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书;秦虎;汪永新;王增亮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中医护理是祖国医药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医药学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时期,在新形势下,其自身的发展空间与市场需求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政府政策不断倾斜的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明显加大了对中医护理教育的重视.该文在阐述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新形势,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加快其发展的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中医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作者:袁锦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开展现代学徒制是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学生、学校、企业共赢之举.该文通过现代学徒制应用的原因和必要性分析,提出现代学徒制在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具体应用策略.
作者:张虹;季有波;王昌辉;邓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从医学检验角度分析控制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检验科2016年1—10月收治的10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这些患者中出现检验失误的总例数,分析造成失误原因及阶段分布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所选1028例患者总共检验1853次,有407例检验出现失误,占总次数21.96%;这些患者出现失误阶段主要分布在准备阶段、采集样本、处理样本和检验设备使用不当,占比例分别是71.99%,21.13%,8.11%,6.88%;检验失误原因占据前3项的是患者行为不当(占据69.04%),选取时机失误(占据16.46%),混淆样本(占据5.16%).结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影响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因素较多,相关部门要加强控制各个检验阶段的力度,提高检验部门的总体水平.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探讨急救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管理.制定急救箱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急救药品物品清点记录本,设置有效期标签和药品标序号,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定期培训,加强督察.通过规范急救箱内药品物品的管理,保证了急救箱内药品物品的安全使用,减少了急救药品物品的浪费,降低了药品物品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大大缩减了护士检查清点急救药品物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急救需要.
作者:毛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个简单、稳定、重复性好的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法测定mNGF活性的实验方法.方法 通过对鸡胚运输温度控制、神经节分离和接种时间限制、培养结果观察时间摸索、活性测定的浓度范围、重复性等试验,建立了鼠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测定方法.结果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测试结果准确的特点.结论 采用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法可有效测定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赵淑媛;曾娟梅;扈会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孕期妊娠患者保健干预应用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孕检女性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家庭教育,乙组采取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保健效果.结果 乙组干预效果优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期妊娠患者采取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日常家庭防护中的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08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92.6%.①肺结核患者肺结核防护知识平均得分为(3.09±1.61)分,总知晓率为61%.②肺结核患者家庭防护平均得分为(2.37±1.27)分,总合格率为47%.③不同年龄(H=4.89,P=0.097)、不同户籍类型(Z=0.08,P=0.468)、不同性别(Z=0.91,P=0.182)、是否初治(Z=0.39,P=0.348)的患者防护知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5,P=0.021);不同年龄(H=7.34,P=0.024)、不同户籍类型(Z=2.01,P=0.022)、不同文化程度(H=7.37,P=0.024)、是否初治(Z=2.11,P=0.017)的患者防护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25,P=0.401).结论 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防护知识的认知尚不足;家庭防护行为普遍不合格;健康教育应重点加强对低文化水平人群开展,并注重从知识宣教到行为改变的持续性干预.
作者:李娜;周维炎;李丽慧;李军;贺莉萍;刘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针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培养目标模糊、师生交流有限、人文培养不足、考评制度欠妥等问题.提出护理带教分层次,丰富带教手段、注重人文能力培养、考评多样化、建立微信平台、PDCA监控等对策,旨在提高神经外科护理带教的实效性,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为护生日后顺利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莹;任艳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微信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延伸下,用微信传播信息已经逐步成为管理员工和开展工作的新方式之一.微信也为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该研究针对当前医院利用微信平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浅析微信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对策.
