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文;潘笑逸
1病例介绍患者,男,30岁,主因胸痛、胸闷、气短1个月于2009年7月16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出现无诱因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伴有胸闷、气短.既往史:13年前曾出现类似症状,当时拍胸片后诊断为肺脓肿,给予抗炎治疗,症状好转后未复查.
作者:范丽娟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针对Schatzker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关节面复位困难及复位不佳的问题,探讨解剖复位的方法.方法 术中劈开外侧骨皮质,连同髂胫束向上翻转骨皮质,显露塌陷关节面,确定其复位范围及高度,水平凿断其下面松质骨,整体抬高,直视下解剖复位关节面,形成的骨缺损残腔,以髂骨块或条或异体骨填塞夯实,微创方法解剖钢板固定.结果 23例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中,疗效按Merchant等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塌陷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本方法治疗疗效肯定.
作者:王廷凯;王勃;陈本钰;吕德峰;王希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术后镇痛药吗啡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用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吗啡PCIA用药剂量的佳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镇痛(PCA)的对比研究,探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镇痛(PCIA)与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的用药剂量差别、血药浓度差别、副作用的防治.结果 PCIA组与PCEA组均达满意镇痛,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未出现成瘾性.在VAS评分接近时,PCIA组吗啡血药浓度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 吗啡在持续静脉与硬膜外镇痛效应相同时血浆吗啡浓度差异明显,吗啡在短期行PCIA或PCEA均安全有效,药物成瘾发生的可能性小.
作者:陈绿秀;黄文;林慧芳;付珊明;叶柳青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分成两组,葛根素治疗组20例,极化液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差异.结果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葛根素治疗组优于极化液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西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启军;冯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法、电针、熏蒸综合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结果 通过对2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3~6个月疗效观察表明总有效率100%.结论 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快捷、经济、疗程短、适用基层展开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勤洋;栗思刚;张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6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血渴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及肾功能、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2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医益气化瘀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口渴,从而打断口渴-饮水-水潴留的循环,减少血透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颅内囊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DWI信号特征,定量测量不同类型病变囊变区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上15例脑脓肿和8例表皮样囊肿均呈高信号;8例蛛网膜囊肿均为低信号;38例脑肿瘤患者中除3例胶质瘤呈高信号外,其余均为低信号.脑脓肿与脑肿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与听神经瘤、转移瘤与听神经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ADC值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及ADC值对鉴别脑脓肿和囊性或坏死性及肿瘤有重要价值,对鉴别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有明显优势,DWI表现为低信号的颅内囊性病变可除外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
作者:张崇杰;张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线粒体改变与神经元变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3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海马病理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光镜:神经元缺失,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内、外膜崩解,嵴变形断裂消失,部分线粒体呈空泡变.结论 神经元变性坏死程度与发病年龄有关,可认为脑损伤发生年龄越小,残存神经元数量越少,线粒体的改变与神经元的变性坏死程度有一定联系,其具体联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青峰;任榕娜;杨鹏范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后前后牙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对10例应用Twinblock治疗前后的10~13岁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据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的硬组织改变主要为SNB角的增大和ANB角的减小.提示下颌骨的生长,面角增加和颌突角减小,上牙轻度内收和下前牙少量唇倾,反映出软组织侧貌突度的减小.结论 对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早期应用Twinblock能够产生下颌骨的骨骼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作者:徐伟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西酞普兰对海洛因依赖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并伴焦虑抑郁者,在脱毒同时分别应用西酞普兰和多塞平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HAMA及HAMD两种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西酞普兰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AMA及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从治疗第1周末起,各时点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HAMA评分在第1、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4周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点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酞普兰在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者抑郁症状的同时,其改善焦虑症状的疗效与抗焦虑药物多塞平相当,疗效显著,依从性好.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向基层医院推荐一种小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方法 根据头颅CT片定位,划线,局部常规消毒,局麻,切开皮肤0.6 cm达颅骨,用颅锥颅骨钻孔一个,用硬膜扩张器对准脑干方向,扩开硬膜及小脑皮质建立预通道后,用脑室引流管按原方向穿刺至血肿中心,见有黑色血液流出,注入生理盐水2 ml+尿激酶3万U后闭管,固定引流管,2 h后开放引流管.小脑血肿大部排出后拔管.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治愈32例(88.8%),死亡3例(8.3%),放弃治疗1例.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手术材料便宜,手术简便,创伤小,密闭引流,固定好,不易感染,患者痛苦少,效果好,康复快,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有志;甘朝敏;祝正斌;张红强;寸守逵;蔡德强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09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救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根据不同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给予不同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同时伍用氯磷定.结果 24例患者经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除2例出现口干外无其他不良反应,也无反跳现象发生.结论 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长效、强力、持续解毒、毒副作用小、无反跳、用药时间短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华;周顺良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婴幼儿是指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1)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2)蛋白结合力的改变;(3)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呼吸控制训练配合肢体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与药物治疗联合主动循环及四肢训练,每大干预二次每次10 min;对照组30例,未接受上述康复治疗.所有患者治疗20天,前后均进行六分钟步行测试、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增加.结论 主动循环技术配合上下肢的运动训练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冯运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3周前因狗咬伤后左侧大腿内侧、小腿外侧出现数个钱币状红斑,有灼热感,迅速向周围蔓延,压之退色,随即出现水疱.两天后水疱融合成片,疼痛加剧并有发热,皮损逐渐变黑.在当地医院就诊,曾外敷鱼石子,口服氨苄西林胶囊(安必仙)无效.疼痛加剧,并出现瘙痒,转笔者所在科就诊.
作者:汪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病理诊断作为后诊断,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所以对病理医师的要求也就非常严格.当医生就会有失误,当一名好的医生就要尽可能减少失误.当一名病理医生要减少失误就必须要了解病理误诊的常见原因.
作者:柯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法莫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是第三代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是一种眯噻唑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不同于含咪唑环的西咪替丁和含呋喃环的雷尼替丁,故法莫替丁具有如下优点,如剂量小、疗效高、副作用小[1].共同作用机制是阻断组胺与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拈抗药具有相当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能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由食物、五肽胃泌索、组织胺、胰岛素、咖啡因刺激的胃酸分泌,但后者作用不完全,因此认为其治疗溃疡效应以前者的作用为重要.
作者:许云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外伤性脾破裂其开放性者多由刀戳或弹片伤等所致,往往伴有其他的内脏损伤,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本文目的 为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以笔者所在医院2001~2009年收治外伤性脾破裂中的65例,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道.结果 本组6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的并发症较多,同时,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众多,但首要的是抢救生命.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尽量保留器官的功能.
作者:梅德仁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 8例患者中有4例左心功能不全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者,接受三腔起搏器植入进行心肌同步化治疗,使心功能均从术前的Ⅳ级改善为Ⅲ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平均74 mm缩小为6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从术前的22.8%改善为35.5%.结论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故极易误诊、误治和漏诊,但其主要表现是心力衰竭、心律律失常和血栓栓塞三大临床特征,经用强心、利尿和植入起搏器等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伯全;刘晓艳;陈慧妍;刘伟霞;吴广明 刊期: 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