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肥某高校教职工门诊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

李华明;张世宏;李川苹;王俊;朱守琪

关键词:
摘要:门诊慢性病是经有关专家确认、各省市社会保险部门批准的部分诊断明确并需要门诊长期用药或治疗的疾病,特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合肥某高校2000年参加安徽省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截止2015年,参加安徽省直职工医保者5982人,其中932人申报成为门诊慢性病患者,现将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腹型肥胖患者胰岛 A 和 B 细胞功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伴腹型肥胖胰岛 A 和 B 细胞功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149例新诊断 T2DM患者,分为腹型肥胖组(AO)74例和非腹型肥胖组(NAO)75例。检测两组患者血尿酸和空腹及馒头餐试验后30、60、120、180 min 各时间点 C 肽(CP)和胰高糖素水平。结果AO 组血尿酸与经对数转换后0、30、60、120、180 min 时间点 CP 及0、30 min 胰高糖素呈正相关(P <0.05);NAO 组血尿酸与经对数转换后0、30、60、120、180 min 各时间点 CP 正相关(P <0.05),而与经对数转换后的各时间点胰高糖素均无相关性(P >0.05);两组合并后,血尿酸与经对数转换后0、30、60、120、180 min 各时间点 CP 呈正相关(P <0.05),与经对数转换后的0、30 min 时间点胰高糖素呈正相关(P <0.05)。结论新诊断 T2DM伴腹型肥胖胰岛 A 和 B细胞功能与血尿酸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伟;马维青;吕芳;胡国平;王国娟;孙春萍;刘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关联规则挖掘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所用中药及外用药的关联。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 GA 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色法测定272例 GA 患者血清 SOD,采用 SPSS 17.0对患者血清 SOD,免疫、炎症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 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 Aprior 模块分析中药及外用药与 SOD 的关系。结果272例 GA 患者血清 SOD 值与正常参考值(129~216 U /mL)相比较,下降的有160例(占59%),正常的有107例(占39%),上升的有5例(占2%)。相关性分析示:SOD 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免疫球蛋白 M(IgM)、补体 C3、补体 C4、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P <0.05或 P <0.01),而与其他所选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P >0.05)。设定小置信度为70%,小支持度为20%。薏苡仁关联于 SOD 指标上升(置信度82.82%,支持度58.33%),薏苡仁和车前草组合关联于 SOD 指标上升(置信度54.09%,支持度86.33%)。SOD 指标上升关联于薏苡仁(置信度33.07%,支持度89.60%)。外用药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 SOD 关联度较高。其中芙蓉膏关联于 SOD 指标上升(置信度78.23%,支持度30.24%),消瘀接骨散关联于 SOD 指标上升(置信度86.02%,支持度27.84%)。结论GA 患者血清 SOD 显著下降,其表达失调可能参与了 GA 的发病。健脾利湿类中药薏苡仁与 SOD 关联度较高,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 SOD 关联较高。

    作者:宋倩;刘健;忻凌;周巧;黄旦;郭锦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与超声心动图的异常情况。方法选取150例行 ECG 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的123例患者作为 ACI 组,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14例患者作为 TIA 组,将其中排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各类 ECG 异常的发生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CI 组和 TIA 组患者的 ECG 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 <0.05),ACI 组患者的房性心率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TIA 组或对照组(P <0.05),ACI 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 TIA 组(P <0.05),LVEF <55%的患者的 ECG异常率显著高于 LVEF≥55%的患者(P <0.05)。结论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ST-T 改变等ECG 异常较为多见,而且 ACI 患者发生房性心率失常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更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与 ECG 异常表现相似。

    作者:李黎;童佳;何淼;沈敏;周奕;邱振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 Fibulin-3水平及其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 Fibulin-3水平,分析其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以100例正在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Fibulin-3、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分析 Fibulin-3与血脂、TNF-α、IVST、LVPWT 及 baPWV 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 IVST、LVPWT 水平高于对照组,Fibulin-3、LVEF 和 baPWV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高血压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脂蛋白 a 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ibulin-3与 TC、LDL-C、TG、IVST、LVPWT 显著负相关,与 HDL-C 和 baPWV 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 Fibulin-3水平较健康老年人低,且与血脂、IVST、LVPWT、baPWV 等密切相关,Fibulin-3水平降低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血管重构的一项评估指标。

