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支气管动脉畸形咯血分析

江为民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畸形, 咯血
摘要:咯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目前医疗技术对其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已相当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有部分患者的咯血原因不十分清楚,尤其是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提示某部分肺野模糊影征象的老年咯血患者,往往更多从肿瘤方面考虑,笔者所在科经肺动脉造影,确诊3例支气管动脉畸形患者,现总结如下.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68例胃窦癌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胃窦癌根治术十二指肠断端癌细胞残存和淋巴结清扫以及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988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8例胃窦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后患者复发的情况,与十二指肠断端有无癌细胞残存密切相关,并发现于幽门环下切断十二指肠<3 cm者有癌细胞残存达28%,切除十二指肠≥3 cm者,无论肿瘤分化程度如何、恶性程度高低,切断端均无癌细胞残存.随访到的49例患者中,接受化疗的37例,在2年3个月至6年3个月内死亡8例(21 9%),未接受化疗的12例,6个月至3年5个月内死亡(44%).结论 胃窦癌行根治性手术时,切除十二指肠3 cm已足够,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尽可能大于3 cm.淋巴结清扫的站数,应大于淋巴结转移的站数.手术后辅以化学免疫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翔宇;余荣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胆囊切除术中对可疑胆总管经胆囊管造影1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对可疑胆总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间115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对可疑胆总管常规经胆囊管造影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B超显示18例无胆总管探查指征,97例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均经胆囊管造影,28例探查证实胆总管下段结石.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对可疑胆总管经胆囊管造影可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能有效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

    作者:毛金武;黄其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中等专业学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中等专业学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应对策略,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重视并改进实验课教学,对高素质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德海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臀部刀刺伤致大出血23例的救治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臀部刀刺伤合并血管损伤致大出血救治的程序、止血的路径和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3例臀部刀刺伤所致臀部大出血的治疗经过.结果 7例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其中4例止血成功,2例出血减缓,经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结扎损伤静脉止血成功,1例双侧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积极抗休克治疗好转后又加重,剖腹探查发现骶前静脉损伤,缝扎止血成功;7例直接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术式,其中5例寻找损伤的血管止血成功,2例发现损伤血管回缩到盆腔内,由同侧腹膜外探查盆腔结扎血管,止血成功;2例直接行腹膜外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7例直接剖腹探查术,其中4例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1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仍出血不止,扩大局部创口结扎出血血管止血成功.结论 臀部的深部创伤,伴有大出血者,都应考虑到臀部大血管损伤可能,同时要警惕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其处理要及时,方法要得当,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军;王建民;马壮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36例脑梗死临床治疗心得

    目的 观察证明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立普妥.方法 将13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给予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B组给予立普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用于脑梗死各期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变化.结果 奥扎格雷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能有效地降低血黏度及血脂,对脑梗死的治疗有满意的效果,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其疗效优于立普妥.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有效率为100%,提早用药治疗对脑梗死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曾群;王立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分析,其中GCS评分:6~8分52例,3~5分40例.结果 本组患者存活74例(80 4%),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9例(31 5%),Ⅱ级25例(27 2%),Ⅲ级18例(19 6%),Ⅳ级2例(2 2%),死亡18例(19 6%).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具有明显优越性,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新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专科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作为专科医院的图书馆,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质量的提高,馆藏资源的特色服务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要进行科学管理、制度上管理、时间上管理及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方面提供文献参考.在馆藏资源服务方面,首先图书馆员应成为网络检索、查询和维护系统安全有序的专家,其次应加强与各主要单位的联系、协调,利用网络互联互通,有效利用网上馆藏资源,为所有用户提供医学情报信息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作者:郭福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脑梗死后抑郁发作原因及治疗策略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脑梗死住院患者186例并发抑郁发作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总发生率为26 0%,影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较多.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及病变部位等因素相关.

    作者:董晶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耳折征——动脉硬化的预警征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面临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卒中为常见,导致这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

    作者:杨万根;张宏斌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吡拉西坦的临床应用与药物鉴别

    脑复康吡拉西坦曾经又称为脑复康,是1963年首先由比利时UCB研究所研究合成的[1],是γ-氨酪酸的衍生物.此药在20世纪80年代上市.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吡拉西坦能够起到激活、修复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2],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脑病后遗症及促智药,是唯一的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被称为益智药的药物,能够对诸多原因所产生的记忆减退、儿童智能发育迟缓、轻、中度脑功能障碍和老年性痴呆等起到明显地改善记忆的作用.

    作者:曾小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浅淡如何提高民族地区聘用护士的心理素质

    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缓慢,大多数护士的学历都是中专文化程度,文化基础较差,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聘用护士的心理素质,必须要把好护士入学关,要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注重护理实践锻炼,注意自我调节和控制.

    作者:马福翠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DM组),83名糖耐量正常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NS组),测量并比较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NS组相比,DM组患者的甘油三酯等生化检测值显著增高(P<0 05);体重指数等均值显著增高(P<0 01).DM组患者合并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 01);血糖、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呈明显的正相关(P<0 05),高密度脂蛋白与之呈明显的负相关(P<0 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作者:邸蕴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与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方法 中晚期肺癌患者40例,均经病理证实,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治疗组)与全身静脉化疗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5%和40%,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5%、85%、45%和80%、45%、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且在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全身静脉化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肺内原发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患者的毒副反应.

    作者:许顺驰;周东培;钟建华;王庆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呼吸训练与治疗

    目的 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与治疗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气功能.方法 对13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重建生理性的呼吸模式、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心功能和恢复活动能力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138例患者中97%治愈或好转出院,仅有3%的患者因高龄或并发其他疾病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系统的呼吸训练与治疗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并能延长生命.

    作者:李斌;王立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T引导下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用CT引导下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该病8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姚姿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热毒宁组)和对照组(病毒唑组),疗程3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是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温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的特殊性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分析笔者所在科对90例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经验.结果 90例老年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可以减少骨科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建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盐酸林可霉素致伪膜性肠炎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2岁.咳嗽、咳黄痰近1周,胸透见肺支气管炎表现,血常规见白细胞10 9×109/L,中性粒细胞83 4%,余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故选用盐酸林可霉素1 8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

    作者:翟羽佳;沈武龙;薛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循证护理

    探讨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循证护理和有关文献,确定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尿潴留的护理,制定相应护理措施,达到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目的.

    作者:席居勇;席居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