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华;张末成
目的 总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各大脏器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伤口护理、家属配合等.结果 90%的患者在较舒适的环境下顺利的康复.结论 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治愈率.
作者:冯利红;王月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有创呼吸机治疗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2例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精心的护理,注重患者气管切开切口、套管等的管理,并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通过给予患者精心护理措施,患者的置管及撤机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可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分泌物排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把菊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院门诊对1447例妇科病普查人群及部分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图像时进行宫颈定位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颈定位活检389例患者中宫颈癌6例,CIN Ⅲ累及腺体11例,CIN Ⅱ~Ⅲ 19例,CIN Ⅰ 145例,宫颈肌瘤2例,宫颈尖锐湿疣2例,外阴癌2例,宫颈炎性息肉100例,外阴尖锐湿疣2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外阴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及宫颈上皮内特殊病变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高级别的CIN和浸润癌,是一种能对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丽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的两种不同术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腹(TAH)、经阴(TVH)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出血量少(P<0.05),术后用镇痛药例数少(P<0.01),术后排气时间早(P<0.01),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少(P<0.05),而对直肠膀胱功能的影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与TAH相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部不留瘢痕,更符合微创观念.
作者:李双琼;丁寒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8例膝关节诸骨损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CT轴位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结果 本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33例,胫骨裂隙性骨折26例,髁间突骨折7例,髌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1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图像质量高,有利于膝关节骨折的诊断,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作者:郭玉林;孙学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采用钛镍合金记忆环抱式肋骨接骨器、爪形肋骨接骨板及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再实施悉心地护理.结果 本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均治愈出院,均无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连枷胸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早期积极治疗很重要,护理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也不可忽视.
作者:蔡桃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对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显示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张长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颈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8例颈椎黄韧带骨化的成因及其诊断,根据其临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 8例患者随访2~36个月,平均20.6个月,其中6例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率82.2%,优良率80.5%;保守治疗2例,功能恢复率76.0%,优良率73.8%.结论 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静止型黄韧带骨化脊髓压迫轻微的采取保守治疗也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但后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同华;肖尚领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正确诊断脑肿瘤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处理和治疗.MRS是目前唯一无创伤性的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为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现就MRS的原理及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阳;韩晓霞;赵纪岚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相当于外环口体表投影的下腹皮横纹处小切口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50例.结果 150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方式非常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卢安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时,对远心端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对照组行向心方向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P<0.05);试验组皮下淤血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P<0.05).结论 对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塌陷患者,对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Mta-1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0例甲状腺癌组织、50例甲状腺腺瘤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分析Mta-1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中Mt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AJCC分期、分化程度、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 Mta-1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形成过程,并与甲状腺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为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李延辉;吴伟群;何小杰;康举龄;夏明汗;谢敏如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方法 通过分析近几年本院发生的医院院内感染事件及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结果 通过近几年不断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本院院感事件无一例与消毒供应室有关.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对院感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质量,确保院感发生途径在消毒供应室中被有效阻断.
作者:唐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 1998年7月~2010年12月本院共收治46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患者,新鲜损伤43例,陈旧性损伤3例,其中40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3个月,症状均获得改善,36例完全恢复,7例残留手指麻木,3例颈椎旋转活动受限,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行牵引、制动、复位和固定;而不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应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早期手术治疗,尽早复位及固定并行融合手术,手术方式以前路手术为主,有小关节绞锁复位困难时要先后路解锁,再前路固定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斌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培元通脑胶囊,3粒/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40例,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疗程30 d,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李燕梅;王新志;张慧永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外敷松节油对急腹症患者术后恢复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禁食、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等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腹部外敷松节油.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对D-木糖的吸收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外敷松节油对急腹症患者术后恢复肠动力学具有促进疗效.
作者:谭秀平;陈瑞芳;吴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并采取措施促进负压封闭引流通畅,使其在肢体创面的应用中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9年1月~2011年9月40例肢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的疗效,分析引流失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引流通路阻塞20例,为引流不畅常见的原因.应用通管技术或者使用冲洗引流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赌管问题.透性薄膜密封不严或引流装置连接不紧密以及薄膜破损,出现漏气现象10例.经改进贴膜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以及加强对薄膜的保护意识,效果满意.负压不够2例,1例采用轮替夹闭技术,临床效果满意.1例为负压吸引器电源插头脱落,导致负压自行下降,经及时发现并处理,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需仔细观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引流通畅,使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赵兰;周华;张琼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口服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其中沙利度胺爬坡至治疗量后长期每日200 mg口服,替吉奥服药28 d停14 d,42 d为1个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32例患者中CR 0例,PR 10例,SD 14例,PD 8例,有效率31.2%,疾病控制率7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53.1%)、骨髓抑制(46.9%)、皮肤色素沉着(31.2%)、便秘(37.5%)和疲乏(28.1%),均为Ⅰ~Ⅱ度.结论 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可改善依从性,适用于不能耐受常规联合化疗与不愿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
作者:林碧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 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 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作者:刘伟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妈富隆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停药后月经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则有明显的改善,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调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月经,对照组患者只有38例恢复正常月经,占86.4%,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妈富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月经周期,且不良反应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洪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