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绍成;李平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笔者所在医院门诊54例失眠患者,对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4例失眠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有效44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94.4%.无效患者再经1个疗程治疗全部好转,有效率100%.结论 中药方剂治疗失眠重在对患者的辨证施治,并对药物进行加减,从而有效地治疗失眠.
作者:彭祖春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28例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27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恢复满意.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为甲状腺癌.结论 喉返神经损伤多为暂时性损伤.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避免电刀对喉返神经的解剖可有效的防止喉返神经的损伤.再次手术及肿瘤较大时,应紧贴甲状腺固有被膜或肿瘤进行手术.
作者:秦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并对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其中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彻底治愈73例(84.8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自发性气胸有一项治愈,或两项症状均有所缓解的好转出院11例(12.79%);因基础疾病严重、呼吸道严重感染,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积极抢救仍治疗无效死亡2例(2.33%).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易造成延迟诊断和漏诊,临床应警惕气胸发生的可能,一经确诊,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沈悦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阑尾脓肿的方法.方法 对1999年1月~2008年12月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除了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外,3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有效率达94.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的方法疗效满意,能明显降低阑尾脓肿的并发症.
作者:陆红伟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的37例老年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检查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全身及局部系统的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经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围手术期治疗后,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1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老年患者经系统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治疗后行中耳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丁晓;阮标;韩丹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进一步做好社区护理工作,更好的完成社区护理目标.方法 找出压力源,进一步完善护士自身素质,实现由医院护士向社区护士的过渡.结果 使社区护士在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及人际交往能力上都大幅度的提高,使社区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开展.结论 社区护士工作压力解除,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全身心立足于社区护理工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健康保护做出了贡献.
作者:颜芝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CT扫描片测量正常人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胸椎椎弓根有关数据,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0例正常人、AIS患者侧凸凸向右侧Cobb角10°~35°之间10例及Cobb角≥35°10例,测量胸椎椎弓根的宽度、长度及椎体旋转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IS患者椎弓根表现出不对称,且Cobb角≥35°组较Cobb角10°~35°之间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对脊柱CT扫描,能为每一个椎体椎弓根提供精确的进钉点和方向,以提高胸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
作者:陈崇文;佟斌;吴志民;杜绍海;王宇飞;陈志勇;郜玉忠;张露;程显江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肝脏炎性假瘤(IP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16个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PL病灶的声像学资料.结果 IPL的声像图表现大部分是实质性低回声不均质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病灶直径均为<50 mm,内部多无血流信号(11/16),少数可见低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3/16)和静脉型血流频谱(2/16),肝脏本身均无硬化表现.结论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可反映IPL的血供特点及一些病理特征,对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雄;周素娥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对原发性肝癌(PHC)与肝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4例原发性肝癌、48例肝良性肿瘤和52例健康对照者,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FP和FER浓度;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血清AFU和GGT.结果 PHC组血清AFP、AFU、GGT和FER水平与肝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FP、AFU、GGT和FER联合检测PHC敏感度和特异性增高,检测阳性率达94.4%与四项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AFP、AFU、GGT、FER联合检测能提高PHC的诊断阳性率,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采用联合检测作为PHC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陈晓香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经胃镜确诊为RE的患者口服吗丁啉片10 mg,3次/d.连续治疗8周.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55例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结论 吗丁啉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1].笔者所在科室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117例,术后引起功能性排空障碍5例,发生率4.27%,经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段建玲;徐华;沈丽;张林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正确鉴别胃溃疡与癌性溃疡,明确区分胃溃疡、早期胃癌与进展期溃疡型胃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针对66例胃溃疡与81例有溃疡的胃癌的不同临床表现、镜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溃疡临床表现以腹痛、出血为多见,溃疡多数小于2.5 cm,早期胃癌缺少临床表现,进展期溃疡型胃癌消化道症状突出,与胃溃疡相似,以腹痛为主.溃疡多数大于2.5 cm.结论 放射线检查、内镜下及术中所见溃疡大小、形态,有助于胃溃疡与癌性溃疡的鉴别,但是根本鉴别有赖于活检或病理组织检查.胃肠道表现不能鉴别胃溃疡与癌性溃疡.
作者:杨景好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医院门诊病房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左旋左旋氨氯地平25 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10 mg,2次/d开始,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 3天增加 1 次剂量,大至20 mg,2次/d,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相比,降压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E峰、A峰、EDC、E/A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明显,能够达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疗效确切、效价比高、是较理想的降压药物.
作者:邓红胜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引起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早产148例(早产组)及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分娩148例(足月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孕产次、孕前BMI、年龄、产前检查次数、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经济水平、早产史、人工流产史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产组与足月组比较在孕产次、孕前BMI无差异(P>0.05);早产组较足月组年龄大、产前检查次数少、胎膜早破多、合并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比例高(P<0.05).结论 早产是多种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孕育知识宣教,选择佳年龄期孕育胎儿、定期产前检查、防止胎膜早破、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提高低收入的孕妇保健意识、对有早产的孕妇应做早产预测、减少人工流产等预防对策以降低早产的发生.
作者:蒋天梅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与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55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55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23例,进步1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69.1%.结论 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0 d左右炎症通常可消失,其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全行 刊期: 2010年第16期
避孕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育龄夫妇如何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避孕方法是关系夫妻感情、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除了宫内节育器,常用的避孕药具即避孕套和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套依靠阻断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达成避孕目的 ,具有操作方便,不受女性月经周期限制,无药具的各种毒副作用,且有一定的防止性传播疾病传播的优点;但其避孕有效率相对较低,易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过敏等缺点.短效口服药通过抑制排卵达成避孕目的 ,具有避孕有效率高,调整月经同期、减少经量、缓解痛经,降低子宫内膜癌、直肠癌的发病率的优点;但它必须按月经周期周期性服药,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肝药酶诱导剂或拮抗类药物同用会影响其避孕效果.每位育龄妇女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环境合理的选用一种适合的避孕方法.
作者:陈春燕;蒋珊珊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确定体检套餐,对573例体检对象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573例体检者中,99.5%的体检者对体检服务质量满意,前四位阳性病症98%的体检者希望到健康指导.结论 通过对健康体检的护理管理,提高体检服务质量.
作者:杨志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2009 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1例口服头孢克肟胶囊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能凡;谢志强;朱仕武;李秀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下应用间接喉钳摘除较大声带息肉的方法.方法 对32例较大声带息肉患者,经鼻腔、咽喉黏膜表面麻醉后,在电子喉镜下应用间接喉钳摘除声带息肉.结果 32例中,31例一次摘除息肉,1例经第二次手术摘除.结论 电子喉镜下应用间接喉钳摘除较大声带息肉,手术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节约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贵昌;张百莉;曾秋英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效果,以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0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5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肌酐及心率,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统计发现,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明显,有效22例,显效7例,无效4例,死亡12例,且死亡患者的血肌酐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经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情有着积极的意义,效果卓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及推广.
作者:胡波;王铁萍;李培睿 刊期: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