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臀部刀刺伤致大出血23例的救治与临床分析

何军;王建民;马壮

关键词:臀部刀刺伤, 大出血, 救治
摘要:目的 探讨臀部刀刺伤合并血管损伤致大出血救治的程序、止血的路径和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3例臀部刀刺伤所致臀部大出血的治疗经过.结果 7例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其中4例止血成功,2例出血减缓,经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结扎损伤静脉止血成功,1例双侧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积极抗休克治疗好转后又加重,剖腹探查发现骶前静脉损伤,缝扎止血成功;7例直接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术式,其中5例寻找损伤的血管止血成功,2例发现损伤血管回缩到盆腔内,由同侧腹膜外探查盆腔结扎血管,止血成功;2例直接行腹膜外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7例直接剖腹探查术,其中4例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1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仍出血不止,扩大局部创口结扎出血血管止血成功.结论 臀部的深部创伤,伴有大出血者,都应考虑到臀部大血管损伤可能,同时要警惕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其处理要及时,方法要得当,以降低死亡率.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子宫脱垂5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子宫脱垂患者,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的方法予以治疗.结果 在56例患者中,33例痊愈,21例好转,2例无效,痊愈率58 92%,总有效率为96 43%.结论 针灸治疗子宫脱垂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素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严重烧伤患者的排痰护理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后患者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通过不同的排痰的护理、预防严重烧伤、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体位引流排痰法是操作者五指并拢、掌心空虚,由下至上顺序叩击10~15 min/次,2~3 次/d,叩击时背部垫1~2层无菌棉垫,有利于保护创面,同时鼓励患者有意识的咳嗽、咳痰.结果 对20例患者施行以上几种排痰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对预防肺部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 湿化引流排痰法,雾化法引流排痰法,吸痰引流排痰法都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肺部感染.

    作者:杨琼;段志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外伤性低眼压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与探讨眼外伤后低眼压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与策略.方法 对36例外伤后低眼压患者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治疗办法,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 36例(36眼)中,除3例眼压入院时测不到,其余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 低眼压的程度以及时间的长短与外伤性低眼压产生的后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眼外伤时应密切观察,提高警惕.

    作者:翁立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通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因病毒侵犯部位、范围不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心律失常或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在诊断中应注意对临床资料的评估,及时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田春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化疗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62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化疗配合中药对胃癌晚期患者的肿瘤局部改变、症状改善、生存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方法予以治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采用自制中药予以配合治疗.结果 在肿瘤的局部变化上,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胃癌比单纯化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上具有更高的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徐福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研究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颈韧带钙化、关节囊退变肥厚、病变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是颈椎病常见的类型,占颈椎病的50%~60%.其临床症状多以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为主.

    作者:杨耀洲;王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呼吸训练与治疗

    目的 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与治疗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气功能.方法 对13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重建生理性的呼吸模式、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心功能和恢复活动能力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138例患者中97%治愈或好转出院,仅有3%的患者因高龄或并发其他疾病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系统的呼吸训练与治疗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并能延长生命.

    作者:李斌;王立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烤瓷联冠固定松动牙体会

    目的 探讨烤瓷联冠固定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室1999~2005年收治的42例松动牙患者采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联冠固定,追踪随访3年,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咀嚼有力固位良好,对修复效果非常满意;1例在2年后由于联冠松动,上前牙咀嚼疼痛不适拔除联冠及松动牙;1例由于1颗基牙急性牙周炎,需要消炎,炎症消除后去除联冠,拔除患牙,几个月后重新联冠修复.结论 烤瓷联冠固定松动牙疗效满意,联冠美观、舒适,咀嚼有力固位良好.

    作者:邓国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中等专业学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中等专业学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应对策略,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重视并改进实验课教学,对高素质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德海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探讨丙肝病毒在胆石症患者胆囊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感染丙肝病毒在胆石症患者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32例慢性丙肝伴胆石症患者的石蜡包埋胆囊标本进行HCV-RNA检测.结果 32例慢性丙肝伴胆石症患者的胆囊标本HCV-RNA阳性检出率为40 63%,20例非胆石症患者的胆囊标本HCV-DNA阳性检出率为15%.结论 提示丙肝病毒可在胆石症患者胆囊组织中表达,用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的HCV-RNA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德俊;袁小芳;朱兰英;刘岚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耳折征——动脉硬化的预警征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面临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卒中为常见,导致这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

    作者:杨万根;张宏斌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糖耐量减低的危害与中西医防治

    糖耐量受损(IGT),指的是口服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长期随访表明,IGT患者1/3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1/3维持在IGT状态,另外1/3则可转变为正常糖耐量[1].

    作者:张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痔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208例Ⅱ~Ⅲ度内痔或混合痔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手术疗效、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完全消除者192例(92 3%),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术后主要不适有急便感或坠胀感72例(34 6%),术后痔块回缩不全10例(4 8%),无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8%.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术后痛苦轻微,几乎无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谢炳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T引导下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用CT引导下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该病8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姚姿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0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降低误诊率,改善预后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治愈好转75例(73 5%),死亡27例(26 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对老年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止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作者:齐焕然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9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95 9%,中转开腹9例,占4 1%,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适当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晓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210例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了解不孕妇女阴道感染的主要类型和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种类.方法 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革兰染色查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使用相应的诊断试剂盒.结果 阴道分泌物阳性检出率为78 1%;支原体87例,占53 0%;衣原体82例,占50 0%;细菌性阴道病15例,占9 1%;念珠菌13例,占7 9%;阴道毛滴虫3例,占1 8%;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1例,占0 6%.结论 在不孕妇女阴道炎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常见,其次是衣原体.

    作者:刘超梅;杨红;肖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吡拉西坦的临床应用与药物鉴别

    脑复康吡拉西坦曾经又称为脑复康,是1963年首先由比利时UCB研究所研究合成的[1],是γ-氨酪酸的衍生物.此药在20世纪80年代上市.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吡拉西坦能够起到激活、修复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2],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脑病后遗症及促智药,是唯一的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被称为益智药的药物,能够对诸多原因所产生的记忆减退、儿童智能发育迟缓、轻、中度脑功能障碍和老年性痴呆等起到明显地改善记忆的作用.

    作者:曾小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07例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716例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结果 发现107例畸形胎儿(发生率3 94%),均选择引产.结论 超声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不仅能确定胎儿有无畸形,而且能对胎儿的畸形进行明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丽静;王立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3例支气管动脉畸形咯血分析

    咯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目前医疗技术对其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已相当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有部分患者的咯血原因不十分清楚,尤其是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提示某部分肺野模糊影征象的老年咯血患者,往往更多从肿瘤方面考虑,笔者所在科经肺动脉造影,确诊3例支气管动脉畸形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江为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