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传染病社区预防与接种护理

俞守艳

关键词:传染病, 社区预防, 接种护理
摘要:传染病如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等,因其传染性强和流行快,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计划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和注射抗毒素或球蛋白,使人体产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从而减少或消灭传染病[1].人体接种某种传染病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传染病病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就被这些抗体杀死.而抗毒素或球蛋白则是直接杀灭细菌或病毒的武器,但有效时间不如疫苗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交通损伤性肝破裂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交通损伤性肝破裂的急救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4年来对52例交通损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急救治疗资料.结果 5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急救手术治疗44例,非手术治疗8例,除2例术后不足24 h死亡外余均康复.结论 对于交通性肝破裂的病例,要尽快的明确诊断,建立静脉通道,根据伤情及整体情况决定实施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非手术治疗应慎重,手术治疗要坚决,但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原则上应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经济实惠.

    作者:劳旺兴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与慢性心力衰竭密切相关.本文从临床角度综述两者的生理病理关系、机制和临床意义.

    作者:黄琼;张新风;王玉璟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分析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的基础上,用依那普利5~10 mg,每日1~2次,螺内酯20~100 mg,每日2次,联合治疗8周后观察血压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均<0.01),36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心力衰竭改善显效19例(52.8%),有效15例(41.6%),无效2例(5.6%);临床治疗期间无严重高血钾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李云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655例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必要性,认为护理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创伤愈合,恢复患者视功能.

    作者:梁静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建设学习型医院势在必行

    国庆60周年前夕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作者:李江成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轻度营养不良婴幼儿肺炎的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轻度营养不良儿患肺炎后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进行年龄、身高、体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及心肌酶的检验,根据诊断标准判断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病率.抽取6个月~3岁婴幼儿肺炎患儿,营养正常儿30例、轻度营养不良28例,排除中及重度营养不良、心肌炎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者.结果 轻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儿组的心肌酶异常(活性增高)率及心肌酶活性增高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轻度营养不良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概率及损害程度明显高于营养正常儿.

    作者:李容;邢平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及死亡率.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结果 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尿潴留1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及膀胱功能锻炼2周后恢复自行排尿.尿失禁2例,经提肛训练1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合理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是降低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风险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金文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败的探讨

    目的 分析小儿静脉穿刺成败的因素,探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年龄在2岁以内的患儿,平均分成两组,选择不同部位的头皮静脉穿刺,使用SPSS 13.0进行χ2检验,分析其成败因素.结果 在其他同等条件下,静脉选择起主导作用,选择正中静脉穿刺者较其他静脉成功率为高.结论 小儿头皮穿刺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积极、愉快、自信、乐观的心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心理素质修养,就能大大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钟婉洪;冯远衍;王占弟;李苑伟;陈妙娟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54例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真菌感染的现状,预防和减少继发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54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真菌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占74.07%,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所有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前均使用过抗菌药物,多数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部分患者曾采用侵入性治疗.两性霉素B(AMB)和5-氟胞嘧啶(5-FC)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结论 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侵入性治疗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包聪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狗咬伤引起坏疽性丹毒合并真菌感染1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3周前因狗咬伤后左侧大腿内侧、小腿外侧出现数个钱币状红斑,有灼热感,迅速向周围蔓延,压之退色,随即出现水疱.两天后水疱融合成片,疼痛加剧并有发热,皮损逐渐变黑.在当地医院就诊,曾外敷鱼石子,口服氨苄西林胶囊(安必仙)无效.疼痛加剧,并出现瘙痒,转笔者所在科就诊.

