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报废非标量血液的原因分析

曹彩霞

关键词:报废, 非标量, 原因
摘要:笔者所在中心血站2004年2月~2008年7月期间因献血非标量小于100 ml,报废了712袋血,为找出其原因,减少浪费,珍惜无偿献血者每一滴血,笔者对这712例无偿献血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指导实践工作.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与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35例腰痛患者运用针灸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第1个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5.71%.第2个疗程结束时的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痛,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6例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2组均给予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服用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1.5 mg/(kg·次),3次/d,于进食前半小时口服,治疗3 d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4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28例,无效20例,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治疗后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RV肠炎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缩短腹泻病程,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向东劲;程英惠;李红军;柳祥坤;付承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8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加上苦参素2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疗程1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和临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刘钦;张小帆;刘红;高扬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的方式,了解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住院治疗20 d后对其运动功能评价结果分析.通过对比观察,探讨其与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对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社会支持状况直接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影响了生活质量,护士应帮助患者优化社会支持网络,鼓励他们主动利用支持网络、减少残障,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高萍;李显录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在今后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上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病例5968例,其中失败499例,失败率8.36%,分析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加以整理.结果 年龄大于35岁、子宫位置后倾后屈,多次流产、有剖宫产史、孕囊直径小于10 mm大于30 mm,胎龄小于43 d等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升高.结论 药物流产成功率受妊娠次数、孕囊大小、孕妇年龄、有无剖宫产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药物流产病例的选择上应综合以上因素考虑,以达到佳效果.

    作者:王振文;唐微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影响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新医疗改革形式下门诊患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正确处理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对策,为改善笔者所在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及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9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抽取1500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付费方式、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患者对就医期间护理服务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各项护理服务项目中满意度高的是服务态度,满意度低的是就诊环境.结论 良好的护理质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丽娟;郑晓燕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肠梗阻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肠梗阻的原因.方法 2001年10月~2008年12月间笔者所在医院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9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发生肠梗阻的时间及性质与梗阻原因的关系.结果 96例肠梗阻中,肿瘤复发占60.4%(58/96),良性原因占39.6%(38/96).73.7%(28/38)的良性原因所致肠梗阻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肿瘤复发所致的肠梗阻全部出现在术后6个月以上.肿瘤局部复发是胃癌和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小肠坠入盆腔粘连成团也是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初次手术时间结合肿瘤原发部位可大致判断肠梗阻的性质和原因.

    作者:赵北永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应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98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并给予精心置管前、置管后护理.结果 98例患者,7例置管后出现程度不同的静脉炎表现,1例碘伏过敏,经处理恢复正常,98例患者全部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较好.结论 PICC置管适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输注,可减少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及药物渗透性损伤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炳丽;刘彩云;张旋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常见感染部位,影响因素,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制定统一表格,采取床边调查和在架病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 实际调查1110例,实查率为98.67%,医院感染现患率是3.96%,现患例次率是4.32%,抗感染药物使用率60%.结论 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剂、放化疗、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了依据.另外,高端抗生素的滥用也是今后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任玉英;李云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51例(84眼)复发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翼状胬肉复发及羊膜植片、角膜愈合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结果 51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排斥反应,13例复发,复发率22.6%.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配合全程的护理技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满意.

    作者:陈文荣;沈勇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191例巨大儿分娩方式及结局探讨

    目的 早期识别巨大儿,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91例巨大儿资料.结果 阴道分娩114例(包括1例产钳),剖宫产77例,阴道分娩中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初产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经产妇(P<0.01),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P<0.05).结论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玲玲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不稳定型心肌梗死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阿司匹林、降脂药等,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每天1次,连用5 d.有变异型心绞痛发作者可给予地尔硫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口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14 d.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莫小雄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胆囊管汇入副肝管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0年,加重1个月,于2009年10月5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偏瘦体型,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腹部平坦,无浅静脉曲张,右上腹有轻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3.4×10.9/L;彩超:肝内外胆管结石.

    作者:赵宪昌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激素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51例有明显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给予口服激素治疗6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临床表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于春梅;高洋;毕荣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肿瘤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医患纠纷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在<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医疗侵权诉讼实行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即接受血液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可为避免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提供依据.

    作者:朱波;黄文成;刘志民;雷考宁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前检查接受护理干预的高龄产妇2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在笔者所在医院产前检查的高龄产妇1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及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孕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后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少;分娩方式剖宫产比例低;社会因素剖宫产少;新生儿情况良好;产妇及家属满意度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降高龄孕产妇围生期合并症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可,满意度高.

    作者:温素兰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44例剖宫产切口感染产妇作为观察组,按1∶2随机选择无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88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而进行危险因素多元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5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分析筛选出4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手术操作持续时间长、腹部脂肪厚度≥4 cm、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生殖道感染,其OR值分别为3.48、3.13、2.97、2.67.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四维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宫颈残端癌23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残端癌的诊治特点、预防及早期发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洛阳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23例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带瘤生存,12例无瘤生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依次为85.09%、51.98%、15.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残端癌较少见,其发生率高低与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多少有关,应引起人们的关注,重点做好次全子宫切除术时的宫颈检查、术后残留宫颈的随诊及早期发现宫颈残端癌.

    作者:何社红;邢燕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13014例结果分析

    目的 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促进其正常的言语发育.方法 应用美国Grason-Stadler公司生产的GSI 70自动耳声发射(OAE)听力筛查仪在淮安市盱眙县各接产单位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出生42 d进行听力复查,未通过者3个月再次复查,仍未通过者转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声阻抗检查.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淮安市盱眙县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正常新生儿18.580例,进行听力筛查13.014例,筛查率70.04%,确诊为听力障碍12例,占0.09%.结论 通过进行听力筛查,可以发现听力损失的新生儿,早期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婴儿语言发育.

    作者:罗觉纯;潘志平;贾红梅;汪志云 刊期: 2010年第17期

  • 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由于气管上端阻塞,为改善呼吸功能,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是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举措.笔者所在科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及气道护理,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春莲;谭超 刊期: 2010年第17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