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玲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时机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脑出血患者分为脑出血后7 d内60例(A组),1个月内29例(B组),2个月以上30例(C组),未做高压氧的32例(D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 脑出血患者确诊后7 d内行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其余组(P<0.01或P<0.05).结论 脑出血7 d内配合高压氧治疗可取得佳效果.
作者:杨人宪;刘巍;龙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活血促愈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丹参、槐米、三七、积雪草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品中人参皂苷Rg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丹参、槐米、三七、积雪草;人参皂苷Rg1在2.26~13.56 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22%,RSD为1.4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丹;李柯;李若存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68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别观察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神经系统表现,血压、脉搏、呼吸比较.结果 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做好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芬娟;侯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1岁,因自服心律平100片2 h于2009年5月31日,16:00时入急诊室.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心率58次/min,血压87/58 mm Hg.处理:立即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生脉、多巴胺升压,异丙肾提心率,并应用西咪替丁等胃黏膜保护剂及快速补液.同时大量清水洗胃到洗胃水清彻,共洗胃10000 ml.16:30时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室颤,即刻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静推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并应用心肺复苏仪辅助抢救.
作者:李志芳;聂清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陪伴分娩对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及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1月陪伴分娩孕妇及未陪伴分娩孕妇作对比性分析.观察指标: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分娩方式.结果 陪伴分娩的孕妇与未陪伴分娩的孕妇相比较,进入产程后胎儿窘迫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胎儿窘迫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原因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陪伴分娩可减少胎儿窘迫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束长珍;朱芳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食管癌患者516例.结果 516例患者经早期及时、准确、有效地预防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经有效地预防和正确的护理,能降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病率,并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作者:黄闻玲;李馨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粉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云南白药粉辅助微波治疗组60例及微波治疗组5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和组织变化.结果 治疗组60例患者术后阴道排液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91.66%有效率8.33%.结论 用云南白药粉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炎效果明显.
作者:闫丽华;张海燕;周苏媛;宋永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本文总结了泌尿外科护理实习带教的专业特点和带教要点,在充分做好实习带教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的前提下,制订针对性的带教计划.通过入科培训,使学生尽快适应实习角色,具体带教时要做到系统化、专业化、个体化,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实习带教的方法.
作者:黄炳琴 刊期: 2011年第22期
1 病例介绍1.1 双黄连过敏反应1.1.1 患儿,男6岁.因发热,咳嗽2天来门诊.查体:T 39 ℃,R 31次/min,P 110次/min,热面容,神清,精神反应欠佳.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其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心肺及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双黄连20 ml加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约过20 min,患儿做面部皮肤明显红肿,斑块约2分硬币大小,观察约15 min,红斑扩大,遂停止输液.患儿心率、呼吸均正常,神智正常.予地塞米松5 mg肌注,3 h后消失.
作者:徐雪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新化县0~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新化县区域内的20个乡镇2004年5月~2007年5月出生的儿童.结果 共入户调查386名儿童,乡镇所在地村和非乡镇所在地村出生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疫苗乡镇所在地村和非乡镇所在地村全程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湖南新化县应加大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
作者:袁彩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氟派噻顿美利曲辛片和非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抗抑郁治疗组(治疗组)和非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利用HAMD抑郁量表及NIH-NINDS评分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评定抑郁严重程度及治疗疗效.结果 (1)治疗第8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HAMD评分及NIH-NINDS评分显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第8周末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曼地娜木·卡马尔丁;沙吉旦·木塔里甫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对照组24例,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4例,合并下肢血管并发症组12例和糖尿病肾病组26例,用美国AbbottCi-82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测定LP(a),统计相关资料.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及合并症组血清LP(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组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即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并发症组.结论 LP(a)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可能是其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赫艳梅;张玉香;韩学民;陈瑞轩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胆道疾病患者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老年性胆道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改良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的远期疗效要高于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其可作为急诊手术的首选手术术式.
作者:陈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无张力疝修补术200例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6 h均能下床活动,切口疼痛时间1 d,术后无发热,住院时间4~10 d,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徐建宏;刘修丽;柏爱华;陈兵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8月,微创经皮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3例胫骨远端骨折及pilon骨折.年龄18~59岁,平均35.3岁.根据AO分型:A型10例,B型9例,C型4例.开放性骨折3例(GustiloⅠ型2例,Ⅱ型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待肿胀缓解,创口平稳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8~ 23个月,平均11.2个月.骨性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6周,完全负重时间8~24周,平均11.7周.根据Mazur 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6%.结论 微创经皮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熊发明;章俊祥;吴冰;孙大连;龚有兵;许宁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知识需求及行之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168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知识需求及护理教育方式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早期康复知识的需求依次为:心理社会经济支持、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 、治疗方法、肢体活动、自理能力、效果评价、出院指导、时间、体位.98.81%的患者希望护患一对一的讲解示范,64.29%的患者希望病友的经验介绍,92.86%的患者强烈需求出院指导.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知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远期并发症,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593例(674眼)患者均行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并对每例患者在摘取晶状体时的难易程度、术后切口的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视力恢复和散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晶体一次成功取出率为(94.07%);21眼行1针缝合(3.12%);术后3 d视力恢复达0.3以上者629眼(93.32%);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眼1mo角膜散光值分别为(0.82±0.50)D和(0.90±0.34)D,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63%(166/674).结论 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手术方法,器械慢入轻出.
作者:洪伟兰;廖润斌;黄月梅;黄国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基层门诊对血脂异常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血脂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0 mg/d,1次/睡前;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运动等综合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明显降低,HDL-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层门诊对血脂异常患者施行综合治疗比单独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中出现的止血带反应的阻抑效果.方法 选择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25例,记录出汗、烦躁、肢体胀痛等症状的止血带反应时以及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处理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期精神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用麻醉药物处理后,血流动力学明显趋于稳定,停药苏醒时间为(5.0±2.2) min,苏醒期未见精神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以有效地阻抑止血带反应,从而弥补单纯臂丛神经阻滞的不足,完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可控性好的复合麻醉方法.
作者:冯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女性23例,占62.16%.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1例,占56.76%,大学以上7例,占18.92%.病变部位左侧半球占28例,占75.68%,其中左前半球22例,占59.46%.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及较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左侧半球病变较右侧半球病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且左前半球病变者患病率高于左后半球病变者.
作者:马卫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