    作者:赵乾;庹田;李宇林;郭俊林;顾永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环肿瘤 DNA 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治胃癌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肿瘤标志物已应用于临床诊断,但由于肿瘤标志物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临床应用局限,难以满足"精准医疗"要求。研究表明,循环肿瘤 DNA(ctDNA)检测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相对无创性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机体肿瘤状态、转移、复发及预后评估。本文阐述 ctDNA 与胃癌的关系,介绍目前常用的 ctDNA 检测技术,探讨 ctDNA 在胃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楠;程民;胡世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弹丸注射不同剂量三磷酸腺苷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比较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三磷酸腺苷(ATP)的佳剂量。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50例,52处临界病变(狭窄程度为40%~70%)为研究对象进行 FFR 测量。将不同剂量的 ATP[60μg(IC1)、100μg(IC2)、150μg(IC3)、200μg(IC4)、250μg(IC5)]以弹丸注射至靶血管,然后肘静脉以140μg·kg -1·min -1速度泵入 ATP(IV 组),分别测定并记录 FFR 值、心率、血压、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随着冠脉内弹丸注射剂量的增加,FFR 值逐渐减小,但 IC4组与 IC5组的 FFR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1组FFR 值明显大于 IV 组的 FFR 值[差值为(0.021±0.012)分,P <0.05];IC4、IC5组的 FFR 值明显小于 IV 组[差值分别为(-0.030±0.015)分,P <0.05及(-0.031±0.017)分,P =0.001]。各组间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患者出现 ATP 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安全性相同前提下,相比于静脉泵入 ATP,冠脉内弹丸注射ATP 的剂量为200μg 时诱发大充血状态效果更佳。

    作者:刘亚圆;刘俊;周利民;刘玉;程昭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美沙坦与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周的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与替米沙坦比较评价奥美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平行分组的方法共入选15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奥美沙坦20 mg 或替米沙坦80 mg,1次/天。连续用药4周后进行血压评价,如果患者舒张压(DBP)仍≥90 mm Hg(1 mm Hg =0.133 kPa),则试验药物剂量加倍,直至8周试验结束;治疗4周后 DBP <90 mm Hg的患者则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至第8周。结果治疗4周后,奥美沙坦组坐位 DBP 谷值平均下降11.35 mm Hg,替米沙坦组平均下降8.47 mm H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后,奥美沙坦组坐位DBP 谷值平均下降13.01 mm Hg,替米沙坦组平均下降10.87 mm H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两组有效病例数和有效率相当,P >0.05;治疗8周后,奥美沙坦组有效数为65例(86.7%),替米沙坦组有效数为54例(7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治疗的进展,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升高,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降低(P <0.01),奥美沙坦组较替米沙坦组下降更显著(P <0.01)。替米沙坦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7%显著高于奥美沙坦组的2.7%(P <0.05)。结论奥美沙坦每日口服20~40 mg能够有效地治疗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较每日口服替米沙坦80~160 mg/d 效果更值得肯定,可有效保护肾功能,且耐受性好,安全可靠。

    作者:岳玲;丁薇;倪秀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 血糖(2hPG)、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的 FPG、2hPG 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 FPG、2hP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 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 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改善作用。

    作者:刘罗坤;冯雪萍;王颖;杨腾舜;欧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效果

    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又称交叉韧带腱鞘囊肿,通常起源于肌腱或关节附近组织,关节内的腱鞘囊肿往往少见,而发生于关节内韧带上的囊肿更是罕见[1]。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普及及关节镜技术的开展,人们对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认识及诊治也越来越清晰。本研究是在关节镜下对交叉韧带囊肿进行手术切除,评估并随访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交叉韧带囊肿有无复发。旨在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诊治上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广泛推广交叉韧带囊肿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程恺;赵其纯;尚希福;朱亚林;胡飞;干子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感染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治疗中使用了亚胺培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CRP)、血浆内毒素水平(LPS)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RP、LPS 水平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RP、LPS 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P <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亚胺培南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感染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

