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师生共建典型案例教学法在小儿肿瘤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李长春;章均;赵珍珍;杨超;邓晓斌;彭亮;杜逸飞;周建武;孔祥如

关键词:师生共建典型案例教学法, 小儿肿瘤外科, 临床实践教学
摘要:目的 探讨师生共建典型案例教学法在小儿肿瘤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1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4名)采用师生共建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组(74名)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末,采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病案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赞成师生共建典型案例教学法,认为其对各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帮助,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帮助,对临床思维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帮助,但是实验组比对照组花费时间较长.结论 在小儿肿瘤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师生共建典型案例教学法利于提高学生对疾病知识的系统掌握,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判断能力的培养,值得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胃癌术后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内运用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医疗意思,制定相关的肠内营养计划并实施,确定持续质量改进的评价指标,而后对护理管理之后的各种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运用持续性改进之后,护士对胃癌术后的患者肠内营养知识了解程度以及患者对自身健康的知晓率、肠内营养缺陷频次对照组为(38.40±6.39)次,观察组为(10.23±2.1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P=0.01<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有助于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患者的肠内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张程;侯春凤;刘明珠;杨筑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CBL联合PBL模式在实习护生对COPD延续性护理教学中的质性研究

    目的 研究CBL联合PBL模式在实习护生对COPD延续性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该科实习的50名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COPD延续性护理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教学基础上采用CBL联合PBL模式进行教学,将两组的教学成绩、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生的日常教学中引入CBL联合PBL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病例分析能力,加强护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文艳红;唐智菊;江婷婷;赵天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新医改背景下某公立医院运行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药价格改革背景下某公立医院运行情况,探讨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发展建议.方法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某公立医院改革前后运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新医改后,该医院门诊人均费用降低,但整体运行效率欠佳,收入结构不合理,药品、卫生材料成本占比大,政府投入较少.结论 落实财政投入,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院薪酬体制改革,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作者:饶柳珍;陈亚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指纹取血在血液交付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加强血站、医院及用血科室血液交付过程管理,完善采供血服务信息链条,杜绝非专业人员或家属取血现象.方法 采用血站标准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全市供血库进行计算机联网,适时监控临床医疗用血情况.结果 规范了血液交付管理行为,提升了全市供血一体化管理水平,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结论 对血液质量的调查与处置提供完整的信息链条,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大大减少了血液在交付后的安全危害,对受血者及血站和供血库起到了双重保护.

    作者:刘保霞;吴瑞霞;杨瑞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医疗器械资产管理浅析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正常的经营与发展.医疗器械资产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该文主要通过对医院医疗器械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并对医院如何能够更好地完善医疗器械资产的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作者:范尚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心脑血管疾病三级诊疗服务协作应用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心脑血管疾病三级智能诊疗服务协作平台,来改善整体诊疗水平,提供完整医疗服务体系.方法 2018年1月,选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及其下属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开展心脑血管疾病三级诊疗服务协作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观察三级诊疗平台前后的医疗设备与数据资源使用率、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医务人员与患者对智能诊疗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应用三级诊疗平台后,各社区中心的诊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其医疗设备使用率与数据资源使用率均明显上升,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程度显著提升,并且患者与社区医务人员对三级诊疗平台的应用情况非常满意.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三级诊疗服务协作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建立诊疗数据、智能诊疗平台以及智能化医疗知识传播网络等,通过建立三级诊疗平台有助于改善诊疗水平,促进设备与数据的良好使用,并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性与临床满意性.

    作者:聂振军;赵霄潇;汪玉玲;刘雷;彭晶晶;许翠平;屈艳梅;杨晓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某三甲医院经济运行策略研究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形势下上海市某公立医院优化经济运行工作的院内优势和劣势、院外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详尽的开展优化经济运行工作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为公立医院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多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刍议血常规检验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目的 对血常规检验前采血标本的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该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80例患者,对其中有问题的52例患者进行不同采血部位和不同检验时间分析.结果 静脉血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数值要比末梢血的高,血小板的数值要比末梢血的低,经过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不同采血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立即检测的检测准确率是高的,监测的时间越早,结果的准确性就越高.经过对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进行分析得出,使用有关药物、患者采血不同部位、患者不相同采血时间、采血量的不同会对血常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 血常规检验是医院工作的基础,对采血工作做好质量控制,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做好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对患者病情判断的准确率.

