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警跆拳道运动员创伤调查分析

贾涛

关键词:武警, 跆拳道, 运动员, 创伤
摘要:为了解武警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创伤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加强对武警跆拳道运动员的医务监督,笔者利用在武警跆拳道队担任队医期间建立的运动伤病档案记录,归纳和比较武警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创伤特点,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两组,每组20例,穿刺点常选择L2~3,E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仰卧位给2%的利多卡因3~5 ml试验量,继给0.5%布比卡因,每次3~5 ml;CSE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针孔用25G腰穿针破脑脊液,抽出针芯,见脑脊液缓慢流出,再缓注0.5%布比卡因每次2~2.5 ml,退出穿刺针,硬膜外向头部置管3 cm并推注2%利多卡因3~5 ml试验量,术中根据腰麻作用减退情况,硬膜外追加局麻药0.5%布比卡因,两组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初始静脉输液速度300~500 ml/h,血压降低25%基础值时加速输液,血压降低30%基础值时静注麻黄碱.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血压下降情况、术中麻黄碱用量、随访术后头痛腰痛情况.结果 CSEA组与EA组相比:CSEA组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硬膜外局麻药用量少,麻醉效果优良者占多数,而血压下降、麻黄碱用量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术后随访均未发生头痛、腰痛等并发症.结论 CSEA组与EA组比较,CSEA组起效迅速,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满意、盆腔操作方便、更适合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作者:陶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模型,将24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72 h后处死大鼠.处死前每天统计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处死后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SAH组,而MDA含量明显低于SAH组(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依达拉奉可降低脑组织iNOS的表达.结论 依达拉奉可改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何清;王蔚;吴婷;周联生;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因此严格的血糖控制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达标的有效方法,现将临床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佟丽华;伊文波;韩凤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及肠道蛔虫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与幽门螺杆菌(HP)及肠道蛔虫感染的关系.方法 RAP患儿615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3~6岁组186例,7~11岁组289例,12~16岁组150例.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血抗HP-IgG检测,两项均阳性者判断为HP感染,同时取大便涂片查找蛔虫卵,阳性者判断为肠道蛔虫感染.结果 HP感染3~6岁组32例(17.20%),7~11岁组84例(30.11%),12~16岁66例(44%),3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蛔虫感染,3~6岁组128例(68.82%),7~11岁组148例(53.05%),12~16岁组52例(34.67%),3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15例患儿中男312例,HP感染92例(29.49%),肠道蛔虫感染171例(54.81%);女303例,HP感染90例(29.70%),肠道蛔虫感染157例(51.82%),二者比较HP感染率及肠道蛔虫感染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率随RAP患儿年龄增长而增长,肠道蛔虫感染率随RAP患儿年龄增长而降低,与性别无关.HP感染与肠道蛔虫感染可能是引起RAP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长儿以HP感染比例较多,而学龄前儿童以肠道蛔虫感染比例较多.

    作者:吴谋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24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尺神经松解术、筋膜下前置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第1天,7例、环小指麻木减轻.术后随访6至24个月.优14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1.7%.结论 尺神经松解术、筋膜下前置术可以避免肌内前置术易造成的粘连、卡压现象,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杨振伟;王宏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措施

    医院的经济活动是以财务管理活动贯穿始终的,其经济效益主要通过药品、医疗技术的消费和其他经济活动反映出来,这些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来体现.医院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财务管理,对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尤其重要.

    作者:冯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不孕症患者健康知识需求与护理

    恒心是不孕患者接受治疗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耐心和同情心则是医护人员应具备的特质.医护人员满足不孕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潘保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多凝集反应1例

    红细胞被大多数正常人血清所凝集的反应称为多凝集反应[1].多凝集反应在输血检验工作中并不多见,出现多凝集反应会造成交叉配血实验工作困难.由于这类问题发生率极低,在交叉配血实验中很少遇到,故不宜判断.现将笔者所在血站发生的1例多凝集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田宗斌;王文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的评价

    目的 寻求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出率,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方法 采用LCT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对122例患者进行检查. 结果 在122例单纯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中,有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以上病变,占14.8%.93例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提示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再行阴道镜检查发现CINⅠ级以上宫颈病变61例,占56.6%. 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电子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为患者的及时正确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骨科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选用老年抑郁量表(G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以5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骨折患者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老年骨折患者的抑郁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54,P<0.01).结论 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抑郁水平显著升高,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对应激的应对能力.

