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王珊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 将52例入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入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0.7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38%,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宝金;江开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向基层医院推荐一种小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方法 根据头颅CT片定位,划线,局部常规消毒,局麻,切开皮肤0.6 cm达颅骨,用颅锥颅骨钻孔一个,用硬膜扩张器对准脑干方向,扩开硬膜及小脑皮质建立预通道后,用脑室引流管按原方向穿刺至血肿中心,见有黑色血液流出,注入生理盐水2 ml+尿激酶3万U后闭管,固定引流管,2 h后开放引流管.小脑血肿大部排出后拔管.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治愈32例(88.8%),死亡3例(8.3%),放弃治疗1例.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手术材料便宜,手术简便,创伤小,密闭引流,固定好,不易感染,患者痛苦少,效果好,康复快,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有志;甘朝敏;祝正斌;张红强;寸守逵;蔡德强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与血糖控制不同程度的关系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进行的各种体检及血糖控制标准、术后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对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术前严格体检,全面评判全身情况,控制血糖,术后早期主动和被动活动,抗凝剂早期使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 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应在围手术期间注意全面体检、准确评判,控制血糖在一定范围,术后主动与被动活动,使用抗凝剂,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郎永利;李菊如;刘保剑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 8例患者中有4例左心功能不全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者,接受三腔起搏器植入进行心肌同步化治疗,使心功能均从术前的Ⅳ级改善为Ⅲ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平均74 mm缩小为6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从术前的22.8%改善为35.5%.结论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故极易误诊、误治和漏诊,但其主要表现是心力衰竭、心律律失常和血栓栓塞三大临床特征,经用强心、利尿和植入起搏器等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伯全;刘晓艳;陈慧妍;刘伟霞;吴广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颈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肌注甲氨蝶呤20 mg每天1次,连用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8例患者用甲氨蝶呤50 mg宫颈局部注射1次.结果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10例均成功.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是可行的.
作者:霍学青;张玲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与探讨脑震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共64例,其中显效5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其中1例于出院后3个月后突发昏迷,后经CT确诊为硬膜外血肿,手术后治愈;1例于半年后发现慢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均好转),总有效率96.88%.结论 严密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时严格对症治疗能够正确诊断治疗脑震荡,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总结了122例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物品的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认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健康指导是手术顺利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孔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64岁,体重58 kg,在气管内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麻醉前血压150/80 mm Hg、脉搏100次/min;麻醉诱导:咪唑安定3 mg、芬太尼0.2 mg、万可松6 mg、异丙酚50 mg行气管内插管,异氟醚、万可松维持麻醉,手术平稳结束.阿托品0.5 mg+新斯的明1.0 mg拮抗.血压120/70 mm Hg,呼之能睁眼、合作,潮气量400 ml左右,常规拔管,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急促、伴有较粗糙的喉鸣音和吸气困难,血压140/80 mm Hg、脉搏110次/min,托起下颌面罩加压给氧,SpO2 100%,数分钟后急促呼吸及喉鸣音基本缓解,呼吸较浅表,次数减慢,数分钟后,又出现发作性的呼吸急促及喉鸣音,在托起下颌及面罩加压吸氧的同时,因诊断及原因不明确,先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氨茶碱250 mg,症状不见好转,因症状表现为喉痉挛,立即用喉镜检查咽及喉部,无异物,仅见声门呈关闭状态,给阿托品0.5 mg、5%葡萄糖酸钙10 ml,前述症状仍不见好转,继之静注杜冷丁10 mg两次、氟哌啶1 mg,患者仍诉呼吸困难,患者呈腹式呼吸伴有气管牵曳,经用新斯的明0.5 mg,数分钟后气管牵曳症状基本消失,将患者置于半坐位,打胸部压迫绷带,而后送患者回病室.回病室后未在出现喉痉挛症状.
作者:王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选择小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即内科或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结果.结果 内科或手术方法对小脑出血患者病情不同的治疗均有意义.结论 小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要根据血肿的位置、大小、临床表现而定.
作者:廖胜松;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探讨其他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输血及手术患者1420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其年龄、性别、人群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1.18%(17/1420),2~20岁年龄组检出率为0.48%,20~29岁2.63%,30~39岁0.31%,40~59岁0.32%,60岁以上1.79%;以20~2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为高(P<0.05).男性阳性检出率1.11%与女性阳性检出率1.28%比较无差异(P>0.05).农民及工人阳性检出率1.64%高于其他人群的0.39%(P<0.05).结论 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与年龄、人群分别有关,应在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查梅毒抗体.
作者:臧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因突发性小便不能自解30 h,剧烈疼痛2 h,于2004年11月20日入院,既往排尿通畅.体检:T 37.7 ℃,BP 110/70 mm Hg,耻骨上膀胱区隆起,压痛,叩浊音.腹肌紧张,双肾输尿管未见异常,未见膀胱充盈,盆腔大量积液,前列腺部尿道结石,膀胱区平片示:后尿道处有直径2 cm的结石影.拟诊:后尿道结石,膀胱破裂.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探查,下腹部正中切口,术中见耻骨后大量积液,吸出液体约3500 ml,膀胱前壁近颈口处有一长8 cm不规则裂口,膀胱壁变薄,壁光滑,整个膀胱黏膜皱襞消失.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从实习生的角度分析年轻护士及实习生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通过多向高年资护士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逐步规范自己的护理操作流程、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黄俊敏;刘坤;汤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运动方法.方法 18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分成两组,一组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一组自行运动.观察6个月后比较分析.结果 个体化运动指导组运动过程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运动指导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确定意义.
作者:吉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产科新生儿同样也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抵抗力低,用药局限性大,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甚至引起恶化,甚至死亡.近报道的甲流死亡病例中有八成以上为妊娠期妇女和年龄较小的儿童.所以,加强产科环境的预防甲流感染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徐承红;周丽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法、电针、熏蒸综合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结果 通过对2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3~6个月疗效观察表明总有效率100%.结论 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快捷、经济、疗程短、适用基层展开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勤洋;栗思刚;张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近年来连续暴发两起新生儿感染事件,造成多名患儿感染和死亡,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两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充分暴露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陷和问题,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深刻启示,警钟长鸣.迫使广大医院感染工作人员进行深刻的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维护医院声誉,保障医疗安全.本文试就加强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跃华;唐英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婴幼儿是指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1)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2)蛋白结合力的改变;(3)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是否需要常规解剖喉返神经,常规解剖神经与减少神经损伤有无必然联系.方法 选取1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分别采用不显露喉返神经和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结果 两组手术方式对喉返神经的保护无明显差别.结论 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颈部解剖知识,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操作,以及直视下稳妥地处理神经周围组织.是否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应根据手术方式、术中情况进行选择,没有必要遵循一个固定模式.
作者:李杨;崔正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颅内囊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DWI信号特征,定量测量不同类型病变囊变区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上15例脑脓肿和8例表皮样囊肿均呈高信号;8例蛛网膜囊肿均为低信号;38例脑肿瘤患者中除3例胶质瘤呈高信号外,其余均为低信号.脑脓肿与脑肿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与听神经瘤、转移瘤与听神经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ADC值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及ADC值对鉴别脑脓肿和囊性或坏死性及肿瘤有重要价值,对鉴别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有明显优势,DWI表现为低信号的颅内囊性病变可除外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
作者:张崇杰;张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呼吸控制训练配合肢体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与药物治疗联合主动循环及四肢训练,每大干预二次每次10 min;对照组30例,未接受上述康复治疗.所有患者治疗20天,前后均进行六分钟步行测试、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增加.结论 主动循环技术配合上下肢的运动训练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冯运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