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延得;孙爱峰
目的 探讨细节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4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常规组32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细节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沟通能力、护理技术、护理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9/32)(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22±1.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3±3.25)分(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顾凌燕;李杏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优质服务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作深入性探讨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16年6—12月实施旧护理制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也就是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患者;2017年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则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相同时间内的不同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理论技能考核及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90%,观察组组总有效率为89.30%(x2=13.763,P=0.001﹤0.05);观察组97.09%的总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的50.49%高;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服务应用于护理管理后,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而且能够将护理质量升上更高层面,使患者满意度大幅度加大,从而保障了患者自身安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医院的社会效益也同样具有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邵冬冬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资产负债水平、负债结构和偿债能力,为化解债务和促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宁夏卫生计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2014—2016年的资料,对全自治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债偿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宁夏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整体负债规模呈扩大趋势,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补偿机制不完善、医院规模几乎无限制扩张、超标准配置设备是负债的主要原因,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加大了医院的负债规模,市级以上公立医院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在降低,但县级医院、市级以上中医院、县级中医院的流动负债偿还能力在提高.结论 加大对市级以上公立医院日常运行支持力度,提高财政对公立医院人员工资保障水平,化解县级医院2016年底以前形成的长期债务,理清政府与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边界与关系.
作者:张桂宏;杨静;王婷 刊期: 2018年第30期
该文通过对PBL教学在临床带教中的运用优势,认为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PBL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临床实习热情,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新一代护士的创新与协作精神.
作者:谭悦明;杨莉;颜婵;焦金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推进医院企业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新模式,通过加强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疗绩效考核机制改善医疗系统评估标准,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符合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该文将对绩效考核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有效措施.
作者:张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研究样本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纳入的2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纳入行常规管理的1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纳入行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1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统计参照组与实验组使用高危药品患者的管理情况.结果 数据研究发现,实验组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0%、药品配置差错率2.00%,参照组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7.00%、药品配置差错率9.00%,实验组显著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应用在医院药品管理具有显著作用,可降低药品配置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显著提升医院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陈晨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5月收治的128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管理的质量评分、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75.36±5.32)分,差错率为10.18%,风险率为9.64%,纠纷率为15.18%,满意度为71.88%;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4.48±6.15)分,差错率为2.61%,风险率为0.95%,纠纷率为1.74%,满意度为92.19%.对照组和观察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孙红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实施临床护理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影响分析.方法 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给予临床护理管理干预后,分析临床效果,检测NIHSS评分以及满意率的比较.结果 给予临床护理管理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有效率达到90.00%,NIHSS评分在治疗7 d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总满意率达到95.21%.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NIHSS评分,减少患者的卒中伤害,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姬爱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该院学习的学生40名,按照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学生20名,对研究组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参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以考试与职业技能评分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比较;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研究组考试成绩(85.36±5.81)分、职业技能(89.15±8.13)分,明显优于参照组的考试成绩(71.33±4.67)分、职业技能(72.07±3.11)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教学模式满意度(9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满意度(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工作过程为基点,优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课程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对康复治疗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明瑶;董静;张倩;于庆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纳入的尘肺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呼吸操锻炼干预后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中心的尘肺患者共76例,患者均为男性,将76例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具采用抗纤维化、止咳化痰等治疗,并加用布地奈德吸入,200μ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联合呼吸操锻炼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研究患者的大呼气容积(FVC)、日间自主呼吸状态下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FEV1/FVC比值、大同期量(MVV)、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比值、MVV、FEF25%~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出现上升(P<0.05),而治疗后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尘肺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联合呼吸操锻炼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指标.
