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陈万杰

关键词:紫杉醇, 不良反应, 防治方法
摘要: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可以阻断癌细胞分裂,对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有较好疗效.但紫杉醇特异性差,即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其不良反应(ADR) 较多.除了常见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外,还有重要器官、系统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和肝、肾毒性等[1].本文对其在临床表现的重要不良反应及相关救治方法予以简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30例误诊分析

    目的 提高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30例初诊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诊为急性脑血管病30例血糖<2.8 mmol,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经供糖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伴发意识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测定血糖,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作者:安俊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波;李培睿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病理诊断误诊的常见原因

    病理诊断作为后诊断,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所以对病理医师的要求也就非常严格.当医生就会有失误,当一名好的医生就要尽可能减少失误.当一名病理医生要减少失误就必须要了解病理误诊的常见原因.

    作者:柯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DWI在颅内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颅内囊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DWI信号特征,定量测量不同类型病变囊变区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上15例脑脓肿和8例表皮样囊肿均呈高信号;8例蛛网膜囊肿均为低信号;38例脑肿瘤患者中除3例胶质瘤呈高信号外,其余均为低信号.脑脓肿与脑肿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与听神经瘤、转移瘤与听神经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ADC值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及ADC值对鉴别脑脓肿和囊性或坏死性及肿瘤有重要价值,对鉴别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有明显优势,DWI表现为低信号的颅内囊性病变可除外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

    作者:张崇杰;张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颈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体会

    目的 总结颈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体会.方法 对65例颈椎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麻醉.结果 所有患者围手术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对颈椎手术实行精心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于保证手术安全,提供患者治疗效果意义重大,应该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作者:王学涛;周丽;李义春;吕蒙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不同溶栓方案对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溶栓方案治疗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2年6月~2008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5例,随机分为3组:尿激酶12 h溶栓组、尿激酶2 h溶栓组和rt-PA 50 mg溶栓组.结果 (1)3种溶栓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各组间均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2)rt-PA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呼吸困难的改善较尿激酶2 h组、尿激酶12 h组明显;(3)溶栓后4 h、8 h、12 h各时间点,尿激酶2 h组与尿激酶12 h组D-二聚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A组与尿激酶12 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三种溶栓方案的疗效(总有效率、病死率)和安全性(主要是出血率)相仿;(2)从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D-二聚体所显示的溶栓速率等方面来看,rt-PA组治疗肺栓塞略优于尿激酶 2 h、尿激酶 12 h组.

    作者:康丽君;费建文;唐燕;于鹏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于入院第1、3、5天给予东菱克栓酶10 BU、5 BU、5 B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共用3次,第6天以丹奥8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4 d,每日1次.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92%,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松;杨凤民;宫旭海;张继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理表现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主动脉瘤中的一种类型,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中层内血肿,血肿在血流压力作用下沿着主动脉壁不断延伸,并向外隆起形成夹层动脉瘤[1].

    作者:王晶晶;王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直径≤4 cm的类圆形病灶,并且没有肺不张、卫星灶及淋巴结肿大[1].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SPN的误诊率大为降低.笔者就SP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更瑞;方华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早期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后前后牙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对10例应用Twinblock治疗前后的10~13岁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据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的硬组织改变主要为SNB角的增大和ANB角的减小.提示下颌骨的生长,面角增加和颌突角减小,上牙轻度内收和下前牙少量唇倾,反映出软组织侧貌突度的减小.结论 对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早期应用Twinblock能够产生下颌骨的骨骼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作者:徐伟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谈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近年来连续暴发两起新生儿感染事件,造成多名患儿感染和死亡,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两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充分暴露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陷和问题,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深刻启示,警钟长鸣.迫使广大医院感染工作人员进行深刻的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维护医院声誉,保障医疗安全.本文试就加强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跃华;唐英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利巴韦林颗粒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颗粒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和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治疗Ⅱ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Ⅲ组给予清开灵口服液口服;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Ⅰ组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表现为退热、口腔愈合、手足皮疹消退的时间明显缩短,总病程也明显缩短(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巴韦林颗粒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飚;陈莲芳;李晖;何展旺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复查PSG.结果 24例OSAS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结论 加强护理是保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策略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罹患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而在住院后(通常限定为入院48 h内或在潜伏期内)发病者.CAP依然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1].CAP的抗菌药物治疗,在病原菌明确以前,一般都以经验性治疗为主,但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王细川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白介素-18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以体内多种自身抗体的生成及细胞内外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超过三分之一的SLE患者有肾脏损害,以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介素-18(IL-18)与狼疮肾炎关系密切,现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邹晨容;邱淑娟;刘雪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管理应采取的策略探讨

    本文针对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多年在医院器械科的实际工作经历,探索性地建立了符合现代医院经营规律、适应顾客需求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医疗设备管理策略,使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作者:李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主动有效循环康复疗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调查呼吸控制训练配合肢体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与药物治疗联合主动循环及四肢训练,每大干预二次每次10 min;对照组30例,未接受上述康复治疗.所有患者治疗20天,前后均进行六分钟步行测试、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增加.结论 主动循环技术配合上下肢的运动训练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冯运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Schatzker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 针对Schatzker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关节面复位困难及复位不佳的问题,探讨解剖复位的方法.方法 术中劈开外侧骨皮质,连同髂胫束向上翻转骨皮质,显露塌陷关节面,确定其复位范围及高度,水平凿断其下面松质骨,整体抬高,直视下解剖复位关节面,形成的骨缺损残腔,以髂骨块或条或异体骨填塞夯实,微创方法解剖钢板固定.结果 23例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中,疗效按Merchant等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塌陷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本方法治疗疗效肯定.

    作者:王廷凯;王勃;陈本钰;吕德峰;王希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远期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44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5例,通过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例45岁以上患者中现膝关节骨质增生,经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功能良好,无创伤关节炎.结论 选择正确的适应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郑学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及诊治8例分析

    目的 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 8例患者中有4例左心功能不全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者,接受三腔起搏器植入进行心肌同步化治疗,使心功能均从术前的Ⅳ级改善为Ⅲ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平均74 mm缩小为6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从术前的22.8%改善为35.5%.结论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故极易误诊、误治和漏诊,但其主要表现是心力衰竭、心律律失常和血栓栓塞三大临床特征,经用强心、利尿和植入起搏器等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伯全;刘晓艳;陈慧妍;刘伟霞;吴广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