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6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陆蕴华

关键词:门诊, 二类精神药品, 药物利用指数, 限定日剂量
摘要:目的 探讨二级精神药物在医院门诊的应用,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有限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方法,于2016年1—12月期间统计分析了4146份II类精神药物的处方.结果 医院门诊常用二类精神药品共计10种,其中常用为7种药品,高频度为阿普唑仑片,占比37.26%,其次为氯硝西泮片占比27.11%,艾司唑仑片占比15.56%,奥沙西泮片9.02%,地西泮片4.44%,酒石酸唑吡坦片3.91%,佐匹克隆胶囊2.70%,二类精神药品使用中,前三位为阿普唑仑片、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其中奥沙西泮片DUI=1,其他药物频率均<1.结论 医院门诊二类药品精神药品应用合理.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护理教学中病例导入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护理教学中病例导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的112名学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有学生56名,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察组学生接受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护理实操成绩均要显著比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内科护理教学中病例导入的应用具有显著价值,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护理实操成绩,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贺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开展于儿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对该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儿科的39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自2017年1月开展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并与2016年1—12月未实施层级责任护理模式的护理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管理后岗位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语言交流能力、急救技能、病历书写评分)、护理质量(病区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专项护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儿科护理人员效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赵歌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优势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优势.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管理前后ESS评分、BMI指数等变化、风险控制率、健康知识知识掌握度、生存质量评分等.结果 两组管理前ESS评分、BMI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后观察组ESS评分、BMI指数等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风险控制率、健康知识掌握度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优势显著,即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风险因素,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生存质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惠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DRGs指标在专科医疗服务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对专科医疗服务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总结DRGs指标在服务评价中的价值性,旨在通过评价方案的创设,展现专科医疗服务评价的整体价值,为现代医疗行业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支持,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终需求.

    作者:张琪亮;章浩然;汤增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给三甲专科医院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目的 促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在三甲专科医院顺利进行.方法 通过对该院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早期就诊工作汇总,对75例未结算成功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其原因:①医保信息系统不兼容;②医保卡未在当地备案;③备案有效时间过期;④当地备案信息错误;⑤跨省医保政策不同.结论 要加强各部门异地医保直接结算工作的宣传,增加信息系统支持,统一备案信息及备案的时效性,推动跨省异地医保政策中收费目录的统一.

    作者:李言平;林华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浅谈皮肤病以微信为载体的经营管理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皮肤病产品生产工艺的发展,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广泛,护肤已成为平常百姓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对广泛大众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无论选择皮肤病产品,还是在认识护肤方面,都存在严重误区,但是,伴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并且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微信平台优质的客户资源和广阔的营销空间,该文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微信平台载体来实现皮肤病产品的营销.

    作者:赵文雁;曹亮;张小可;李龑;李玉贤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品管圈活动安全管理措施对精神科患者意外风险因素的预防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安全管理措施对精神科患者意外风险因素的预防.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安全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品管圈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意外风险因素发生情况、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各项评价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总意外风险因素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意外事件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凝聚力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医护人员自信心和对品管圈的认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并预防意外风险因素,对医护人员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也具有一定价值,有利于护理团队的建设和护理质量的改进.

    作者:叶南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医院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只有强化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才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得到更好的发展,切实发挥出医院的社会效益.该文首先从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概述入手,同时阐述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价值,后总结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卡托普利-地高辛双层片的制备

    目的 制备卡托普利-地高辛双层片.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及空白颗粒法分别制备卡托普利缓释层和地高辛速释层;以溶出和释放性能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筛选缓速释层优处方.结果 速释层地高辛60 min内溶出约90%,缓释层在24 h内卡托普利基本释放完全,可达90%.结论 该研究制备的卡托普利-地高辛双层片工艺简单,释放符合要求.

    作者:马晓星;孔欣;张华;韩翠艳;潘虹;隋小宇;刘畅;袁橙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苯系物