作者:朱恺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年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公共卫生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种种原因,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情况略差于常住人口,需引起重视,加强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问题及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有效管理措施.该文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作出分析,以期提高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肖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PDCA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参照组药事管理中施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药事管理中施行PD-CA管理,评比2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是(94.2±3.7)分,差错事件发生率是5.7%,对药学服务满意度是94.2%,相较于参照组的(72.6±3.9)分、21.2%、76.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药事管理中施行PDCA管理,可显著提高药学管理质量,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提升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在提高压疮上报表填写合格率的效果.方法 开展以提高压疮上报表填写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压疮上报表填写不合格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压疮上报表填写合格率由58%提高至活动后80%.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上报表填写合格率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整改,从而降低压疮发生,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宁;尹桂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炎性肝细胞腺瘤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 筛选GSE11819数据集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通路分析,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图.结果 研究发现297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主要集中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通路等.下调基因主要集中在化学致癌作用、 视黄醇代谢、 细胞色素P450异生物的代谢等通路.并发现HLA-B上调基因及ALB、CYP1A1、CYP1A2、CYP2A6、CYP2B6、CYP2C19、CYP3A4、CYP3A7、CYP4A11、UGT1A8下调基因在蛋白互作网络中起关键作用.结论 炎肝细胞腺瘤的形成可能涉及到多种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炎性肝细胞腺瘤提供了思路.
作者:胡新梅;农清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为更好地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给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带来的挑战,该院积极转变用人模式,加大对合同制护士的聘用力度,以其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合同制护士的工作热情,使之成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了个体、单位、社会的共同发展.该文分享了经验做法.
作者:刘建文;张彩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调查脑血管病老年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状况,以便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进行防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1例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预防跌倒知信行评估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总结分析调查结果,旨在为提供针对性的预防跌倒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结果 初高中及小学文化程度陪护人员、护理员、接受过培训陪护人员态度及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亲属、未接受培训陪护人员(P<0.05);有过陪护经历陪护人员行为评分明显优于未有陪护经历的人员(P<0.05);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的态度与行为存在相关性(P<0.05),知识与态度存在相关性(P<0.05),知识与行为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脑血管病老年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状况并未达到理想水平,实践中要以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为出发点,针对性采取措施对陪护人员进行教育,以降低老年心血管患者跌倒发生机率.
作者:王瑜;张士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流程再造在PICC专科门诊中应用效果.方法 增设服务流程的指引工具,开辟绿色通道,改善门诊布局,分散患者就诊时间.结果 流程再造后,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门诊服务满意率和PICC相关知识达标率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专科门诊流程再造可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满意率和PICC相关知识达标率.
作者:张璐;马玉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工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了于该站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40对夫妇.结果观察组夫妇对优生优育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更高,全面了解的占该组77.1%.在出生缺陷率方面,478对夫妇的新生婴儿,观察组出生缺陷率为0.8%,低于对照组的7.6%.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降低出生缺陷与不良妊娠结局,积极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提高生育质量,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栾旭红;田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儿科门诊部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的处方3500张,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结果 3500张处方中,2850张含有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81.43%;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分别为43.40%、33.01%;静脉滴注给药比例为41.58%,口服与注射联合给药比例为35.10%;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比例高,达到了65.16%.结论 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同时静脉滴注给药的比例过高,单联用药比例较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较为明显,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孙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教育对于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而目前中国的医学教育仍然存在着重理论与技能的培训,轻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除了通过开设医学伦理道德的理论课程外,建立标准化病人的课程能够更直接的通过模拟医患交流达到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目的.在建立标准化病人的课程体系时,在设计病例时注重加入病人特定心理因素、民族文化背景等社会心理因素,更加重视如何帮病人解决自身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医学生在真正进入临床实习时的自信心.并通过培训非医务人员的标准化病人,建立一批固定的标准化病人群,做到1个标准化病人只熟练掌握1个特定病例,做到接近真实病人状态的模拟,使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任锦;杨俊玲;刘晶;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新医改的落实与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垄断局面将被打破,医院必须建立更完善的激励机制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率,大限度地调动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彰显医院的公益性.该文回顾我国公立医院激励机制的分类,激励机制的理论、激励因素、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方法、激励机制设计原则等,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叙述了对激励机制研究的展望.
作者:江文;曾卫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