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病患者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的临床比较

王卓

关键词: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心脏疾病
摘要:目的 比较和探讨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ELISA法分别测定cTnT和cTnI浓度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cTnI阴性的例数多于cTnT,而多出的2例阴性结果cTnT的值在0.1~0.2之间的2例,其他患者的结果相似.结论 在诊断值为0.10 ng/ml(cTnT和cTnI)基础上诊断分析的一致性是100%.当参考上限的值较低时,cTnT的敏感度不如cTnI,但是其特异性高于cTnI.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骨髓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患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清创后Ⅰ期植骨、伤口持续灌注冲洗治疗,对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50例骨髓炎患者治愈率为96%,无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慢性骨髓炎患者顺利康复,术后护理患者进行功能肢体锻炼及伤口持续灌注冲洗为关键.

    作者:胡志男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心脏病患者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和探讨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ELISA法分别测定cTnT和cTnI浓度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cTnI阴性的例数多于cTnT,而多出的2例阴性结果cTnT的值在0.1~0.2之间的2例,其他患者的结果相似.结论 在诊断值为0.10 ng/ml(cTnT和cTnI)基础上诊断分析的一致性是100%.当参考上限的值较低时,cTnT的敏感度不如cTnI,但是其特异性高于cTnI.

    作者:王卓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灯盏花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成灯盏花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类药物常规治疗,灯盏花素组加用灯盏花素粉针50 mg加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 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6 min步行距离、进行NYHA分级,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灯盏花素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心电图缺血改善,LVEF明显增加,6 min步行距离增加,NYH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灯盏花素可改善心功能.

    作者:田学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不同溶栓方案对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溶栓方案治疗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2年6月~2008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5例,随机分为3组:尿激酶12 h溶栓组、尿激酶2 h溶栓组和rt-PA 50 mg溶栓组.结果 (1)3种溶栓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各组间均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2)rt-PA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呼吸困难的改善较尿激酶2 h组、尿激酶12 h组明显;(3)溶栓后4 h、8 h、12 h各时间点,尿激酶2 h组与尿激酶12 h组D-二聚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A组与尿激酶12 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三种溶栓方案的疗效(总有效率、病死率)和安全性(主要是出血率)相仿;(2)从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D-二聚体所显示的溶栓速率等方面来看,rt-PA组治疗肺栓塞略优于尿激酶 2 h、尿激酶 12 h组.

    作者:康丽君;费建文;唐燕;于鹏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远期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44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5例,通过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例45岁以上患者中现膝关节骨质增生,经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功能良好,无创伤关节炎.结论 选择正确的适应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郑学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产科新生儿外源性感染甲流的途径与对策

    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产科新生儿同样也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抵抗力低,用药局限性大,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甚至引起恶化,甚至死亡.近报道的甲流死亡病例中有八成以上为妊娠期妇女和年龄较小的儿童.所以,加强产科环境的预防甲流感染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徐承红;周丽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西酞普兰对海洛因依赖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西酞普兰对海洛因依赖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并伴焦虑抑郁者,在脱毒同时分别应用西酞普兰和多塞平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HAMA及HAMD两种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西酞普兰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AMA及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从治疗第1周末起,各时点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HAMA评分在第1、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4周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点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酞普兰在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者抑郁症状的同时,其改善焦虑症状的疗效与抗焦虑药物多塞平相当,疗效显著,依从性好.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65例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从留痰、取材、镜检等方面结合临床,探讨如何提高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抓住痰液病检的各个环节,结合临床,可显著提高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令人满意,对肺癌诊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不同自控镇痛模式下相同镇痛效应镇痛药血浆浓度的差异

    目的 研究术后镇痛药吗啡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用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吗啡PCIA用药剂量的佳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镇痛(PCA)的对比研究,探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镇痛(PCIA)与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的用药剂量差别、血药浓度差别、副作用的防治.结果 PCIA组与PCEA组均达满意镇痛,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未出现成瘾性.在VAS评分接近时,PCIA组吗啡血药浓度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 吗啡在持续静脉与硬膜外镇痛效应相同时血浆吗啡浓度差异明显,吗啡在短期行PCIA或PCEA均安全有效,药物成瘾发生的可能性小.

    作者:陈绿秀;黄文;林慧芳;付珊明;叶柳青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益气血渴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6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6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血渴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及肾功能、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2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医益气化瘀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口渴,从而打断口渴-饮水-水潴留的循环,减少血透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于入院第1、3、5天给予东菱克栓酶10 BU、5 BU、5 B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共用3次,第6天以丹奥8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4 d,每日1次.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92%,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松;杨凤民;宫旭海;张继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1420例输血前及手术前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探讨其他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输血及手术患者1420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其年龄、性别、人群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1.18%(17/1420),2~20岁年龄组检出率为0.48%,20~29岁2.63%,30~39岁0.31%,40~59岁0.32%,60岁以上1.79%;以20~2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为高(P<0.05).男性阳性检出率1.11%与女性阳性检出率1.28%比较无差异(P>0.05).农民及工人阳性检出率1.64%高于其他人群的0.39%(P<0.05).结论 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与年龄、人群分别有关,应在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查梅毒抗体.

    作者:臧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61例中重度妊高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36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 36例患者发生先兆子痫12例,产后子痫1例.无肾衰和脑血管意外发生,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田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波;李培睿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分析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的基础上,用依那普利5~10 mg,每日1~2次,螺内酯20~100 mg,每日2次,联合治疗8周后观察血压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均<0.01),36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心力衰竭改善显效19例(52.8%),有效15例(41.6%),无效2例(5.6%);临床治疗期间无严重高血钾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李云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轻度营养不良婴幼儿肺炎的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轻度营养不良儿患肺炎后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进行年龄、身高、体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及心肌酶的检验,根据诊断标准判断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病率.抽取6个月~3岁婴幼儿肺炎患儿,营养正常儿30例、轻度营养不良28例,排除中及重度营养不良、心肌炎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者.结果 轻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儿组的心肌酶异常(活性增高)率及心肌酶活性增高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轻度营养不良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概率及损害程度明显高于营养正常儿.

    作者:李容;邢平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复查PSG.结果 24例OSAS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结论 加强护理是保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刍议现代救护观下的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交往日益频繁,生活节奏显著加快,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突发危重急症和各种意外伤害也随之增加.面对现代社会的危重急症与灾害事故的挑战,传统的救护概念及由此概念派生出的急救服务运作方式,已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完成使命.

    作者:张群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卵巢破裂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破裂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卵巢破裂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7.5岁,17例发生在月经中期,23例发生在月经前4~7 d,28例(70%)有紧张性活动等发病诱因;所有患者均以下腹痛为主要就诊原因;8例(20%)出现失血性休克;6例术前误诊;保守治疗30例(75%),治疗成功率100%.结论 卵巢破裂多发生于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龄妇女,紧张性活动常为其主要发病诱因,常误诊为异位妊娠,多数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可完全治愈.

    作者:陈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