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作用体会

刘源

关键词:品管圈, Ⅰ类切口, 预防性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 研究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该院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该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比例、使用情况及药物管理效果数据.结果 实验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及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应用比例较低,实验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模式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极具优势,能够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应予以临床推广与普及.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信息化条件下病案首页填写的问题及措施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常规化病案管理工作也要顺应计算机项目发展趋势,有效将技术应用在病案首页管理工作中,对基础信息、医疗信息以及费用统计信息等进行集中管理和总结,整合信息体系应用要求的基础上,确保能为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优化奠定基础.该文集中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病案首页填写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对优化措施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作者:乌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模拟视觉障碍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模拟视觉障碍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采集2017年6—12月间在该科室进行实习的33名实习生实习作为该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期另抽取33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的是模拟视觉障碍法,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实习方式.观察及比较带教老师分别对两组实习学生的评价结果 以及自我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自我素养评分为语言沟通、工作态度、创新精神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实习生的沟通能力评分为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性化服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模拟教学可通过模不同场景,运用到患者身上,可有效避免在临床中产生的错误,同时提高了医学操作质量,确保了患者安全.

    作者:邓吕红;谭钢;王水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探讨优质服务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优质服务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作深入性探讨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16年6—12月实施旧护理制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也就是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患者;2017年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则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相同时间内的不同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理论技能考核及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90%,观察组组总有效率为89.30%(x2=13.763,P=0.001﹤0.05);观察组97.09%的总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的50.49%高;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服务应用于护理管理后,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而且能够将护理质量升上更高层面,使患者满意度大幅度加大,从而保障了患者自身安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医院的社会效益也同样具有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邵冬冬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细节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的应用

    目的 细节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儿科患儿102例为该组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细节管理,对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儿感染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维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研究组采取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与情绪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与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崔荣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绩效考核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价值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推进医院企业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新模式,通过加强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疗绩效考核机制改善医疗系统评估标准,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符合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该文将对绩效考核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有效措施.

    作者:张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讨

    大数据时代,高等院校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大量的活力和动力.现代信息化的发展对学校的财务管理环境、管理方式等都引发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该文从大数据角度,主要对学校发展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改进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并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吴自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采用PDCA循环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管理效率的方法探讨

    目的 对消毒供应室的护士进行PDCA循环管理,对护士的管理效率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对消毒供应室进行管理时,通过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PDCA分别为计划、执行、检查以及纠正,通过以上环节对护士进行管理.结果 利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之后,物品的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得到明显的改善,护士的自我防范安全意识得到显著的提高,管理前与管理后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中,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士进行管理,无论是从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还是从物品的消毒情况来看,均得到显著的改善情况,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小燕;童贞惠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品管圈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作用体会

    目的 研究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该院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该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比例、使用情况及药物管理效果数据.结果 实验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及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应用比例较低,实验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模式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极具优势,能够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应予以临床推广与普及.

    作者:刘源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所在医院归属感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医院归属感,分析影响工作者归属感影响因素.方法 该次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凉山地区医院不同岗位、社会支持的267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归属感调查,参考、借鉴相关资料自制调查量表,对医务人员一般情况以及对医院的归属感进行评分,根据调查量表结果 分析影响工作者归属感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相关建议.结果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归属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归属感降低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分别占21.72%、20.97%、19.10%、13.86%.结论 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护理、医技岗位归属感较低,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杜经纬;彭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5月收治的128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管理的质量评分、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75.36±5.32)分,差错率为10.18%,风险率为9.64%,纠纷率为15.18%,满意度为71.88%;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4.48±6.15)分,差错率为2.61%,风险率为0.95%,纠纷率为1.74%,满意度为92.19%.对照组和观察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孙红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微信群在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群在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选择在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140名,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名护理人员接受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70名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微信群进行护理教学,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教学满意度为94.29%远远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群在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针对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黎蓉;邓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对妇产科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促进下,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作用下的新课程建设,为妇产科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名医学生的必修课.为提升教学质量,应用新型信息技术与传统实训教学的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学习方式,都对教职人员专业素质及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新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对妇产科教学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钰姗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该院学习的学生40名,按照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学生20名,对研究组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参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以考试与职业技能评分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比较;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研究组考试成绩(85.36±5.81)分、职业技能(89.15±8.13)分,明显优于参照组的考试成绩(71.33±4.67)分、职业技能(72.07±3.11)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教学模式满意度(9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满意度(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工作过程为基点,优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课程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对康复治疗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明瑶;董静;张倩;于庆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线学现教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线学现教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该院学习的学生50名,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5名)与参照组(25名),对研究组学生施以线学现教教学方式,参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方式,对比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84.68±5.41)分,参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74.47±3.26)分,参照组为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线学现教教学方式满意度为88%,参照组学生对常规教学方式满意度为72%,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学现教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佳琪;董静;王明瑶;于庆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风险管理在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浅议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从2017年2—12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25例/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介入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感染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为40%,而观察组为12%;常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48%,而观察组患者为20%;统计感染发生率,常规组为88%,而观察组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ICU中实施,可有效地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了感染率的发生,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崔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策略与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血站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择焦作市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为实施前,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前后各项献血指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后各项献血指标显著优于实施前,实施后献血满意度94.21%明显优于实施前6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实施无偿献血宣传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公民的献血热情,增加血液采集量,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褚新建;孟慧琴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入的尘肺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呼吸操锻炼干预后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中心的尘肺患者共76例,患者均为男性,将76例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具采用抗纤维化、止咳化痰等治疗,并加用布地奈德吸入,200μ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联合呼吸操锻炼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研究患者的大呼气容积(FVC)、日间自主呼吸状态下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FEV1/FVC比值、大同期量(MVV)、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比值、MVV、FEF25%~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出现上升(P<0.05),而治疗后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尘肺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联合呼吸操锻炼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指标.

    作者:曹雅琴;唐湘涛;刘华清;唐晓华;何文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丹江口市居民高血压患病及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丹江口市辖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血压控制情况,为制定该市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9月1—30日丹江口市城区和农村部分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高血压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995份,收回有效问卷4995份,问卷合格率为100.00%.调查的4995人中,有554人自报为高血压患者,该次调查新发现高血压415人,共969人患高血压,患病率为19.4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与患高血压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BMI、锻炼、饮酒、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等.有超过30%的人对测量血压不重视.患高血压人群中有92.06%的人按医嘱服药来控制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较好.结论 丹江口市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9.40%,略高于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平均水平,应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健康干预项目,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措施,做到早诊早治,加大高血压综合防控工作力度.

    作者:吴建军;王万平;舒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合一与评聘分开

    随着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推行,用人机制的转化,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化,传统意义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合一已显露弊端,影响职工积极和创造性的发挥,必须向岗位聘用的评价体系即评聘分开转化.该文从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合一与评聘分开的优劣入手,结合该院职称聘任工作实践,分析评聘分开的效果,提出思考与建议,与大家商榷.

    作者:王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