,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患者在宫腔镜下均可见子宫内膜息肉质地柔软、色泽鲜红,呈圆形、舌形或指状突起,长度2~5 mm,数目1~4,手术时间为(12.45±3.68)min,术中出血量(10.21±2.54)ml,术后无一例腹痛、发热、月经异常或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宫内妊娠33 例,其中自然妊娠30 例,人工辅助受孕3 例,宫内妊娠率为61.11%.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兰;李娟;王月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沈阳二四五医院近10 年炎症性肠病(IBD) 的临床特点,观察IBD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肠外表现.方法:利用富士88 型电子肠镜对本院住院患者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症状的患者行肠镜检查,内镜活检取标本.结果:80 例明确诊断的IBD 患者并发症和肠外表现占10%、15%、6.25%,患者因并发症或肠外表现就诊.结论:IBD 临床表现多样,短期确诊困难,应通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普及肠镜检查,以提高对IBD 的诊断水平.
作者:庞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 是新生儿期常见呕吐原因之一,文献报告可高达80‰ ~85‰ [1].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 年以来对新生儿呕吐原因待查的患儿采取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发现GER 27 例,本文就其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源利;艾斌;刘浪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