    作者:郭芳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口腔门诊基础护理质量持续管理体会

    口腔门诊不但患者流量大,同时还具有医疗仪器设备、药品、耗材种类繁多,治疗流程复杂等特性.因此,对口腔门诊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持续质量管理强调的是过程管理与细节控制,可以有效提升门诊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提升口腔门诊的服务品质.该文针对口腔门诊基础护理质量持续管理工作谈了几点体会,希望能够为口腔门诊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作者:刘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修改建议

    《中医基础理论》病理部分第五章修改为防病,第八章修改为治疗.与第六第七两章合在一起,按照防病、病因、病机、治疗的逻辑顺序一脉相承.第五章防病部分设三节:未病养生、欲病先防、已病防变.未病养生部分在原来只倾向于养形的养生内容基础上增加养神的内容:与天地相合,做有高尚道德的人.欲病先防部分阐述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包含3个部分:安全事故的预防、时疫预防及亚健康体质有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汪春雨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PDCA循环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临床有效性探究

    目的 探究PDCA循环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抽取该院呼吸内科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35例肺癌PICC穿刺患者为乙组,甲组则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35例肺癌PICC穿刺患者.对比两组的穿刺成功、PICC异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乙组的穿刺成功率97.14%高于甲组的穿刺成功率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PICC异位率2.86%、并发症发生率5.71%均低于甲组的PICC异位率17.14%、并发症发生率22.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PICC穿刺成功率,并且降低PICC异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梁玉颖;赵兵;冯月亮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ICU实习护士带教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重症监护室(ICU)逐渐成为医学生临床实习和轮转的重要科室之一,但是ICU存在病危患者多、病情复杂、仪器设备精密和先进等特点,给老师带教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人作为ICU的带教老师,对近年来本科室对于学生带教的方法及经验总结如下,希望与广大护理带教老师分享,共同改变和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护生的带教质量.

    作者:陈娴;张景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精神专科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多元化的生活环境,人们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需求在不断增高,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就成为了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护理人员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康复,而且可以推动精神科科室建设以及医院的整体发展.作为精神科专科医院,应重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医院内打造完善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氛围,并作为常规治疗的补充,让患者和家属在寻求诊疗期间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配合治疗,尽快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于川;杨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浅谈血液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输血是临床开展急诊抢救与疾病治疗处置过程中需要应用和经历的重要环节,切实针对发生严重失血问题的患者开展充足有效的输血干预支持工作对确保危重疾病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干预及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各类型血液制品在采集获取和传递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临床血站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有助于避免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发生,规避输血不安全事件的蔓延.值得注意的是,从大量研究资料及血战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仍存在部分较为突出的质量管理问题,成为影响血液安全与制约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该文就血站血液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质量管理措施以期为日后更好地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用血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燕红;秦强国;郭超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品管圈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1—6月为对照组,药剂科管理应用常规管理方式,以2017年7—12月为观察组,药剂科管理应用品管圈,对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数量错误、品项错误、规格错误、分装错误、医嘱错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管理应用于医院药剂科管理中,能有效减少药剂科差错事件的发生,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应伟;蒲中怀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CBL与多媒体资料在消化内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研究CBL与多媒体资料在消化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消化内科的见习水平.这种方法就是选择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9月—2018年1月参与见习的临床专业本科生见习小组为研究对象,将学生的临床能力和考核成绩与往届的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其中对教学医生的要求也很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优秀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他们要能够顺利地解决见习过程中的问题.通过CBL与多媒体资料在消化内科见习中的应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加强了学生参与见习的积极性.

    作者:郭月昆;李雪松;蔡朋朋;莫庆国;布贺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采用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该科室42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名.其中对照组人员施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人员施行强化院内感染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相关护理内容.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内容的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应用于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抗感染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手术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莹;李卓恒;徐炳南;刘琦;王颖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浅析手术室男护士与女护士不同的带教模式

    该文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了解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技能和就业动向,分析不同性别护士在角色进入、沟通能力、应对安全和突发事件等优势劣势,以更合理配量,提高效率.

    作者:刘靖;胡晓燕;陈雅丽;秦永;杨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医院149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汇总分析

    目的 规范开展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工作及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整理分析该院2014—2016年度发生的149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从患者的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给药途径、累积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以及报表填写的规范性等进行统计.结果 149例严重ADR中,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位居首位,ADR报告表存在不完善或填写不规范现象.结论 重视ADR上报工作,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崔桂梅;姜亚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精细管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精细管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基本护理管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护理管理.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1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P=0.005<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