    目的 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方法 应用混标332807对工作曲线进行配置,取混标332807各10μL、100μL、200μL、300μL、500μL以及1000μL,将各工作曲线进行测定.结果 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超过0.999,可满足对曲线相关性方面的测定要求;测定方法准确度显示测定值均于混标不确定度的范围以内,测定方法可满足准确度的质控要求;在以某一公共活动室采集的气体样品通过进行反复测定显示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0%,测定的精密度高,结果相对可信.结论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工作曲线满足测定需求,测定精密度与准确度高,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在实际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帆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分析与运用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通过以关键绩效指标法及综合目标管理法,与该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综合目标管理医院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将考核得分分别以各自权重系数纳入医院年度考核总分值中.对比分析绩效管理前后医院的绩效管理实际效果、医护工作者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医院实施绩效管理后的医护安全、医护服务、职业素养、医护质量、科研教学相较实施前明显较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的医护工作者对考核方法可行性、考核项目客观性、考核指标具体性、工作目标指导性、评分方法科学性、绩效激励效果共计6个指标,满意度相较实施前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目标管理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有效调动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董晓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规范化诊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规范化诊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56名本科医学生为教学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名.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医学生进行出科前理论和操作考核并对考核结果 进行比较;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基础理论、病历分析能力、临床操作得分为(86.22±3.47)分、(88.42±3.09)分、(89.53±3.2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19±3.61)分、(81.37±3.34)分、(81.04±3.77)分],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性、工作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规范化诊治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性、工作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值得在消化内科推广应用.

    作者:耿莹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该区18家卫生院2016年5—11月(干预前)每个月各100张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共10800张,2016年12月—2017年5月(干预后)每月各100张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共10800张,进行中成药处方点评专项点评,对行政干预实施前后的处方不合理使用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实施行政干预,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的不合理率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层医院集中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并与行政干预手段相结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对促进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颖;李海燕;范秀荣;张珊珊;吕志辉;李振全;荣晨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社区护理管理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7年6月选取慢性病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研究组令其加入社区护理管理计划,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指数、抑郁分数以及慢性病知识了解度等.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3.7±1.2),Barthel指数(61.9±6.3),抑郁分数(23.3±1.8);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数(6.4±1.3),Barthel指数(78.4±5.9),抑郁分数(10.8±1.2).结论 社区护理管理在慢性病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显著优化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2009—2017年东山口岸出境远洋捕捞船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从东山口岸出境的远洋捕捞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疫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7年,从东山口岸出境的988名男性国内人员,检测梅毒螺旋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和肺结核,对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10例,检出率1.01%;疑似急性乙肝9例,检出率0.91%;HBsAg阳性192例,检出率19.43%;HCV-Ab阳性3例,检出率0.30%;HIV-Ab和肺结核均未检出.福建HBsAg阳性168例,检出率高达23.66%,且各年龄组检出率均比外省高,是乙肝高发区之一.结论 加强对出境远洋捕捞人员传染病监测,及时发现,指导治疗.人群对乙肝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应做好防治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因日常生活接触而造成疾病的传播.

    作者:郑育莉;陈春成;李周群;刘启霖;郑金凤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分析和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该院进行护理工作的基础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涉及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针对对照组人员所实行的是常规的管理模式,而针对观察组护理人员采取的是分层级的管理模式,针对实际效果进行的分析和比较.结果 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变化情况要比对照组护理人员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护理人员所护理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只有73%,以上内容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基础护理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分层级模式管理,所呈现出的效果十分显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极大的提高,从根本上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纠纷,使医院的信誉和口碑有极大的增加.

    作者:商琼琼;曲桂武;徐瑞彩;张建民;韩明勇;李文凤;许红梅;逄泽辉;王庆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全科医生职业认同结构的理论建构

    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医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点,而实践中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面临挑战.该文在借鉴职业认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全科医生的工作实践出发,探讨全科医生职业认同的理论结构,以期为提高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水平、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继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医院精神科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与管理

    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2000张精神科门诊处方,与新修订版的药品说明书来进行对比,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2000张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85张,比例为4.25%,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等.分析显示精神科临床超说明书用药较为常见,医生会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素质,从实际临床用药角度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超说明书用药,用一定的合理性,但须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岳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苏州市福利机构孤残儿童青少年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福利机构孤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为福利机构提供科学喂养依据.方法 对2018年1—10月苏州福利机构0~18周岁377名孤残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资料录入并分析.结果 参检者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发育迟缓占比53.28%,低体重占比45.87%.贫血检出率7.96%,25(OH)2-VD3缺乏检出率82.49%,骨密度偏低检出率68.44%.微量元素检测中钙的异常检出率高,达48.54%,其次为锌29.71%,镁13.53%和铁12.73%.结论 参检者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相对落后,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要依托现有的资源,科学个性化喂养,为孤残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黄岚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PDCA模式干预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PDCA模式干预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100例在该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PDCA模式干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质量管理评分为(71.82±2.91)分、观察组质量管理评分为(95.31±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27,P<0.05);观察组差错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模式干预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将药事管理的质量显著提高,减少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改善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宿怀予 刊期: 2018年第3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