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勤洋;栗思刚;张丹
目的 探讨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65例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从留痰、取材、镜检等方面结合临床,探讨如何提高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抓住痰液病检的各个环节,结合临床,可显著提高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令人满意,对肺癌诊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国庆60周年前夕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作者:李江成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与吗丁啉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单独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将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服用雷贝拉唑,治疗组加用吗丁啉联合治疗,疗程为6周.结果 治疗组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并明显降低患者内镜下的症状积分.结论 雷贝拉唑与吗丁啉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易旭林 刊期: 2010年第15期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但W-P-W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在临床上却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血栓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 36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发病时间1~8 h,均经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冠脉内有血栓.24例患者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其中18例患者急诊冠脉内植入支架,6例患者因冠脉内血栓负荷量很大,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后,继续以静脉泵入替罗非班36~48 h.结果 1周后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内血栓消失,1例患者罪犯血管轻度狭窄,未行PCI术,其余5例行PCI术;4例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量大,予以冠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当时未行PCI术,继之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1周后择期PCI术;4例患者血栓负荷量中等,应用球囊通过血栓,同时应用肝素盐水静脉内注入,将血栓冲至冠脉远端,再行PCI术;4例患者血栓负荷量大,应用抽吸导管,未成功者改为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入,择期PCI术.结论 冠脉内血栓病变应依据血栓负荷量多少采取相应对策,替罗非班应用疗效较好,冠脉内溶栓治疗亦有一定疗效,球囊通过冠脉血栓肝素盐水冲洗只适用于血栓负荷量小的患者.
作者:周德越;迟贤国;蒋立民;陈爱明;李广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 将52例入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入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0.7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38%,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宝金;江开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卵巢破裂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卵巢破裂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7.5岁,17例发生在月经中期,23例发生在月经前4~7 d,28例(70%)有紧张性活动等发病诱因;所有患者均以下腹痛为主要就诊原因;8例(20%)出现失血性休克;6例术前误诊;保守治疗30例(75%),治疗成功率100%.结论 卵巢破裂多发生于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龄妇女,紧张性活动常为其主要发病诱因,常误诊为异位妊娠,多数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可完全治愈.
作者:陈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昏迷期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有效的护理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结论 有效优质的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鞠兰;杨冬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罹患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而在住院后(通常限定为入院48 h内或在潜伏期内)发病者.CAP依然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1].CAP的抗菌药物治疗,在病原菌明确以前,一般都以经验性治疗为主,但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王细川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探讨其他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输血及手术患者1420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其年龄、性别、人群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1.18%(17/1420),2~20岁年龄组检出率为0.48%,20~29岁2.63%,30~39岁0.31%,40~59岁0.32%,60岁以上1.79%;以20~2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为高(P<0.05).男性阳性检出率1.11%与女性阳性检出率1.28%比较无差异(P>0.05).农民及工人阳性检出率1.64%高于其他人群的0.39%(P<0.05).结论 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与年龄、人群分别有关,应在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查梅毒抗体.
作者:臧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护理礼仪教育着重从护士礼仪形象、专业形象和个性形象三个层面来塑造当代护士形象,探索和实践塑造当代护士形象的方法和具体的护理礼仪教学活动.
作者:凌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是否需要常规解剖喉返神经,常规解剖神经与减少神经损伤有无必然联系.方法 选取1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分别采用不显露喉返神经和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结果 两组手术方式对喉返神经的保护无明显差别.结论 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颈部解剖知识,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操作,以及直视下稳妥地处理神经周围组织.是否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应根据手术方式、术中情况进行选择,没有必要遵循一个固定模式.
作者:李杨;崔正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7例机械通气患者,经右锁骨下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PEEP设0、3、6、9、12和15 cm H2O 6个水平,记录不同PEEP水平时的CVP、MAP、HR.结果 PEEP与CVP呈显著正相关;PEEP增加前后的HR和MAP变化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CVP指导液体治疗的关键是观察CVP值的动态变化趋势.
作者:罗旭;桂水清;苏有利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2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140例作为病例组(DN组),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非DN组).结果 DN组和非DN组比较,相关病史、糖尿病病程、血压、血糖、血脂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关.
作者:谢克亮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以体内多种自身抗体的生成及细胞内外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超过三分之一的SLE患者有肾脏损害,以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介素-18(IL-18)与狼疮肾炎关系密切,现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邹晨容;邱淑娟;刘雪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6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血渴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及肾功能、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2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医益气化瘀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口渴,从而打断口渴-饮水-水潴留的循环,减少血透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向基层医院推荐一种小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方法 根据头颅CT片定位,划线,局部常规消毒,局麻,切开皮肤0.6 cm达颅骨,用颅锥颅骨钻孔一个,用硬膜扩张器对准脑干方向,扩开硬膜及小脑皮质建立预通道后,用脑室引流管按原方向穿刺至血肿中心,见有黑色血液流出,注入生理盐水2 ml+尿激酶3万U后闭管,固定引流管,2 h后开放引流管.小脑血肿大部排出后拔管.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治愈32例(88.8%),死亡3例(8.3%),放弃治疗1例.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手术材料便宜,手术简便,创伤小,密闭引流,固定好,不易感染,患者痛苦少,效果好,康复快,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有志;甘朝敏;祝正斌;张红强;寸守逵;蔡德强 刊期: 2010年第15期
通过对655例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必要性,认为护理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创伤愈合,恢复患者视功能.
作者:梁静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针对Schatzker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关节面复位困难及复位不佳的问题,探讨解剖复位的方法.方法 术中劈开外侧骨皮质,连同髂胫束向上翻转骨皮质,显露塌陷关节面,确定其复位范围及高度,水平凿断其下面松质骨,整体抬高,直视下解剖复位关节面,形成的骨缺损残腔,以髂骨块或条或异体骨填塞夯实,微创方法解剖钢板固定.结果 23例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中,疗效按Merchant等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塌陷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本方法治疗疗效肯定.
作者:王廷凯;王勃;陈本钰;吕德峰;王希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主动脉瘤中的一种类型,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中层内血肿,血肿在血流压力作用下沿着主动脉壁不断延伸,并向外隆起形成夹层动脉瘤[1].
作者:王晶晶;王珊 刊期: 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