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体会

徐莉

关键词:柔性管理, 妇产科, 护理管理, 应用方法,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拟定实施柔性管理措施,观察2017年6月—2018年6月一年期间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并采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相关数据作为对照指标,分析柔性管理措前后妇产科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柔性管理后,妇产科护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5.4±2.5)分,护理技术评分为(94.8±2.9)分,护理环境质量评分为(93.8±3.5)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为(94.2±3.2)分,各项数据均高于管理前(P<0.05);柔性管理后,患者投诉事件发生率为5%(2例),明显低于管理前的20%(8例),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性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6例),明显高于管理前的80%(80例),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机制改革浅谈

    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管理制度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运营方式和资金流转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绩效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医院工作人员的收入,同时与医院的整体改革进程息息相关.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院内的便利条件,认真贯彻和落实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任务,为公立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作者:傅涓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目的 探讨血型实验室中针对数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方式和针对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方式.方法 该次研究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各种内、外科疾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质量控制组和正常实施组,正常实施组不采取任何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式,质量控制组采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分析并记录输血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结果 质量控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正常实施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质量控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正常实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控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正常实施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4%,质量控制组的整体满意程度要明显好于正常实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检查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促进输血检验质量的提高.

    作者:谷菲;孟庆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艾滋病检测的伦理困境及道德价值

    该文阐述了艾滋病检测的概况,以及艾滋病检测工作中遇到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在分析艾滋病检测的道德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艾滋病检测采用实名制、将艾滋病检测纳入普查项目等对策建议,以推动艾滋病检测工作走出困境,促使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保障生命权益,实现公平正义.

    作者:潘秀英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社区护理管理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7年6月选取慢性病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研究组令其加入社区护理管理计划,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指数、抑郁分数以及慢性病知识了解度等.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3.7±1.2),Barthel指数(61.9±6.3),抑郁分数(23.3±1.8);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数(6.4±1.3),Barthel指数(78.4±5.9),抑郁分数(10.8±1.2).结论 社区护理管理在慢性病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显著优化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分析与运用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通过以关键绩效指标法及综合目标管理法,与该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综合目标管理医院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将考核得分分别以各自权重系数纳入医院年度考核总分值中.对比分析绩效管理前后医院的绩效管理实际效果、医护工作者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医院实施绩效管理后的医护安全、医护服务、职业素养、医护质量、科研教学相较实施前明显较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的医护工作者对考核方法可行性、考核项目客观性、考核指标具体性、工作目标指导性、评分方法科学性、绩效激励效果共计6个指标,满意度相较实施前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目标管理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有效调动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董晓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呼吸机的问题隐患及其维护保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呼吸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并且不同种类的呼吸机也有不同的性能和通气原理.医学临床上,呼吸机的问题隐患也越来越多,在加大呼吸机的维修保养难度.维修人员需要在了解医院现有呼吸机设备的性能、原理、结构的同时,还要了解呼吸机设备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的理论,了解呼吸机的更新情况.该文重点分析了呼吸机存在的常见问题隐患,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保养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唐柯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苏州市福利机构孤残儿童青少年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福利机构孤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为福利机构提供科学喂养依据.方法 对2018年1—10月苏州福利机构0~18周岁377名孤残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资料录入并分析.结果 参检者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发育迟缓占比53.28%,低体重占比45.87%.贫血检出率7.96%,25(OH)2-VD3缺乏检出率82.49%,骨密度偏低检出率68.44%.微量元素检测中钙的异常检出率高,达48.54%,其次为锌29.71%,镁13.53%和铁12.73%.结论 参检者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相对落后,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要依托现有的资源,科学个性化喂养,为孤残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黄岚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模式对中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模式对中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取该校84名2016级中医儿科方向学生,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法,比较学年末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授课反馈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86.34±6.58)分、实践成绩(86.09±8.26)分和综合成绩(87.28±11.5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9±7.67)分、(79.45±7.41)分和(79.16±10.64)分(P<0.05);观察组教学反馈评分优良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 采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模式进行中医儿科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授课反馈优良率,值得推广.

    作者:阎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医院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只有强化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才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得到更好的发展,切实发挥出医院的社会效益.该文首先从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概述入手,同时阐述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价值,后总结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泰兴市2017年8~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为了解泰兴市居民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制定防控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泰兴市2017年碘营养监测工作方案》,在泰兴市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5所小学,每个小学抽取40名8~10岁学龄儿童,检测甲状腺肿大情况、尿碘含量;每个镇(街道)分别采集20名孕妇尿样,检测碘含量;对上述人群家中的食用盐进行碘含量检测.结果 未检出甲状腺肿大儿童,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8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73.5μg/L,食用盐碘含量中位数为23.05 mg/kg,碘盐的覆盖率为98.00%,碘盐的合格率为97.62%,合格碘盐的食用率为95.67%.结论 泰兴市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的总体水平良好,但孕妇碘营养摄入不足,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提高人群碘营养水平.

    作者:陈富国;张年坤;赵兰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的建立

    该文将针对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的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探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的建立途径.