作者:曹雅琴;唐湘涛;刘华清;唐晓华;何文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线学现教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该院学习的学生50名,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5名)与参照组(25名),对研究组学生施以线学现教教学方式,参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方式,对比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84.68±5.41)分,参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74.47±3.26)分,参照组为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线学现教教学方式满意度为88%,参照组学生对常规教学方式满意度为72%,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学现教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佳琪;董静;王明瑶;于庆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在血站质量管理当中系统执行差错系统管理的实际作用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选取样本1895例常规管理组采取血站质量常规管理方法,而差错管理组则采取系统执行血站差错管理方案,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经管理前后的差错事件率.结果 管理前两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达到0.74%、0.84%,发生率均较高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差错管理组的血液样本发生的差错事件率显著降低,而常规管理组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管理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血站质量管理过程中系统执行差错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血站差错时间的发生率,确保血液标本的安全,该管理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邓小琴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该院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该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比例、使用情况及药物管理效果数据.结果 实验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及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应用比例较低,实验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模式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极具优势,能够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应予以临床推广与普及.
作者:刘源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项目教学法用于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妇产科实习护士50名,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护士25名.其中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项目教学法,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护理技能.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护理实训操作技能、护理知识及护理个案分析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提高妇产科实习护士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兰玉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加强医院内部牢记工作,可推动公立医院廉政建设.该文以发挥监督作用,鉴证功能,牢记控制,管理功能,内外部协调以及扩大牢记范围几个方面论述了内部牢记工作在该医院中的建设作用.
作者:张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个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呼吸内科入院治疗并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慢阻肺患者98例为观察组,进行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个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模式,并选择同时期慢阻肺患者未实施慢病管理模式9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通过管理模式6个月后,对各级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量表问卷调查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均有提高,在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生活知识、疾病防治知识各个维度中,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特别在用药知识、生活知识方面提高明显.两组患者干预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与干预前各维度比较,均有提高,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个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模式利于各级医护人员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潘倩倩;蔡仁萍;潘迪飞;孙培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标识化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随机抽取84例在该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标识化安全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9.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识化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更佳,能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满意度.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国内外学术交流过程中,针对心电图诊断标注化、术语规范标准在心电图管理中的应用开展诸多研究,现阶段,心电图检查已经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确诊和后期治疗必不可少的辅助诊断工具,且能够为心肌梗死定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检测评估等提供辅助.由此,该文针对心电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医护人员在心电图基础认知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医护人员关于医疗仪器设备安全知识认知不足、心电图检查缺乏规范等问题;其后分别针对心电图诊断标准化与术语规范新理念在心电图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
作者:张庆蓉;张新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调查分析逐宁地区手足口病高发地区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遂宁地区手足口病高发地区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抽取2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电话或者现场随访对两组入选者及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吸吮手指(OR(95%CI)=2.491(1.418~4.560)、吸吮玩具(OR(95%CI)=2.106(1.161~3.987))、饮用生水(OR(95%CI)=2.345(1.547~3.867))、居住环境有人粪堆积(OR(95%CI)=1.627(0.933~3.465)、散居(OR(95%CI)=(0.403~0.999)、居住在农村(OR(95%CI)=2.697(1.538~4.815))、近1周内接触过HFMD患童(OR(95%CI)=4.759(2.241~7.282)、近1周内去过人群密集场所(OR(95%CI)=1.582(1.049~3.592))均为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饭前便后洗手(OR(95%CI)=1.588(0.711~4.331)、玩具消毒(OR(95%CI)=2.105(1.238~3.700))为HFMD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HFMD危险因素较多,防治应多方面下手,整改居住卫生坏境、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儿童接触感染源或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定期给儿童玩具或用品消毒都可降低HFMD发病几率.
作者:康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试用TOPSIS法计算得到的相对贴近度同时联合分档法对文献数据再次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提供更多的统计分析方法 ,为指导不同地区开展麻疹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TOPSIS法的基本步骤计算相对贴近度,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的分档法对相对贴近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该市7个县市区麻疹监测质量的排序结果为C>A>B>F>D>E>G,处于高等级的是C和A,处于中等级的是B和F,处于低等级的是D、E和G.结论 基于相对贴进度的分档法和非整秩次秩和比法均为综合评价麻疹监测质量的适宜统计方法.各地应按照 《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努力做好麻疹监测工作,认真填写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应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年度的麻疹监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指导不同地区开展麻疹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预防和控制麻疹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黄延得;孙爱峰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