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临床占位病变诊断的应用

张玉玉;王杰;王情情

关键词:占位病变, CT引导, 活检穿刺, 计算机体层摄影
摘要:目的:探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临床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2 例占位病变患者经CT 导引下穿刺活检并做病理分析.结果:22 例中恶性病变13 例,其中鳞癌2 例,腺癌2 例,转移癌3 例,浆细胞瘤1 例,未能确定组织类型仅见恶性细胞1 例.良性病变9 例10 部位;其中炎性病变6 例,结核1 例,囊腺瘤2 例,腹膜增厚1 例.其中个别病例出现少量气胸、积液、针道渗血,均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明确占位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病理分型、化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应有价值.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1 年8 月收治的92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8 例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44 例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标准骨瓣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骨瓣组,中残与死亡率低于常规骨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骨瓣组术后并发症12 例(25.0%),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23 例(52.3%),标准骨瓣组与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陈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 年1月-2011 年12 月收治的70 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 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心肌酶谱的改变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AST、LDH、CK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AST、LDH、CK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68.6%,观察组有效率9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疗效优于西药单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张尊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外科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22 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 例患者存活率为90.9%,恢复良好率为62.3%,轻度致残率为18.9%,重度致残率为9.8%,死亡率为9.0%.结论:早期诊断,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手术干预,清除血肿,合并脑疝采取去除骨瓣等综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理想.

    作者:杨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厦门市某中学2050名女生月经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厦门市女中学生月经状况,为青少年经期保健和防止月经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厦门某中学全体女生进行现场匿名调查.结果: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86±0.75) 岁,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不调总患病率分别为65.5%、56.4%、27.5%.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月经不调患病率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减趋势.结论:女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经健康问题和隐患,应针对她们的现况开展相关的经期保健服务.

    作者:杨一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机械通气联合纤支镜救治大咯血窒息26例体会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纤支镜救治大咯血窒息的方法.方法:总结笔者所在科联合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床旁纤支镜等手段救治26 例大咯血合并晚期窒息患者经验.结果:25 例患者抢救成功,5~13 d 成功脱机.结论:及时应用正压通气呼吸支持、配合床旁纤支镜行充分吸引和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是提高大咯血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远波;陈贤泽;黄一洪;张洪滨;曾明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风患者的心理分型及护理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心理分型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中风患者的心理分型对2010 年1-6 月笔者所在医院中风脑病科收治的410 例中风患者进行分型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10 例患者中,恐惧不安型121 例,悲观抑郁型115 例,过分依赖型174 例,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出现.结论:从现代护理观念出发,对中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89例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89 例患者开胸术后,应用胸腔闭式引流,促进肺复张,预防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监测术后胸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后下胸壁置闭式引流管1 根做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给予体位引流.结果:289 例术后患者引流彻底,无一例发生胸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其中2 例胸内出血,1 例食管胸膜瘘.结论:对术后应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使术侧胸腔得到充分引流,肺复张快,防止了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

    作者:彭玉红;闵慧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胆囊炎高龄患者共60 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方面疾病患者共16 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 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共6 例,糖尿病患者17 例.18 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其余42 例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本组60 例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并发症有高血压、心律失常、肺病感染、切口感染等,经相关治疗和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高龄胆囊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付连英;司群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安定、654-2、利多卡因在产程中联合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应用安定、654-2、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200 例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 例,实验组于宫口近3 cm 时静推安定10 mg 及654-2 10 mg,宫颈湿敷2% 利多卡应10 ml,观察总产程的时间.结果:试验组产程较对照组缩短(180±9)min.结论:在产程中联合应用安定、654-2、利多卡因能有效加速产程进展,减轻孕妇痛苦,是一种安全、简便的促产程方法.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应用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及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VSD 技术( 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联合植皮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有效清创,做好负压引流装置的观察及护理,使用VSD 技术后,经植皮手术,再次使用VSD 技术治疗.结果:18 例患者植皮完全成活,溃疡愈合.结论:VSD 技术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溃疡面愈合良好,是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福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地佐辛与吗啡用于P.P.H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布比卡因与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P.P.H(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将100 例P.P.H 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输后镇痛泵地佐辛组( 治疗组):地佐辛0.5 mg/kg+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至100 ml.吗啡组( 对照组):吗啡1 μg/kg+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至100 ml 统计48 h 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 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观察VAS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 治疗组) 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P.P.H 术后硬膜外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而且较吗啡复合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少,所以更适合.

    作者:李练喜;董师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术后寒战产生的临床因素以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 年5 月-2010 年4 月108 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寒战的发生主要与麻醉有关,室内温度、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寒战都有影响.结论:重视剖宫产后发生寒战的产妇,尽量减少体热散失,调节好室内温度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从而降低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亓瑞琴;张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对高龄老年人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治疗高龄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 例高龄坠积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 例和对照组40 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经1~2 周的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致病菌清除率与痰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89.4%、64.7%,高于对照组的52.9%、40.1%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8%,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龄老年坠积性肺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俊权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胎儿宫内窘迫488例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诊治胎儿宫内窘迫,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剖宫产术后新生儿Apgar 评分对比单项诊断与综合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单项诊断胎窘为288 例.Apgar 评分<7 分44 例,诊断符合率15.28% ;综合诊断200 例,Apgar 评分<7 分61 例,诊断符合率30.50% ;单项诊断与综合诊断胎窘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多项指标综合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17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Bennett 骨折固定困难的原因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ennett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 例Bennett 骨折患者综合分析损伤机制,进行手术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7 例患者均获随访,拇指腕掌关节活动功能无障碍.结论:Bennett 骨折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固定可靠,利于拇指关节早期活动,疗效满意.

    作者:梁景欣;汪宗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后康复训练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83 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Harris 评分平均85 分,功能评分平均83 分.结论:良好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可加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璐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产科休克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

    产科休克是妇产科临床中急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通常分为失血性休克和非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是病理性妊娠、DIC、产时、产后等各种相关因素引起大出血、血容量剧减导致的休克;非失血性休克是感染、过敏、失血原因外的其他原因所致休克.产科诊断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先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了解休克的程度,并在抢救同时找出休克的病因.产科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补充血用量,纠正酸中毒,积极去除病因,短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

    作者:郑美玲;廖庆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药师如何在药学服务中实践人文关怀

    药师主导的药学服务是一项高尚的公益事业,融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因此,药师应将人文关怀精神主动贯彻落实到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实践之中,做到以人为本,热情主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个体化、人性化、优化的给药方案,达到佳的药学服务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医药资源优势,融洽药患关系.

    作者:郭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160例妇科急腹症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妇科急腹症的特征,提高确诊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60 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 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48 例,以腹腔内出血及卵巢囊肿蒂扭转为主;保守治疗12 例,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和少数内出血不多的患者.160 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综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可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对病情危重及复杂患者需及时手术,明确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作者:刘文枝;徐括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调查

    在新生儿时期,由于凝血系统正处在发育和有待成熟的过程,因而与成人凝血功能不同[1] .为了解新生儿凝血系统发育状况,更好地为临床对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标,笔者对新生儿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平;蒋群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