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 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
作者:陈建敏;陈志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胫骨Pilon 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其效果.方法:2009 年7 月-2011 年10 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Pilon 骨折32 例,其中Ruedi-Allgower Ⅱ型21 例,Ⅲ型11 例,均行解剖钢板螺钉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0 个月.结果:经解剖钢板螺钉治疗,28 例(87.5%)踝关节面获得完全解剖复位,依照Mazur 分,优17例,良好11例,优良率87.5%.结论:掌握手术时机,采用解剖钢板螺钉治疗Pilon 骨折具有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施权峰;吕厚忠;陈巨鹏;黄海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大连某公司部分员工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特点、致病菌及防控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发病经过和病例调查、现场卫生勘验与控制.结果:(1) 发病时间为2008 年7 月19 日0-6 时,潜伏期为7~13 h、平均10 h ;(2) 共有19 人发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占89.5%) 和水样便( 占89.5%),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3) 引起中毒的餐次为7 月18 日晚餐,从剩余晚餐标本和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结论:本次事件是一起由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餐次为7 月18 日晚餐;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致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主要症状为腹泻和腹痛,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作者:王咏梅;于善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常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犯全部结肠,甚至波及末端回肠.本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用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国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TTM 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TTM 干预;并在干预前和干预12 周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TTM 干预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在常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 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性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曲振瑞;吕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2007 年1 月-2011 年1 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共收治了39 例截瘫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精心的心理康复护理.结果:39 例患者在出院时均表现出自然平和的心态,心理障碍较入院前明显减轻,心理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对截瘫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身心尽快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
作者:黄爱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0 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碱紊乱、补充电解质、改善肠道内循环和调整肠道菌群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2 mg/(kg·d),加入生理盐水10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疗程为5~7 d ;醒脾养儿颗粒,小于1 岁2 g/ 次,每天2 次;1~2 岁患儿4 g/ 次,每天3 次,于三餐前服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轮状病毒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病毒的清除率,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孙广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人事档案是医院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将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医院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钱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60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疗程为8 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 周末各评定一次.采用1995 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 和日常生活活动(ADL) 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各评定一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同期比较,HAMD 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MESSS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提高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余新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吻合术后复通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8 月-2011 年8 月200 例行输卵管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 年内有138 例患者自然受孕,25 例患者行人工授精助孕成功.剩余37 例中,21 例患者双侧输卵管通畅,13 例患者一侧输卵管通畅,另一侧梗阻,3 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梗阻.结论: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是输卵管结扎患者再生育的有效方法,术前正确选择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后避免感染和粘连,可提高复通成功率和受孕率.
作者:乔攀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4 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 组) 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 组) 各17 例.术前及术后第1、3、7 天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并记录并发症、术后肠道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营养费用.结果: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功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性;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恢复基本相似;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而肛门排气时间时间EEN 组快于EN 组(P<0.05) ;营养费用EEN 组明显低于EN 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降低营养治疗费用.
作者:张文权;周承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 月-2011 年3 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 例,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喘憋性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 岁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于2009 年11 月-2010 年11 月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喘憋性肺炎136 例,临床观察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方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对照组单纯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观察期间检测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肾功能及血脂,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液高凝状态.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 对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彦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未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3DCRT) 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2DR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3 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4 例接受三维放疗,69 例接受普通放疗.结果:三维放疗组的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9.7%、22.7%、10.4%,中位生存时间为18.6 个月,普通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7.3%、12.4%、6.6% 和13 个月(P=0.043).三维放疗组1、3、5 年的肿瘤专项生存率依次为73.8%、29.7% 和15.8%,常规放疗组是60.8%、15.5% 和12.4%(P=0.020).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较普通放疗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肿瘤专项生存率.结论:采用三维放射治疗可以改善不能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马铁英;辛炜;霍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4 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均于宫腔镜直视下清除息肉,并辅以孕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 年,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患者在宫腔镜下均可见子宫内膜息肉质地柔软、色泽鲜红,呈圆形、舌形或指状突起,长度2~5 mm,数目1~4,手术时间为(12.45±3.68)min,术中出血量(10.21±2.54)ml,术后无一例腹痛、发热、月经异常或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宫内妊娠33 例,其中自然妊娠30 例,人工辅助受孕3 例,宫内妊娠率为61.11%.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兰;李娟;王月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4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 静脉滴注,2 次/d,共14 d,治疗后14、28 d 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hs-CRP、CSS 评分、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 d 与治疗前比较血清hs-CRP、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 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清除急性脑出血血清hs-CRP,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杨春伍;刘爱举;张卫兵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 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治疗组A 与对照组B.首先对A、B 两组所有患者进行催吐、导泻治疗,然后分别展开治疗:A 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静滴;B 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治疗低血压、抗心律失常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好转的程度和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 组,包括心律失常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等(P<0.01).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方法: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静滴紫杉醇,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32 例,部分缓解13 例,稳定3 例.有效45 例.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1、3 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 和49%,1、3 年生存率分别为75% 和45%.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静滴紫杉醇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副反应轻.
作者:程秀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