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丁新治疗6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春义;王秋月

关键词:洛丁新,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尿白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洛丁新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洛丁新组(34例)和拜新同组(34例),治疗3个月.结果 两组降压效果相同而减少尿白蛋白排出上却有明显差别.结论 洛丁新除降压效果明显外尚有明确的减低尿白蛋白的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敬业精神匮乏现象的心理探究

    敬业精神是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建设良好运行机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是企事业单位用人的重要标准,是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的重要综合素质之一.然而,时下公众敬业精神匮乏却成了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心理探研角度,通过公众敬业精神匮乏现状和成因问题的分析,明确阐述了弘扬敬业精神有以其兼济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两全其美的功效,进而提出并倡导敬业精神应该成为公众的理性选择和自觉行为.

    作者:曹大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抗生素临床应用调查

    目的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抗生素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抗生素应用的现状、评价其合理性,分析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第住院病历,统计分析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名称、用量、使用率、用药目的 和频率.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5.62%,高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下.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时广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超声引导下34例人工流产吸宫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吸宫术中应用超声引导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34例笔者所在医院人工流产吸宫术中应用超声引导的意义,不同病例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超声引导和手术成功率达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吸宫术安全性大,子宫损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孙柏林;王凤芝;奚文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腔镜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用腹腔镜治疗成功完成33例.结果 手术时间1~3 h,未见明显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4 d出院.结论 手术难度较大,病例数量不多,Ⅱ期胆囊病理改变的影响使胆囊切除变得复杂效果;目前处于探索开展阶段,适应证范围较窄.

    作者:石卫平;仝文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中影响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护理观念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效果不满意,现将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相关因素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严燕萍;张群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315例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HBeAg关系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血清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e抗原(HBeAg)的关系,评价PreS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筛选1315例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PreS1和HBV-M,并对HBeAg检测结果和PreS1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一步进行HBV-DNA检测.结果 HBsAg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率为63.5%(835/1315),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29.3%(385/1315),表明在HBV携带及患病者中,存在着较高的病毒复制.结论 PreS1检测比乙肝五项尤其是HBeAg更能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Pres1作为检测体内病毒存在及繁殖情况的实验室指标,与HBV-M联合检测,对HB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宏;王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28例肠梗阻病例临床观察分析

    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结核性炎症已占炎症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首位,这应在临床上引起注意.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来收治的128例患者的病因、诊断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左克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水芹菜中毒16例的抢救治疗

    目的 探讨水芹菜中毒的药理及治疗.方法 对16例水芹菜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检验总结.结果 均治疗痊愈.结论 水芹菜中毒较易抢救,且无明显脑功能损害等后遗症.

    作者:谢永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肺癌中较少见的类型,由于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不易及时诊治.笔者所在医院于1983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病理确诊的细支气管肺泡癌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秋良;郭桂杰;窦文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6例设置为出血组,选择同期非再出血患者36例作为未再出血组,对比分析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率为14.06%.出血组≥60岁患者明显多于未再出血组,急诊患者明显多于未再出血组,静脉曲张程度Ⅱ、Ⅲ患者明显多于未再出血组,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明显多于未再出血组,肝功能状况分级B级明显多于未再出血组,合并症患者明显多于未再出血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众多,术前应严格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状态、静脉病变程度、是否PHG以及患者的合并症等综合状况并合理掌握手术时机.

    作者:唐小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QT间期离散度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以评价其疗效.方法 将11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全部病例第1~14天均做12导联同步心电图,观察QT间期离散度(QTcd)变化并加以医学统计.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QTc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 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缩短AMI患者QTcd,对于预防AMI早期原发性室颤,降低AMI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费心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牙隐裂37例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隐形牙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7例发生牙隐裂病例的临床诊断,采用降低咬牙合、树脂充填、根管治疗与全冠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治愈率为94.59%,治疗效果好.结论 早期诊断,采用降低咬合,树脂充填或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兰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肿)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1临床表现疼痛,多数患者突感胸部疼痛,向胸背放射,起病后胸痛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血压升高或降低,双上肢血压可不对称.

    作者:朱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产科护理模式的改变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比较产科不同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按产妇意愿选择经阴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产妇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对分娩的影响,并进行分娩方式、产程、产后产妇舒适度、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率低,观察组产妇产后舒适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可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后舒适度.

    作者:肖海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洗胃的护理管理

    洗胃是急诊抢救各种经口中毒的常规措施之一,正确及时有效的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多年来对洗胃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现将重点环节的管理体会总结如下.1确认胃管在胃内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延用教科书上的三种方法,即(1)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2)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杯中无气体逸出,如有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3)用注射器自胃管末端注入10 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能听到气过水音.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目的 探讨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15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患者预后按Gos分级,恢复良好5例,轻残4例,中残5例,死亡1例.结论 经颞部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方正;徐建军;李宽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5例,均为内髁,所有病例均系车祸受伤.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股骨髁冠状面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其中1例股骨干骨折术后X线复查才发现股骨髁冠状面骨折,行再次手术.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5例病例均获得了6~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根据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3例,良2例.结论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系高能量损伤,主要累及内髁,此种合并伤少见,易漏诊,需常规显示股骨髁侧位像.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陈雄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消痛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消痛散结汤加减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结果 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9.6%.结论 自拟方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继红;韩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两例胰腺肿瘤误诊分析

    在我国,以往胰腺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过多摄入高胆固醇、高蛋白饮食,以及酗酒、吸烟,长期对胰腺造成刺激等原因,这些都与胰腺肿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导致胰腺肿瘤误诊,现将2例胰腺肿瘤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10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DHS治疗的方法,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间手术过程,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置换组手术实行微创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结论 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手术创伤小,固定牢,能够早期下地活动,改善晚年生活质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范庆旺;闫树君;苏长顺;李春雨;李刚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