    作者:汪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两种会阴切开术在产科临床运用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会阴切开术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分娩时具有会阴切开术指征而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的病例和对100例分娩时具有会阴切开术指征而采用会阴左侧后-斜切开术进行综合比较,比较两组缝合难易程度、产后住院时间、会阴水肿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会阴正中切开组平均缝合计数为3针,拆线时间为产后3 d,会阴水肿2例(2%),无伤口感染和伤口裂开发生.而会阴左侧后-斜切开组平均缝合计数为4.5针,且均需双层缝合,拆线时间为产后5 d,会阴水肿12例(12%),伤口感染和伤口裂开2例(2%).结论 会阴正中切开术可以缩短产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病床周转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成聪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气管内全麻拔管后喉痉挛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64岁,体重58 kg,在气管内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麻醉前血压150/80 mm Hg、脉搏100次/min;麻醉诱导:咪唑安定3 mg、芬太尼0.2 mg、万可松6 mg、异丙酚50 mg行气管内插管,异氟醚、万可松维持麻醉,手术平稳结束.阿托品0.5 mg+新斯的明1.0 mg拮抗.血压120/70 mm Hg,呼之能睁眼、合作,潮气量400 ml左右,常规拔管,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急促、伴有较粗糙的喉鸣音和吸气困难,血压140/80 mm Hg、脉搏110次/min,托起下颌面罩加压给氧,SpO2 100%,数分钟后急促呼吸及喉鸣音基本缓解,呼吸较浅表,次数减慢,数分钟后,又出现发作性的呼吸急促及喉鸣音,在托起下颌及面罩加压吸氧的同时,因诊断及原因不明确,先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氨茶碱250 mg,症状不见好转,因症状表现为喉痉挛,立即用喉镜检查咽及喉部,无异物,仅见声门呈关闭状态,给阿托品0.5 mg、5%葡萄糖酸钙10 ml,前述症状仍不见好转,继之静注杜冷丁10 mg两次、氟哌啶1 mg,患者仍诉呼吸困难,患者呈腹式呼吸伴有气管牵曳,经用新斯的明0.5 mg,数分钟后气管牵曳症状基本消失,将患者置于半坐位,打胸部压迫绷带,而后送患者回病室.回病室后未在出现喉痉挛症状.

    作者:王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法、电针、熏蒸综合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结果 通过对2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3~6个月疗效观察表明总有效率100%.结论 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快捷、经济、疗程短、适用基层展开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勤洋;栗思刚;张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于入院第1、3、5天给予东菱克栓酶10 BU、5 BU、5 B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共用3次,第6天以丹奥8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4 d,每日1次.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92%,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东菱克栓酶、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松;杨凤民;宫旭海;张继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运动指导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运动方法.方法 18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分成两组,一组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一组自行运动.观察6个月后比较分析.结果 个体化运动指导组运动过程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运动指导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确定意义.

    作者:吉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不同溶栓方案对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溶栓方案治疗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2年6月~2008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5例,随机分为3组:尿激酶12 h溶栓组、尿激酶2 h溶栓组和rt-PA 50 mg溶栓组.结果 (1)3种溶栓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各组间均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2)rt-PA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呼吸困难的改善较尿激酶2 h组、尿激酶12 h组明显;(3)溶栓后4 h、8 h、12 h各时间点,尿激酶2 h组与尿激酶12 h组D-二聚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A组与尿激酶12 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三种溶栓方案的疗效(总有效率、病死率)和安全性(主要是出血率)相仿;(2)从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D-二聚体所显示的溶栓速率等方面来看,rt-PA组治疗肺栓塞略优于尿激酶 2 h、尿激酶 12 h组.

    作者:康丽君;费建文;唐燕;于鹏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白介素-18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以体内多种自身抗体的生成及细胞内外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超过三分之一的SLE患者有肾脏损害,以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介素-18(IL-18)与狼疮肾炎关系密切,现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邹晨容;邱淑娟;刘雪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直径≤4 cm的类圆形病灶,并且没有肺不张、卫星灶及淋巴结肿大[1].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SPN的误诊率大为降低.笔者就SP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更瑞;方华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09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救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根据不同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给予不同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同时伍用氯磷定.结果 24例患者经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除2例出现口干外无其他不良反应,也无反跳现象发生.结论 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长效、强力、持续解毒、毒副作用小、无反跳、用药时间短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华;周顺良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