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军;冯华
婴幼儿是指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1)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2)蛋白结合力的改变;(3)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6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血渴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及肾功能、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2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医益气化瘀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口渴,从而打断口渴-饮水-水潴留的循环,减少血透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与探讨脑震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共64例,其中显效5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其中1例于出院后3个月后突发昏迷,后经CT确诊为硬膜外血肿,手术后治愈;1例于半年后发现慢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均好转),总有效率96.88%.结论 严密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时严格对症治疗能够正确诊断治疗脑震荡,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以确定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1000名医务人员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 医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按职业类型为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分别为27.6%、25.53%、17.21%,其三者之间有统计学的意义;临床科组与非临床科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3.3%和1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医务人员HBsAg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医护人员感染率很高,是医院防护的重点.
作者:刘莉莎;王慧军;李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本文针对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多年在医院器械科的实际工作经历,探索性地建立了符合现代医院经营规律、适应顾客需求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医疗设备管理策略,使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作者:李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评估EIA试剂检测肠道病毒71型的准确性.方法 对2008年手足口病阳性标本,用EV71-IgM试剂与PCR检测、中和试验等比较不同地区EV71阳性标本的检出符合情况.结果 EV71-IgM试剂对EV71感染的急性期标本有较好的检出性,对不同地区的阳性标本检出良好,与高效价的中和阳性标本及病毒分离PCR阳性有较好对应性,检出时间早,灵敏度高,特异性为98.6%.结论 采用传统的酶联免疫法检测EV71,操作简单快速,对发病1~2 d的患者即可检出,适合作为临床EV71感染诊断的辅助手段.
作者:沈传伟;易婷曲;张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明确黄疸性疾病的组成.方法 从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及影像检查三方面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95例不同原因的门诊、内科、外科黄疸病例.结果 内科黄疸病例(包括病毒性肝炎)以腹胀、肝脾肿大、发热、肝胆酶普改变、尿胆红素阳性为特征.外科黄疸以腹痛、发热、肝胆胰酶普改变、尿胆红素阳性、胆囊肿大、胰胆管扩张为特征.结论 内科黄疸性疾病,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同时并存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少见.外科黄疸患者常因梗阻不能及时解除,诱发肝内胆汁淤积、感染中毒、继发肝损害,梗阻性黄疸合并存在肝细胞性黄疸.病程中存在着混合性黄疸.
作者:杨景好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从实习生的角度分析年轻护士及实习生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通过多向高年资护士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逐步规范自己的护理操作流程、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黄俊敏;刘坤;汤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真菌感染的现状,预防和减少继发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54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真菌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占74.07%,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所有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前均使用过抗菌药物,多数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部分患者曾采用侵入性治疗.两性霉素B(AMB)和5-氟胞嘧啶(5-FC)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结论 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侵入性治疗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包聪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波;李培睿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后前后牙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对10例应用Twinblock治疗前后的10~13岁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据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的硬组织改变主要为SNB角的增大和ANB角的减小.提示下颌骨的生长,面角增加和颌突角减小,上牙轻度内收和下前牙少量唇倾,反映出软组织侧貌突度的减小.结论 对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早期应用Twinblock能够产生下颌骨的骨骼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作者:徐伟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30例初诊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诊为急性脑血管病30例血糖<2.8 mmol,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经供糖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伴发意识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测定血糖,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作者:安俊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运动方法.方法 18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分成两组,一组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一组自行运动.观察6个月后比较分析.结果 个体化运动指导组运动过程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运动指导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确定意义.
作者:吉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分成两组,葛根素治疗组20例,极化液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差异.结果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葛根素治疗组优于极化液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西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启军;冯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 通过随机沟通、书面教育、集中教育、问答教育等形式,把医疗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准、终生服降压药、出院后复诊、高血压危险信号的掌握程度有显著差异,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结论 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控制加强,对健康的自我认识提高,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桂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轻度营养不良儿患肺炎后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进行年龄、身高、体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及心肌酶的检验,根据诊断标准判断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病率.抽取6个月~3岁婴幼儿肺炎患儿,营养正常儿30例、轻度营养不良28例,排除中及重度营养不良、心肌炎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者.结果 轻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儿组的心肌酶异常(活性增高)率及心肌酶活性增高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轻度营养不良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概率及损害程度明显高于营养正常儿.
作者:李容;邢平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向基层医院推荐一种小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方法 根据头颅CT片定位,划线,局部常规消毒,局麻,切开皮肤0.6 cm达颅骨,用颅锥颅骨钻孔一个,用硬膜扩张器对准脑干方向,扩开硬膜及小脑皮质建立预通道后,用脑室引流管按原方向穿刺至血肿中心,见有黑色血液流出,注入生理盐水2 ml+尿激酶3万U后闭管,固定引流管,2 h后开放引流管.小脑血肿大部排出后拔管.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治愈32例(88.8%),死亡3例(8.3%),放弃治疗1例.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手术材料便宜,手术简便,创伤小,密闭引流,固定好,不易感染,患者痛苦少,效果好,康复快,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有志;甘朝敏;祝正斌;张红强;寸守逵;蔡德强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颈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肌注甲氨蝶呤20 mg每天1次,连用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8例患者用甲氨蝶呤50 mg宫颈局部注射1次.结果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10例均成功.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是可行的.
作者:霍学青;张玲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是否需要常规解剖喉返神经,常规解剖神经与减少神经损伤有无必然联系.方法 选取1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分别采用不显露喉返神经和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结果 两组手术方式对喉返神经的保护无明显差别.结论 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颈部解剖知识,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操作,以及直视下稳妥地处理神经周围组织.是否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应根据手术方式、术中情况进行选择,没有必要遵循一个固定模式.
作者:李杨;崔正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15年笔者所在医院再次手术处理的63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63例中术后生存>5年者8例,3~5年者13例,1~3年者20例,1年以内死亡者17例.仅行探查者5例均在半年内死亡.结论 凡能证实吻合或残胃复发而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均应进行再次手术.
作者:崔正东;李杨 刊期: 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