    作者:尚桂玲;凌敏;单慧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症168例

    目的 探讨外阴瘙痒症的治疗.方法 应用中药洗液灌洗阴道后给予阴道上药,7 d为一疗程.结果 应用此法治疗外阴瘙痒症168例中,痊愈160例,好转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阴瘙痒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继红;韩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脑联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治疗作用. 方法 将64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率. 结果 心脑联通胶囊联合硝酸酯制剂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优于单纯接受硝酸酯制剂治疗的对照组. 结论心脑联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改善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胡志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诊断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医学学科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主要桥梁,在其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尤为重要.只有在诊断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者:孟华;郭军;任新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血清HBsAg水平与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HBsAg水平与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组间分类变量比较采用Fisner's精确检验,组间定量比较采用样本t检验,体外实验数据采用单项Fisner's-ANOVA方法对所选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乙肝病毒基因型对血清HBsAg水平下降有明确的影响.结论 乙肝病毒基因型是血清HBsAg水平下降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孙德荣;王桂霞;王春义;孙立秋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胰床多管引流术用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胰床多管引流术用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其中2003年以前的患者采取单纯小网膜腔引流术,治疗5例;对2003年至今的患者采取胰床多管引流术,治疗31例.结果 采取单纯小网膜腔引流术治疗者术后生存2例;采取胰床多管引流术治疗者术后生存25例,病死率19.4%,比单纯小网膜腔引流术病死率下降40.6%.结论 胰床多管引流术用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天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63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63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63例手术治疗的成人先心病的病种、年龄分布、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法及技巧、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病种以ASD(46.0%)、VSD(25.4%)为多;18~30岁年龄段病例多(65.1%);术后48 h死亡1例法洛四联症(TOF)者(死亡率1.6%),术后13个月发生TOF室缺片周漏1例.结论 成人非紫绀先心病手术治疗相对安全,但因病程长,病理生理变化大,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极其重要.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仍然是TOF术后死亡主要原因.

    作者:罗继文;何树松;任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提高中职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药理学是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科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桥梁学科,知识理论深奥、缺乏系统性.在中职卫护校,要不断深化教改、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注重基础学科联系性、采用项目教学模式结合启发式教学等措施可以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姜晓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不同条件下姜黄素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温度、溶液pH值、抗氧剂等条件对溶液中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差热分析研究温度对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姜黄素浓度变化,建立姜黄素降解速率方程,研究溶液pH值、抗氧剂等条件对溶液中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姜黄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250℃未见姜黄素分解.在溶液中,当pH值≤5时姜黄素稳定,随着溶液的pH值升高,姜黄素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去一甲氧基姜黄素可使姜黄素的稳定性增加. 结论 姜黄中的去一甲氧基姜黄素为姜黄素的天然稳定剂.研制姜黄素制剂时,加入去一甲氧基姜黄素或用姜黄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姜黄素制剂的稳定性增加;姜黄素应避免与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抗氧剂接触,以免姜黄素分解.

    作者:万红;赵轶;韩刚;张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淡疾病编码工作中的体会

    国际疾病ICD-10是一种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分类,在临床工作中笔者掌握一点疾病填写顺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诊断的选择规则,同时对一些复杂疾病编码有些体会,希望能够以此进行交流.

    作者:曾莉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民乐县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儿童营养(KAP)与儿童营养行为和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民乐县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儿童营养知识与饮食态度及行为(KAP)、留守儿童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02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KAP问卷调查、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和营养指标测量与评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60.3%具有较好的饮食态度,但其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格率为42.12%,其中三大营养素合理比例知识点正确率仅为4.6%,均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其监护的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和不良饮食行为多发于非留守儿童.结论 留守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及营养不良的发生与监护人儿童营养(KAP)有直接关系,向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和(或)进行营养干预,纠正监护人错误的饮食态度及其不良饮食行为,把帮助留守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改善营养不良现状做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来抓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吴丽萍;雷得钦;王有玄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