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周华;张琼芳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对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显示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张长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 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 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作者:刘伟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8例膝关节诸骨损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CT轴位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结果 本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33例,胫骨裂隙性骨折26例,髁间突骨折7例,髌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1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图像质量高,有利于膝关节骨折的诊断,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作者:郭玉林;孙学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铸造钴铬合金桩、成品纤维桩以及铸瓷桩用于前牙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123颗需要进行前牙桩核冠修复的患牙,均分为3组,分别使用铸造钴铬合金桩、成品纤维桩以及铸瓷桩修复,观察2年的脱落率、根折率.结果 修复2年后,钴铬合金组1例桩核脱落,2例根折;纤维桩组有2例发生桩核脱落,无根折;铸瓷桩组2例桩核脱落,1例根折.结论 3类桩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瓷和纤维桩核具有良好的美学和功能效果,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张霄华;汪大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由于医事活动的特殊性,科学技术的限制以及人们对医学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医疗纠纷还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医患关系较紧张,医患矛盾易激化,形成一种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2009年3月,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出台并实施,针对目前的状况,如何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恰当处理,对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文华;张末成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充分发挥残余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福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对比和分析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肾内科6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静脉注射蔗糖铁,对照组32例,口服铁剂,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SAT、HB、ST及Hct指标及变化.结果 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Hb、Hct、TAST、SF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治疗后Hb、Hc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蔗糖铁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但应注意量的控制,避免过量.
作者:刘文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3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4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术式,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龚明景;陈其伟;孔见闻;戚涛;叶进科;庞燕;胡守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就是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本文通过收集文献,对治疗乙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情况做一综述,期望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用药.
作者:高传义;张玉荣;赵继海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有创呼吸机治疗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2例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精心的护理,注重患者气管切开切口、套管等的管理,并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通过给予患者精心护理措施,患者的置管及撤机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可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分泌物排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把菊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P组镇痛泵配方为:喷他佐辛3 mg/mg,F组为: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加入托烷司琼5 mg,然后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两组负荷量为2 ml.持续输注速度2 ml/h,单次追加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 h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4分),镇静满意(Ramsay评分2~4分);相同时点两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的恶心、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腰椎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与芬太尼效果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是腰椎术后静脉镇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于国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7月15例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有剖宫产史,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剖宫产术后6个月~2年在腹壁瘢痕处或其周围部出现胀痛,平均2.7年,逐年加重,随着月经周期而进行性增大、变硬、压痛或隐性胀痛,于月经过后变软缩小,亦有持续性隐痛者.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 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妇科及B超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通过降低剖宫产率、改进手术步骤、术后提倡母乳喂养可预防其发生.
作者:车华;孙若珩;张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自杀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常见并发症,同时是精神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从对我国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胃癌高发区男性自然人群Hp感染者胃体大、小弯侧内镜病理的差异.方法 选择胃癌高发区6个自然村30~59岁年龄组作为研究对象,先行13C呼气试验,阳性人群1043例全部行内镜检查,并分别在胃黏膜8个位点进行病理和Hp检查,选择胃体大、小弯侧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胃体大、小弯侧在重度与非重度炎症、活动与非活动性炎症、萎缩与非萎缩炎症、肠化与非肠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炎症与非炎症、病理染色Hp感染与非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高发区男性自然人群胃体小弯与大弯侧相比,炎症重,活动性炎症多,萎缩与肠化发生几率高,但Hp的分布一致.
作者:朱阳春;华召来;崔桂平;王锦芳;夏林;王喜;王杰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66例妇科急腹症院前急救护理、术中急救护理措施,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66)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包括院前急救护理、术中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观疼痛情况、急救成功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妇科急腹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疼痛、焦虑情况,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16例,外科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16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气管闭合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及切口渗血量.结果 PDT组与OT组相比,PDT组操作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渗血少、气管闭合时间及切口闭合时间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OT)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作者:朱永祥;张吕胜;龚少峰;陈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UA)的变化及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2例T2 DM患者为DM组、38例T2 DM并发冠心病患者为DC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NC组,所有患者均测定体质指数(BMI)、SUA、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 DM组的SUA水平较DC组明显降低,DC组较NC组SUA水平显著增高(P<0.05);NC组、DM组和DC组SUA水平均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A水平与性别、BMI及血脂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与冠心病和糖尿病之间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佟雨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5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后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食管癌术后纵隔瘤床区复发或纵隔加吻合口复发患者,运用CT模拟定位技术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PTV为CTV外放1.0 cm,运用5~7个非共面野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和等剂量线优化治疗计划,15MV X线,单剂量3 Gy,每周5次,总剂量60~66 Gy,PTV被85%等剂量线所包绕,PTV均匀性为95%~107%.结果 近期疗效为CR 8例,PR 42例,总有效率达100%.1年、2年生存率及1年局控率分别为72%、32%、88%.按RTOG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12例(24%);Ⅲ级2例(4%);急性放射性肺炎Ⅰ~Ⅱ级16例(32%),Ⅲ级2例(4%);骨髓抑制Ⅰ~Ⅱ级8例(16%);急性心脏损伤Ⅰ~Ⅱ级4例(8%).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局部复发病灶的控制率,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是局部剂量升级的有效方法,能提高生存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崔玉国;张海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组(治疗组)和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对照组)各30例,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5 d后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肢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但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高敏;陈瑜;谢苏娟;资润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各大脏器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伤口护理、家属配合等.结果 90%的患者在较舒适的环境下顺利的康复.结论 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治愈率.
作者:冯利红;王月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