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
目的 观察分析多酶清洗法在临床中对手术器械清洗的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常规消毒液浸泡后清水冲洗与加酶洗剂浸泡后刷洗后血污残留物的比较.结果 旧法清洗后的30件器械血污阳性检出9件占被检数的30.0%,现在使用的清洗方法30件器械血污阳性检出1件占被检数3.0%,血污残留物下降了27.0%.旧法清洗和新法清洗组之间不同部位血污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器械在手工清洗前使用多酶浸泡可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
作者:玉晓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酒精所致胃炎大出血的外科处理.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酒精所致胃炎并发大出血11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行包括十二指肠在内的胃体窦部切除,保留胃底或部分胃底的手术者10例痊愈,1例仅行胃切开探查者于术后60h因再次出血死亡.结论 对于非手术疗法不能控制酒精性胃炎出血,包括十二指肠在内的胃体窦部切除术,在紧急情况下是达到止血目的 较好的办法.
作者:巩晓东;郝兴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人化脓件腩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头颅CT或MRI等检查,并经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及血培养检验证实的6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资料.结果 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经腩脊液细胞学、腩脊液培养及血培养检验证实,被检测的65例患者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结论 临床表现及典型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仍然是化脑诊断的主要依据;早诊断,早治疗,足量,长疗程,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抗菌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杨胜超;徐瑞贤;董通;张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某些食管疾病和肺部疾病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开胸术后会给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患者病情及手术类别不同,术后护理也不同.如护理不当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下面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42例开胸术后患者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于桂英;田淑华;姚敏;陈忱;田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选进医疗设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尿液常规检验由手工操作发展到目前的尿十项,这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与尿沉渣镜检中的白细胞数量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为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胡红梅;夏金花;胡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或不配伍GnRH-α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将绝经前有症状的81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米非司酮41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共三个月.B组米非司酬配伍GnRH-α40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同时每隔4周皮下注射长效GnRH-α3.75mg,共3次,亦观察3个月.在治疗前后专人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血清中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FSH(IU/L)、LH(IU/L)均明显下降,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大肌瘤的平均体积都缩小.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子宫和大肌瘤的体积缩小的较小,两组副反应类似且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米非司酮及与之配伍GnRH-α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适用于手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因其停药后易复发,故无法完全代替手术治疗.
作者:曾菡;谢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6年3月3日,长春市某中学部分学生腹痛恶心,腹部不适,经现场调查该校水质存在污染,致使34名学生相继出现胃肠不适症状,由于措施及时得当,无续发病例发生,学生发病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学校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
作者:朱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先心病患儿的生活质量,探索先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住院临床疑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2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手术)诊断,早期干预,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 42例新生儿先心病中,男22例,女20例.胎龄<37W 5例,37~42W 37例.出生体重<2.5kg 6例,2.5~4kg 35例,>4kg 1例.入院原因有紫绀26例,咳嗽12例,黄疸7例,窒息5例,气促4例,喂养困难3例,呕吐3例.临床表现中心脏杂音37例,占88%;紫绀26例,占62%;呼吸急促14例,占33%;呼吸暂停1例,占2%;窒息5例,占12%;心衰3例,占5%.先心病类型中非青紫型35例,占83.33%;青紫型37例,占16.67%.结论 新生儿先心病部分无症状,病情观察很重要,心脏杂音、紫绀、气促、心衰是早期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早期确诊及判断预后;部分先心病有自然闭合的可能;新生儿科医师不仅要早期诊断先心病,尤其是复杂性青紫型先心病,而且要及时处理合并症及帮助家长选择正确手术时机;依赖动脉导管开放而存活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患儿禁止吸氧.
作者:廖洪;汪青;周文艺;唐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治疗措施的效果和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方法 对笔者所在学校2003~2007年36896名大学生进行化验检测并对以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和对阴性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结果 从表1看出,2003~2007年笔者所在学校在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丽抗原阳性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按性别区分男性HBsAg阳性率大于女性.从表2看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从控制人群乙肝发病的高度全面考虑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对适宜接种的大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可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作者:瞿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老年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5株:白色念珠菌9株(36%),热带念珠菌7株(28%),光滑念珠菌4株(20%),曲霉菌3株,毛霉菌1株,其他酵母菌1株.抗真菌治疗后痊愈8例,好转9例,2例无效,1例死亡.结论 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导致了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发,早期诊断、严格的抗真菌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赵凤;温永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术前访视、器械准备、体位的摆放、手术护士的术中配合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方案.
作者:刘红秀;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76例胸外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76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70例经治疗后痊愈,治愈率92.11%;死亡6例,死亡率7.89%,其中1例为大血管损伤,2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2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结论 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成功救治胸外伤患者的关键.
作者:赵彬;张大开;韩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和极低体莺儿的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患儿吸吮、消化功能正常,神经系统基础反射灵敏,一般情况良好.1例反应欠佳,哭声低,自主动作少,经检查甲状腺功能低下予以补充适量甲状腺素后症状渐改善,痊愈出院.结论 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救治是极低体重早产儿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利平;杨海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休息、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液体入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生理盐水100~250ml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2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两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3%对76.9%,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INEF)和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全贵;张宁男楠;李德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目前大多数学校护理专业都偏重临床科室实习,而忽视供应室实习,消毒供应室的带教工作是提高护理人才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是成为高素质护士的重要环节.现将消毒供应室护生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温静;赵辉;柯昌玲;徐宏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做水分离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白内障患者(10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50只眼,进行常规水分离术;观察组50例50只眼,不做水分离术,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超声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视力,术后第7天角膜内皮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平均超声时间:对照组为(0.3776±0.1497)min,观察组为(0.3378±0.1518)min,两组平均超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 2,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12.3600±2.8696)min,对照组(10.3400±2.3526)min,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92,P<0.05);(2)术后第1天的矫正视力以≥0.5为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1773,P>0.05);(3)术前角膜内皮计数:对照组(2564±311)个/mm2,观察组(2563±308)个/mm2(t=1.6154,P>0.05),术后7天角膜内皮计数:对照组(2259±276)个/mm2,观察组(2258±286)个/mm2(t=1.7790,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不做水分离术也可以安全有效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术的操作技术,不做水分离,减少操作步骤,使手术更加安全、快速、有效.
作者:金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DMBT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70例食管鳞癌组织,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DMBT1蛋白和DMBT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DMBT1蛋白和DMBT1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呈阴性,DMBT1蛋白、DMBT1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P<0.05),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 DMBT1蛋白、DMBT1mRNA的表达减弱是食管鳞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罗文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腹腔镜下确诊,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对腹腔干扰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妊娠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金枝;张惠渊;刘欣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1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2~4d肛门排气,6~10d伤口拆线,有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而愈.随访6~12个月消化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消化功能,易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痊愈26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秀芹;刘琳;陈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