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书平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段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之外,属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脱垂日久,可引起各种并发症.然直肠脱垂并发直肠多发息肉者临床上并不常见,治疗也无固定方案.笔者近日在临床上遇一病例,经综合检查、治疗、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双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孕期B 超检测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收治1586 例孕期妇女,均行B 超检测,总结B 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在生产后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不同孕期的胎儿进行B 超检查发现,共计42 例胎儿畸形病例,其中12~14 周后检查发现7 例,18~24 周后检测发现16 例,28 周后检测发现15 例,37 周后及产前1 周检测发现4 例.术后发现漏诊病例3 例.结论:采用B 超检查孕期妇女体内的胎儿是否健康是直接有效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延江;朱小韵;彭绍林;李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应用SELDI 技术发现预测FOLFIRI 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敏感性的界定指纹,探索新的用药指征.方法:选择12例行FOLFIRI 方案化疗,并有可观察疗效的晚期结肠癌术后患者,应用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 技术在化疗前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根据RECIST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FOLFIRI 方案治疗1 疗程(3 周期) 后2 周~3 个月内的患者分成稳定组(SD) 和无效组(PD).应用ProteinChip 3.2.0 和Biomarker Wizard 3.1 软件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的指纹( 峰型及丰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稳定组与无效组相比有3 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 分别为1372、1698、1865,与稳定组相比,无效组上调的峰M/Z 为1372 和1698,下调的峰M/Z 为1865.结论:应用SELDI 技术可以获得预测FOLFIRI 方案治疗结肠癌疗效敏感性的标识指纹,其M/Z 为:1372±50H+、1698±50H+、1865±50H+.其中M/Z:1372±50H+ 丰度<10、1698±50H+ 丰度<5、1865±50H+ 丰度>10 为预计FOLFIRI 方案治疗结肠癌可获得稳定的标识指纹;其M/Z:1372±50H+ 丰度≥ 10、1698±50H+ 丰度≥ 5、1865±50H+ 丰度≤ 10 为预计FOLFIRI 方案治疗结肠癌无效的标识指纹.
作者:郭琴琴;裴毅;范亚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 岁,因发现抗-HCV 及HVC-RNA 阳性于2012 年1 月27 日住院.既往体健,足月顺产,无药物过敏史,无先天性疾病史.入院查体,T:36.7 ℃,P:88 次/min,R :18 次/min,身高107 cm,体重18.5 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好,智力正常,唇无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
作者:陈凯;张莹;王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nervous system,PACNS)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性疾病,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以及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1],因此确诊困难,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现就其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王广新;王玉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厚壁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直肠超声观察直肠及其周围组织声像图表现,测量肠壁厚度,诊断结果由病理检查证实.结果:经直肠超声检查直肠显示率较高,正常组、良性增生组、直肠癌组在声像图表现,尤其是肠壁厚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厚壁性病变可弥补常规经腹超声、X 线钡剂灌肠、肠镜等检查手段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价值.
作者:桑伟;曹淑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4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 静脉滴注,2 次/d,共14 d,治疗后14、28 d 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hs-CRP、CSS 评分、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 d 与治疗前比较血清hs-CRP、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 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清除急性脑出血血清hs-CRP,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杨春伍;刘爱举;张卫兵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胸部创伤患者的效果,介绍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和经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胸心外科2010年6-12 月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42 例,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常护组各21 例,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常护组相比较,优护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明显减少,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使护理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并为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侯清;李云鹰;李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40 例成人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点滴,1 次/d,疗程5 ~7 d.结果:观察组治愈92 例,好转21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94.2% ;对照组治愈71 例,好转19 例,无效30 例,总有效率75.0%.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罗国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0 例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 盐酸莫西沙星组) 和对照组( 头孢他啶联合克林霉素组),每组60 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1.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00%和64.5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1.67%,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作者:冯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妊娠和非妊娠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0 年12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非妊娠妇女150 例和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妇女150 例,分为观察组( 妊娠妇女) 和对照组( 非妊娠妇女),两组均有外阴感染症状,比较两组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和两组患者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和用药率分别为35.33% 和42.00%,对照组分别为20.67% 和84.67%,两组比较,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症状的妊娠妇女假丝酵母菌检出率高于非妊娠妇女,而妊娠妇女用药率低于非妊娠妇女,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虞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有IBS 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北京报道为8.7%,以中青年居多.症状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目前尚无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去除促发因素及对症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IBS 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采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益生菌联用谷参肠安治疗这一顽症进行探讨.
作者:夏扬潮;刘宁;罗宜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通过观察新生儿缺氧性脑病(HIE) 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的变化,研究高压氧(HBO) 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GM1) 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致新生儿听力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HIE 患儿108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常规治疗上加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78 例( 轻度HIE 58 例,中重度HIE 20 例) 和对照组( 常规治疗)30 例( 轻度HIE 20 例,中重度10 例).在治疗前和出生第3 天测试BAEP,并于出生第42 天复查BAEP,观察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轻度HIE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60%、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0).中重度HIE 患儿10 例,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80.0%(8 例) 和50.0%(6 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6) ;治疗组轻度HIE 患儿,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46.6%(27 例),22.4%(13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2).中重度HIE 患儿治疗前后BAEP 异常率分别为75.0%(15 例) 和35%(7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可显著改善患儿BAEP 异常率,对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致新生儿听力损伤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张海燕;张艳平;潘遂壮;欧琳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 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治疗组A 与对照组B.首先对A、B 两组所有患者进行催吐、导泻治疗,然后分别展开治疗:A 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静滴;B 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治疗低血压、抗心律失常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好转的程度和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 组,包括心律失常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等(P<0.01).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转染Chk1 反义寡核苷酸(ASON) 后,对照射后U251 细胞株中Chk1 表达、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Chkl 的正义、反义寡核苷酸对U251 细胞株进行Chkl 转染.以放射线照射后,测定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比较Chkl 转染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不同.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Chk1 蛋白,Real time PCR 检测Chk1 mRNA 表达.结果:转染Chk1 反义寡核苷酸后,能明显下调Chk1 蛋白和mRNA 的表达,显著增强放射线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并消除细胞周期阻滞.结论:反义核酸技术灭活Chk1 基因显著增强放疗诱导的U251 细胞凋亡,为增敏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勇;赖润龙;谭殿辉;陈煜;雷霆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TTM 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TTM 干预;并在干预前和干预12 周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TTM 干预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在常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 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性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曲振瑞;吕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率.方法:2003 年10 月-2008年12 月,对笔者所在医院25 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其中有3 例行肺动脉侧壁切除,2 例在心包内处理肺静脉.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8 例(32%),其中肺不张1 例,心律失常5 例,支气管胸膜瘘1 例,声音嘶哑1 例,随访时间8 个月-5 年,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2.1%、32.4%.结论: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扩大了肺癌患者的手术指征,避免了全肺切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保林;刘向阳;杨龙海;朱晓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且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而且原发性胆囊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故预后极差[1].因此,早期发现并采取手术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1].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原发性胆囊癌患者21 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镇痛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条件相同正常分娩的100 例初产妇进行对照,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及产程中产妇的基本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产妇自我感觉舒适度明显提高,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快,心情愉快,初乳早,开奶早,有利于母乳喂养.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对母婴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而且有利于母乳喂养.
作者:王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0 年1-12 月完成的386 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用药频度前3 位依次为头孢甲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术前0.5~2 h 内预防用药只占全部预防用药的1.81%,平均用药时间为6.71 d ;联合用药率51%.结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
作者:安爱军;韩冬;郑永刚;张喜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