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内外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谢新敏;赵学春;布金鹏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截骨, 骨减压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结合力线矫正及骨减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关节镜行关节清理后行胫骨高位截骨纠正力线及骨减压.结果 本组34例(36膝)获得随访,随访1~4年平均28个月,优良率92.7%.结论 关节内外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过敏原、过敏性疾病及其治疗进展

    过敏原与过敏性疾病并不是新话题,但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均有较快速上升的趋势,使人们需花费更多的精力研究减少过敏原与增加耐受性的问题,以控制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成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量元素与健康

    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在机体的组成及生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微量元素含量异常或失衡将会引发多种疾病.现将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异常情况简述如下.

    作者:侯月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315例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HBeAg关系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血清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e抗原(HBeAg)的关系,评价PreS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筛选1315例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PreS1和HBV-M,并对HBeAg检测结果和PreS1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一步进行HBV-DNA检测.结果 HBsAg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率为63.5%(835/1315),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29.3%(385/1315),表明在HBV携带及患病者中,存在着较高的病毒复制.结论 PreS1检测比乙肝五项尤其是HBeAg更能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Pres1作为检测体内病毒存在及繁殖情况的实验室指标,与HBV-M联合检测,对HB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宏;王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6层CT冠状MPR在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胸部16层螺旋CT冠状多平面重组(MPR)在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58例胸部病例,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采用准直0.75 mm,Feed/Rotation 12 mm,扫描层厚0.75 mm,重建间隔0.75 mm,于CT主机或Volume Wizard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以正中矢状面为参考截面,气管的长轴作为冠状轴,行冠状多平面重组,重组层厚为0.8mm,重组间隔为0.5 mm.结果 冠状MPR可以良好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形态、程度和范围.周围病变可清晰显示其位置、形态、大小、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结论 胸部16层CT冠状MPR是横轴位的重要补充,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百欣;王于臻;杨金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复方樟柳碱眼科新用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在眼科中的新应用方法.方法 选取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临床接诊眼外伤伴眼肌麻痹患者37例,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注射.结果 经系统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时间为2周(1个疗程)的25例26只眼,4周的9例9只眼,6周的3例3只眼.随访时间超过18个月的2例,12个月的17例,6个月的7例,3个月的5例,6例未随访到.显效率为100%.结论 复方樟柳碱不但对缺血性疾病有着较为理想的疗效,而且此药同时对眼肌因外伤而致运动功能受损(尤以新病例为佳)出现复视、眩晕的病人症状也得到了快速的、很好的改善.

    作者:钟砚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改进

    滥用抗菌药物给人们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本文就此论述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及改进的措施.

    作者:王春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阴式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在广西灵山县妇幼保健院采用经阴道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共162例,其中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87例(阴式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5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阴式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雪凤;苏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慢性肾衰竭并发肾积脓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肾积脓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2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肾积脓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老年患者占本组患者的72.7%;依其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血尿检测、B超及CT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患者经保守与手术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减少慢性肾衰竭并发肾积脓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福诩;卢海庆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普外科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外科手术作为对机体的一种创伤,将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导致消耗增加.如何在术前发现营养不良及进食不足的患者,及时保证术前患者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储备,对提高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平诊外科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为外科医师对手术前临床患者的营养状况的了解提供参考,给医院营养室的膳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田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Barton骨折脱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Barton骨折脱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 手法整复经皮穿针有限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Barton骨折脱位.结果 本组19例,按照C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结果,优1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94.7%.结论 本法既克服了保守治疗单纯手法整复外固定容易再移位的弊端,又克服了手术钢板内固定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的缺点,固定可靠、临床愈合快、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攸军;张承峰;胡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目的 探讨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15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患者预后按Gos分级,恢复良好5例,轻残4例,中残5例,死亡1例.结论 经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方正;徐建军;李宽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复方癫痫宁片治疗癫痫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癫痫宁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用复方癫痫宁片治疗各型癫痫146例,无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发作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100例中,发作长期缓解率为64%,发作显著缓解20%,有效8%,无效加重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发作长期缓解21.7%,发作显著缓解32.6%,有效23.9%,无效加重21.6%,总有效率为78.2%.结论 复方癫痫宁片治疗各型癫痫病有显著疗效,表明中西结合是治疗癫痫的较好方法.

    作者:师洪亮;师者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编儿童心理卫生状况评定量表对64例留守儿童和45例双亲儿童进行心理测试;并将64例留守儿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予以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随后进行心理测试. 结果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多于双亲儿童,表现为社会行为问题(3.9±2.5)、个性情绪问题(7.2±4.8)、习惯问题(1.2±1.1)、学习问题(1.3±1.5)较双亲儿童(1.6±1.5,1.5±2.1,0.5±0.6,0.5±0.7)显著增多(P<0.01).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儿童的社会行为问题(2.3±2.1)、个性情绪问题(3.1±2.1)较非干预组(3.7±2.5,6.8±4.7)明显减少,P<0.05. 结论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个性情绪,促进健康成长.

    作者:袁君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发生及其复苏的治疗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危险因素,了解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变化,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 分别统计出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性别的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发生情况及复苏所用步骤.结果 新生儿窒息复苏各步骤成功情况,43例轻度窒息儿中33例仅需A步骤即复苏成功;另外10例尚需步骤B、C才能成功.2例需要A、B、C、D四步才能成功复苏.另2例伴有严重先天畸形者未能成功复苏.结论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功的前提.

    作者:李权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产科护理模式的改变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比较产科不同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按产妇意愿选择经阴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产妇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对分娩的影响,并进行分娩方式、产程、产后产妇舒适度、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率低,观察组产妇产后舒适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可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后舒适度.

    作者:肖海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加强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

    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处境,群众不满意,医务人员抱怨,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有体制问题,有舆论导向问题,有患者方面的问题,也有医务人员本身的问题.服务观念不强、与患者沟通不畅等均可引发护患纠纷.做好从入院到出院各环节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素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胆囊结石患者152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1996年11月至2005年12月,霍邱一院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525例,其中有并发症者21例,现就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贺永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临床外科洗手消毒法的进展

    临床上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本手段.而术前刷洗手和消毒又是防止手术感染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随着消毒技术的进展,传统的洗手消毒剂乙醇、新洁尔灭等已被其它的消毒剂所替代,消毒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现笔者就临床外科洗手消毒方法的新进展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商榷.

    作者:张丽芳;杨大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腰-硬联合阻滞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阻滞(CSEA)和单纯硬膜外麻醉(CEA)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14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性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CSEA)108例,B组(CEA)106例.结果 A组比B组诱导时间短,硬膜外局麻药用量少,麻醉效果优良;A组与B组相比较,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SEA具有麻醉时间可控性好、局麻药用量小、穿刺损伤小、肌肉松弛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又便于术后镇痛,对中下腹部手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方便、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宋辉;穆春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8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42例,使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大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肺复张时间、治愈率两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某些并发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等同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并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实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范昭豪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