    作者:高邹俊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手术室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清洗包装管理效果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展开清洗包装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手术室所用的医疗器械包共120个作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各60个,对照组以常规清洗包装流程展开管理,观察组的清洗包装工作由消毒供应中心承担,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清洗质量计(98.06±0.57)分,包装质量计(97.85±0.92)分,灭菌质量计(98.11±0.77)分,分别优于对照组清洗质量(80.67±1.57)分,包装质量(81.16±1.73)分及灭菌质量(80.75±1.72)分(t=-80.6471,-65.9790,-71.3562;P<0.05);且观察组布局满意度(92.95±5.67)分,环境满意度(91.72±4.38)分,流程满意度(92.46±4.71)分,设施满意度(94.14±4.07)分,分别优于对照组布局满意度(76.86±3.85)分,环境满意度(77.55±3.62)分,流程满意度(76.95±4.00)分,设施满意度(77.06±3.59)分(t=-18.1851,-19.3161,-19.4422,-24.3780;P<0.05).结论 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展开清洗包装管理工作时,以消毒供应中心参与为主要形式进行可改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及灭菌质量,并促使布局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流程满意度及设施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贾桂香;靳寸朵;王苗;麻雷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成分制备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把控

    目的 探究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方法 .方法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在培训员工的基础上,对血液成分制备相关重要环节进行质量过程监控并持续改进.结果 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得以增强,血液成分制备的各项标准得以规范,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得以加强.结论 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对血液成分制备的相关要求,对血液成分制备进行细节管理,严格把控血液质量关,确保成分血质量以及临床用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夏晓;姚秋艳;李渝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柔性化管理法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开展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柔性化管理法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开展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的患儿96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护理管理中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管理中采取柔性化管理法,对比两组管理效果、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情绪调节、病区管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柔性化管理法,有利于护理质量提高,构建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效果显著.

    作者:朱会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2009—2017年东山口岸出境远洋捕捞船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从东山口岸出境的远洋捕捞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疫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7年,从东山口岸出境的988名男性国内人员,检测梅毒螺旋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和肺结核,对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10例,检出率1.01%;疑似急性乙肝9例,检出率0.91%;HBsAg阳性192例,检出率19.43%;HCV-Ab阳性3例,检出率0.30%;HIV-Ab和肺结核均未检出.福建HBsAg阳性168例,检出率高达23.66%,且各年龄组检出率均比外省高,是乙肝高发区之一.结论 加强对出境远洋捕捞人员传染病监测,及时发现,指导治疗.人群对乙肝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应做好防治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因日常生活接触而造成疾病的传播.

    作者:郑育莉;陈春成;李周群;刘启霖;郑金凤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该区18家卫生院2016年5—11月(干预前)每个月各100张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共10800张,2016年12月—2017年5月(干预后)每月各100张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共10800张,进行中成药处方点评专项点评,对行政干预实施前后的处方不合理使用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实施行政干预,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的不合理率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层医院集中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并与行政干预手段相结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对促进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颖;李海燕;范秀荣;张珊珊;吕志辉;李振全;荣晨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血液成分制备中一次成浆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成分制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提高一次成浆率.方法 选取2017年8月和12月扬州市中心血站街头采集的全血300 mL规格2640袋和400 mL规格480袋为样本,分别从血液规格、不同空气排除方式、不同放置时间、不同采血季节制备后的一次成浆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冬季采集的300 mL规格全血,滤白时留下约8 mL的空气,<12 h内完成制备工作能达到较高的一次成浆率.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一次成浆的影响因素有血袋规格、血袋滤白后是否留下空气、血液采集后放置时间、季节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方法与责任心等诸多因素有关.

    作者:高芳;周健;徐胜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提高三年制高职高专院校诊断学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需要学生在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在诊断学的教学中,理论是基础,是终进行实践行医的基本内容.所以,在理论教学中不能脱离实践的应用.三年制高职高专院校受学习课时的限制,理论内容学习的时间较短,以至于无法有效完成实践学习和工作.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理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这里所以探讨的.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2016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二级精神药物在医院门诊的应用,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有限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方法,于2016年1—12月期间统计分析了4146份II类精神药物的处方.结果 医院门诊常用二类精神药品共计10种,其中常用为7种药品,高频度为阿普唑仑片,占比37.26%,其次为氯硝西泮片占比27.11%,艾司唑仑片占比15.56%,奥沙西泮片9.02%,地西泮片4.44%,酒石酸唑吡坦片3.91%,佐匹克隆胶囊2.70%,二类精神药品使用中,前三位为阿普唑仑片、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其中奥沙西泮片DUI=1,其他药物频率均<1.结论 医院门诊二类药品精神药品应用合理.

    作者:陆蕴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联合教学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使用联合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该院实习的护生64名为选择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名;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实行联合教学模式.分析对比两组带教实习护生的接受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学习氛围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以及实践操作成绩、理论成绩的得分情况.结果 对照组护生的接受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学习氛围和带教满意度评分,明显都弱于观察组;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实践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的实践操作得分[(93.8±0.9)分vs(81.9±0.7)分],理论知识得分[观察组(92.4±1.6)分vs对照组(83.5±2.8)分].观察组的得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行联合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实习生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也提高了实习护生独立思考,善于沟通等的综合能力,同时为带教工作质量的提高,制定出更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方便今后带教的工作实行和推广.

    作者:杨玉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