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学增
国庆60周年前夕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作者:李江成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36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 36例患者发生先兆子痫12例,产后子痫1例.无肾衰和脑血管意外发生,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田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但W-P-W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在临床上却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外伤性脾破裂其开放性者多由刀戳或弹片伤等所致,往往伴有其他的内脏损伤,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本文目的 为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以笔者所在医院2001~2009年收治外伤性脾破裂中的65例,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道.结果 本组6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的并发症较多,同时,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众多,但首要的是抢救生命.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尽量保留器官的功能.
作者:梅德仁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甲硝唑外用与口服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口腔科接受治疗的8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外用组和口服组,外用组用甲硝唑外用治疗,对照组用甲硝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外用组总有效率为87.5%,口服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外用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内服,且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型肝炎抗体动态监测,了解不同地区甲肝的流行状况及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用ELISA方法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肝肝炎抗体(抗-HAV)测定.结果 共采集样本680份,测得抗-HAV阳性者369份,阳性率为54.26%;郊区与市区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7.93,P<0.05),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50,P>0.05).结论 大连市2~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甲肝疫苗的免疫覆盖率.
作者:乌丰莲;方颖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病理诊断作为后诊断,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所以对病理医师的要求也就非常严格.当医生就会有失误,当一名好的医生就要尽可能减少失误.当一名病理医生要减少失误就必须要了解病理误诊的常见原因.
作者:柯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可以阻断癌细胞分裂,对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有较好疗效.但紫杉醇特异性差,即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其不良反应(ADR) 较多.除了常见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外,还有重要器官、系统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和肝、肾毒性等[1].本文对其在临床表现的重要不良反应及相关救治方法予以简述.
作者:陈万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简称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符合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组1996年杭州会议上制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点神经节苷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止抽、意识恢复、青紫缓解、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杨淑文;潘笑逸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罹患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而在住院后(通常限定为入院48 h内或在潜伏期内)发病者.CAP依然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1].CAP的抗菌药物治疗,在病原菌明确以前,一般都以经验性治疗为主,但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王细川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颈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肌注甲氨蝶呤20 mg每天1次,连用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8例患者用甲氨蝶呤50 mg宫颈局部注射1次.结果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10例均成功.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是可行的.
作者:霍学青;张玲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2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140例作为病例组(DN组),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非DN组).结果 DN组和非DN组比较,相关病史、糖尿病病程、血压、血糖、血脂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关.
作者:谢克亮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直径≤4 cm的类圆形病灶,并且没有肺不张、卫星灶及淋巴结肿大[1].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SPN的误诊率大为降低.笔者就SP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更瑞;方华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西酞普兰对海洛因依赖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并伴焦虑抑郁者,在脱毒同时分别应用西酞普兰和多塞平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HAMA及HAMD两种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西酞普兰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AMA及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从治疗第1周末起,各时点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HAMA评分在第1、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4周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点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酞普兰在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者抑郁症状的同时,其改善焦虑症状的疗效与抗焦虑药物多塞平相当,疗效显著,依从性好.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喂养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关系.方法 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而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新生儿100例,产生新生儿黄疸喂养的母乳为黄疸组,正常新生儿喂养的母乳为对照组,检测母乳中HCMV-DNA.结果 黄疸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45.0%,对照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13.0%(P<0.05),两组母乳HCMV-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感染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有关系.
作者:赵巍松;刘伶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探讨其他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输血及手术患者1420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其年龄、性别、人群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1.18%(17/1420),2~20岁年龄组检出率为0.48%,20~29岁2.63%,30~39岁0.31%,40~59岁0.32%,60岁以上1.79%;以20~2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为高(P<0.05).男性阳性检出率1.11%与女性阳性检出率1.28%比较无差异(P>0.05).农民及工人阳性检出率1.64%高于其他人群的0.39%(P<0.05).结论 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与年龄、人群分别有关,应在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查梅毒抗体.
作者:臧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及死亡率.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结果 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尿潴留1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及膀胱功能锻炼2周后恢复自行排尿.尿失禁2例,经提肛训练1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合理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是降低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风险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金文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只有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医疗队伍,医院才能占领医疗市场,也才能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作者:尹照玲;陈希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恶性疟疾临床特征,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和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2008年8月~2009年8月腾冲县人民医院经过血涂片检查确诊恶性疟疾19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重症类型表现分别有意识障碍、重度贫血、循环衰竭、黄疸、水肿、心律失常及广泛出血等.192例重症恶性疟疾患者,痊愈185例(96.4%),留有后遗症2例(1.04%),死亡5例(3.6%).结论 尽早抗疟治疗,对抗药性及并发症的恰当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氯喹有耐药趋势,青蒿琥酯是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
作者:姜新春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颈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体会.方法 对65例颈椎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麻醉.结果 所有患者围手术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对颈椎手术实行精心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于保证手术安全,提供患者治疗效果意义重大,应该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作者:王学涛;周丽;李义春;吕蒙 刊期: 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