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勋;孙红
目的 探讨传统甲氨蝶呤给药方法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注入甲氨蝶呤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采用甲氨蝶呤(MTX)单次给药,50 mg/m2,肌注,如给药后4~7 d,β-HCG下降<15%,可重复给药1次.B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缓慢注入2 ml注射用水的MTX 50 mg.结果 A组成功率为88.36%;B组成功率93.62%.结论 在治愈率方面传统方法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注入法两者无差异,但是在用药量上和缩短治愈时间方面宫腔镜下用药减少了给药量并缩短了治疗时间.
作者:郭红军;金海霞;张冬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替比夫定(LDT)治疗的2年临床效果及对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服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DT,600 mg/d,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8.3%与23.1%(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Child-Pugh评分、改善肝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HBeAg和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12、24个月时发生YMDD变异率为8.3%和16.7%,但发生变异的患者继续治疗肝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LDT治疗可以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郭永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学及试剂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经罗氏ECLIA检测证实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选用ELISA、TRFIA和ECLIA三种方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在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方面三种方法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的一致性,且ECLIA法在检测中敏感性高.结论 当前实验室使用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利于实验室之间进行结果互认.
作者:夏毅;徐敬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妈咪爱与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妈咪爱,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8%和46%,平均止泻时间为(48.15±5.24) h和(86.16±17.89) 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曾庆生;赖延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双阑尾畸形是罕见的外科病,双阑尾畸形并发急性阑尾炎更为少见,术前很难发现,多在术中确诊,若术中操作不仔细,则有漏诊可能.
作者:强泽好;石秀全;郭鹏;王功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注射液)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30例,14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凡常;王光玲;范光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寻找循环内皮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先心病合并肺高压患者,术前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的数量,并彩超测量肺动脉压力、查动脉血气氧饱和度.术后随访半年,根据患者肺动脉压力是否下降及动脉血气改善与否分为可逆性组和不可逆组,比较可逆组、不可逆组、健康对照组的循环内皮细胞计数.结果 CEC计数在不可逆组显著高于可逆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 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可预测先心病患者继发肺动脉高压是否可逆.
作者:王正飞;王红宇;杨再珍;王克学;刘春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分成两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20例同时NPPV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2 h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N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高.
作者:韦庆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3年10月~2010年12月的收治的38例AOSC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3例,好转3例,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5.3%.结论 对明确诊断的AOSC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董玉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手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焦虑评分分别为(29.51±1.23)分、(37.09±1.33)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7.57±4.73)分、(27.21±5.32)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减轻术后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抑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人工流产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但由于手术需扩张宫颈,手术对子宫的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征(PASS)的产生,给手术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模式的转变,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产生了多种镇痛方法,并逐渐完善,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潘翠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机械吻合器术中肠腔置管的应用,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开展的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30例、结肠扭转坏死6例、外伤性左半结肠破裂4例,共40例手术及肠腔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4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 对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应用吻合器再行吻合,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了吻合口瘘及出血,术中注意无瘤操作、关腹前以蒸馏水及5-Fu液冲洗盆腔、有效引流是提高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的可行性方法.
作者:刘三刚;魏兴科;李亚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抗菌药物是我国临床应用多的一类药物,占所有药物的30%左右,其中存在诸多应用不合理情况,由此导致的细菌耐药也十分明显与突出,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06~2007年度监测结果发现,我国大多数住院患者耐药突出,这与抗菌药物长期过度或滥用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促进耐药流行密切相关.
作者:杨松;刘会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慢性乙肝(CHB)患者的抑郁情况,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住院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情绪程度.结果 干预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慢性乙肝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慧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优势.方法 收集近期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并与24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患者比较,分析两组颅内压及术后GOS评分.结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组术后颅内压显著降低,并明显低于常规去骨瓣组治疗后;术后恢复良好率37.5%(15/40),显著高于常规去骨瓣组(P<0.05).结论 在把握适应证基础上,标准外伤大骨辫治疗重型颅脑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贾运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引发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发生纠纷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分析产生纠纷的原因及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只有强化法律意识,做好各环节护理,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及其对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梯度离心加贴壁培养法获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4代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浓度为6 μmol/L的CM-DiI对实验组MSCs进行标记.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的活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标记后用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不同子代MSCs的阳性标记率、荧光衰减情况及细胞生长、形态变化.结果 CM-DiI标记后的MSCs发橙红色荧光,高倍镜下显示细胞上有密集排列明亮荧光颗粒.CM-DiI标记后1 d、4 d、8 d、16 d、24 d细胞标记阳性率分别为100%、(85.2±4.9)%、(42.3±5.1)%、(17.6±3.6)%、(4.4±1.3)%,细胞标记阳性率和荧光强度随传代次数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呈显著进行性下降.标记细胞的大小、形态、活力、增殖能力、细胞凋亡与未标记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CM-DiI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简便、有效,对其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可用于MSCs的短期示踪.
作者:陈国东;朱栋梁;覃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更有效地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09年5月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组(试验组)、单用泼尼松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35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试验组复发6例,复发率12.5%,较对照组复发率29.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显著提高激素治疗疗效,并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初步研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认知评估中的效度.方法 对50例CHF患者行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MoCA与MMSE的评分分别为(23.8±3.7)分与(27.9±1.8)分,MoCA评分明显低于MMSE评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和MMSE评分结果高度相关(r=0.86,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Ⅲ~Ⅳ级中69%患者MoCA评分低于26分,而Ⅰ~Ⅱ级患者中有52%低于26分,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CA和MMSE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MoCA用于CHF认知筛查敏感性高于MMSE.
作者:马艳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比较分析各类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特点,提高肺曲霉菌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36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CT诊断案例做观察,比较各类肺曲霉菌病的CT数据.结果 过敏型支气管肺曲菌(ABPA)病患者6例,CT成像为出现轨道征或环形影;寄生型肺曲菌病患者17例,CT成像为出现空气新月征;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13例,CT成像为出现晕轮征.结论 肺曲霉菌病种类多样,病情复杂多变,CT成像的表现特点可以为各类肺曲霉菌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效鉴别于其他类似疾病,进一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黄费湘;杨能礼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