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WI在颅内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崇杰;张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脓肿, 脑肿瘤, 表皮样囊肿, 蛛网膜囊肿
摘要: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颅内囊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DWI信号特征,定量测量不同类型病变囊变区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上15例脑脓肿和8例表皮样囊肿均呈高信号;8例蛛网膜囊肿均为低信号;38例脑肿瘤患者中除3例胶质瘤呈高信号外,其余均为低信号.脑脓肿与脑肿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与听神经瘤、转移瘤与听神经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ADC值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及ADC值对鉴别脑脓肿和囊性或坏死性及肿瘤有重要价值,对鉴别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有明显优势,DWI表现为低信号的颅内囊性病变可除外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盖氏骨折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盖氏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疗法治疗盖氏骨折35例.结果 35例患者都获得随访,治疗效果优者21例,良者8例,可者5例,差者1例,优良率为82.86%.结论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对腕关节功能影响小,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星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波;李培睿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可以阻断癌细胞分裂,对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有较好疗效.但紫杉醇特异性差,即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其不良反应(ADR) 较多.除了常见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外,还有重要器官、系统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和肝、肾毒性等[1].本文对其在临床表现的重要不良反应及相关救治方法予以简述.

    作者:陈万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黄疸性疾病的鉴别

    目的 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明确黄疸性疾病的组成.方法 从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及影像检查三方面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95例不同原因的门诊、内科、外科黄疸病例.结果 内科黄疸病例(包括病毒性肝炎)以腹胀、肝脾肿大、发热、肝胆酶普改变、尿胆红素阳性为特征.外科黄疸以腹痛、发热、肝胆胰酶普改变、尿胆红素阳性、胆囊肿大、胰胆管扩张为特征.结论 内科黄疸性疾病,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同时并存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少见.外科黄疸患者常因梗阻不能及时解除,诱发肝内胆汁淤积、感染中毒、继发肝损害,梗阻性黄疸合并存在肝细胞性黄疸.病程中存在着混合性黄疸.

    作者:杨景好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术后主要并发症

    胰腺癌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胰腺癌已成为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之一.多数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一般<20%,5年生存率<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迄今仍被认为是治疗胰头癌首选且有效的方式.随着技术不断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愈来愈多在地市级医院甚至个别县级医院开展.随着医疗条件和手术技能的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有所下降,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胰腺癌患者的整体预后仍不满意.

    作者:刘丽;张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婴儿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婴幼儿是指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1)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2)蛋白结合力的改变;(3)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65例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从留痰、取材、镜检等方面结合临床,探讨如何提高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抓住痰液病检的各个环节,结合临床,可显著提高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令人满意,对肺癌诊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颈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肌注甲氨蝶呤20 mg每天1次,连用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8例患者用甲氨蝶呤50 mg宫颈局部注射1次.结果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10例均成功.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是可行的.

    作者:霍学青;张玲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心脏病患者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和探讨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ELISA法分别测定cTnT和cTnI浓度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cTnI阴性的例数多于cTnT,而多出的2例阴性结果cTnT的值在0.1~0.2之间的2例,其他患者的结果相似.结论 在诊断值为0.10 ng/ml(cTnT和cTnI)基础上诊断分析的一致性是100%.当参考上限的值较低时,cTnT的敏感度不如cTnI,但是其特异性高于cTnI.

    作者:王卓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白介素-18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以体内多种自身抗体的生成及细胞内外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超过三分之一的SLE患者有肾脏损害,以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介素-18(IL-18)与狼疮肾炎关系密切,现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邹晨容;邱淑娟;刘雪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常见传染病社区预防与接种护理

    传染病如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等,因其传染性强和流行快,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计划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和注射抗毒素或球蛋白,使人体产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从而减少或消灭传染病[1].人体接种某种传染病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传染病病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就被这些抗体杀死.而抗毒素或球蛋白则是直接杀灭细菌或病毒的武器,但有效时间不如疫苗长.

    作者:俞守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122例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物品的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认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健康指导是手术顺利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孔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 通过随机沟通、书面教育、集中教育、问答教育等形式,把医疗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准、终生服降压药、出院后复诊、高血压危险信号的掌握程度有显著差异,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结论 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控制加强,对健康的自我认识提高,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桂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刷牙指导对替牙期儿童刷牙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替牙期儿童刷牙指导后的口腔清洁效果,探讨该年龄段儿童的口腔清洁能力和不足之处,为临床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提供指导.方法 将100名替牙期儿童随机分为刷牙指导组和未指导组,利用菌斑染色剂,对刷牙前后的菌斑指数进行计数,比较两组的刷牙效果.结果 接受刷牙指导的儿童菌斑清除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正确的刷牙指导有助于替牙期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作者:胡爱云;李少兰;刘学恒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黑龙江省某医院职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以确定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1000名医务人员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 医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按职业类型为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分别为27.6%、25.53%、17.21%,其三者之间有统计学的意义;临床科组与非临床科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3.3%和1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医务人员HBsAg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医护人员感染率很高,是医院防护的重点.

    作者:刘莉莎;王慧军;李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慢性骨髓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患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清创后Ⅰ期植骨、伤口持续灌注冲洗治疗,对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50例骨髓炎患者治愈率为96%,无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慢性骨髓炎患者顺利康复,术后护理患者进行功能肢体锻炼及伤口持续灌注冲洗为关键.

    作者:胡志男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421名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佝偻病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佝偻病的患病情况,分析营养不良和佝偻病的发病因素,指导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方法 对河南省焦作市700间社区421名3岁以下儿童进行钙、磷、碱性磷酸酶和体重等检查,并对检查儿童出生史、免疫史、喂养史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1名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佝偻病的患者数分别为13人和39人,患病率分别为3.18%和10.2%.结论 营养不良和佝偻病患病率高,临床上应注意3个月~2岁是预防保健重点.因此病对儿童危害性大,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此病的患病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李琳;李红运;任志温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灯盏花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成灯盏花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类药物常规治疗,灯盏花素组加用灯盏花素粉针50 mg加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 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6 min步行距离、进行NYHA分级,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灯盏花素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心电图缺血改善,LVEF明显增加,6 min步行距离增加,NYH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灯盏花素可改善心功能.

    作者:田学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卵巢破裂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破裂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卵巢破裂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7.5岁,17例发生在月经中期,23例发生在月经前4~7 d,28例(70%)有紧张性活动等发病诱因;所有患者均以下腹痛为主要就诊原因;8例(20%)出现失血性休克;6例术前误诊;保守治疗30例(75%),治疗成功率100%.结论 卵巢破裂多发生于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龄妇女,紧张性活动常为其主要发病诱因,常误诊为异位妊娠,多数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可完全治愈.

    作者:陈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小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选择小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即内科或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结果.结果 内科或手术方法对小脑出血患者病情不同的治疗均有意义.结论 小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要根据血肿的位置、大小、临床表现而定.

    作者:廖胜松;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