    作者:洪玲;吴天学;石立新;孙金明;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龄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房颤动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取341例住院治疗的年龄超过80岁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其是否有心房颤动史进行分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 RDW 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入选研究对象随访90 d,记录新发心房颤动情况。通过多因素分析研究确定 RDW 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结果心房颤动患者 RDW 水平明显高于无心房颤动的患者(13.96±1.41,13.54±1.34,t =2.579,P =0.010);RDW(OR =1.177,95%CI:1037~1.213)及左房内径(OR =1.180,95% CI:1.046~1.330)都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子。多因素回归分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水平(P =0.0001)、左室射血分数(P =0.026)、合并心房颤动(P =0.004)均是高血压患者 RDW 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90 d 随访结果发现新发心房颤动(NOAF)组患者 RDW 水平较无 NOAF 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 RDW 水平的变化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入院时 RDW 水平升高并不是高血压住院患者90 d 内新发心房颤动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孙晓楠;骆雷鸣;赵晓茜;杜瑞雪;郑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中医健脾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挖掘分析中医健脾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与免疫炎症指标下降的关联度,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并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 R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 Aprior 模块分析药物与实验室指标下降的关联分析,小支持度设为20%,小置信度设为50%。结果(1)中医健脾药以茯苓、薏苡仁、山药常用,使用频率分别为94.3%、84.8%、79.2%,以归脾肾经为主,味甘性平;(2)茯苓与血沉(ESR)、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下降支持度均约为95%,置信度均高于60%,茯苓与 ESR、hs-CRP 下降有关联;薏苡仁与 a1-酸性糖蛋白(a1-AG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补体 C3(C3)、免疫球蛋白 G(IgG)下降的支持度均高于75%,置信度均高于50%,薏苡仁与 a1-AGP、RF、CCP-AB、C3、IgG 下降有关联;山药与补体 C4(C4)、免疫球蛋白 A (IgA)、血小板计数(PLT)下降支持度均约为78%,置信度均高于50%,山药与 C4、IgA、PLT 下降有关联;(3)健脾药联合祛风湿药、健脾药联合清热利湿药、健脾药联合活血通络药均对 ESR、hs-CRP、RF、CCP-AB、a1-AGP 下降有关联;健脾药联合祛风湿药对 C3、C4、PLT、IgA、IgG 下降有关联,健脾药联合清热利湿药组合对 C3、C4下降有关联;健脾药联合活血通络药对 PLT、IgA、IgG 下降有关联。结论中医健脾药与免疫炎症指标下降有关联,健脾药分别与祛风湿药、清热利湿药、活血通络药组合均能提高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端淑杰;刘健;张帆;忻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肠屏障功能的损伤及其营养干预

    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其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充分肯定,移植前预处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一步,但超大剂量放化疗会对正常肠道屏障功能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目前对于白血病移植预处理患者的营养干预案例较少,国内尚无通过营养手段减轻大剂量放化疗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报道,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作者:李冠臻;丁丽丽;李长平;程博;杨子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症烧伤行 MEEK 植皮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观察 MEEK 植皮围手术期综合措施对植皮存活和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例接受 MEEK 植皮手术的重度烧伤患者病例资料。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接受 MEEK 手术治疗,观察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后 Meek 植皮次数、皮片成活率、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全部12名患者均抢救成活。其中1次 Meek 植皮创面完全愈合6例,Meek 植皮成活率>70%有4例,Meek 植皮成活率<50%及成活率<30%各1例。结论皮片存活不佳的原因是创面感染,加强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创面修复和重症烧伤患者救治至关重要。

    作者:杨磊;陈旭;梁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编委会名单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气管切开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气管切开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已脱离呼吸机的气管切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湿化氧疗组(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常规组(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各35例,对比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pH 值、气道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影响。结果治疗前,湿化氧疗组和常规组的 PaO2、PaCO2、SaO2、pH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 h、治疗24 h 后,湿化氧疗组患者的 PaO2、SaO2均高于常规组(P <0.05),PaCO2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 h 后,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进行评价,湿化氧疗组的气道湿化满意度80.00%高于常规组54.29%(P <0.05);湿化氧疗组过度气道湿化0.00%低于常规组的11.43%(P <0.05);治疗过程中,湿化氧疗组的并发症率11.43%低于常规组40.00(P <0.05),湿化氧疗组发生生院内获得性肺炎6例(17.14%)低于常规组的14例(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维持稳定的血气水平。

    作者:巴春贺;平萍;张鸿霞;刘畅;王义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稿约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法和干涉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

    目的:评定手法和干涉波结合主动运动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手法及干涉波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手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结合患侧肩部的主动运动训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6.12±2.54)分,关节活动度(10.20±4.4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2.79±5.26)分;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9.17±2.23)分,关节活动度(25.37±4.19)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4.49±4.64)分。观察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6.23±2.44)分,关节活动度(10.56±5.0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3.22±4.85)分;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12.26±2.33)分,关节活动度(33.75±4.27)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7.25±5.7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三项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65.8%比4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手法及干涉波结合主动运动训练对缓解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金虎;黄勇;朱燕蓉;吴梅;王菊萍;祝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健脾化湿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指标影响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采用健脾类中药改善患者的免疫指标,为优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5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采用 SPSS 17.0、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和 Aprior 模块分析健脾类药物与免疫炎症指标变化的关系。研究免疫球蛋白 A、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补体 C3(C3)、补体 C4(C4)五项指标和健脾类药物常用的五味: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泽泻。结果(1)健脾化湿类中药使用率均高于50%;设关联规则置信度为70%,支持度为20%并提取值与指标关联较高的前五味中药,即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泽泻;(2)这五味中药与免疫指标置信度均高于70%,支持度均高于20%,且与 IgG、C3、C4置信度、支持度较高。结论采用的健脾化湿类中药能较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指标。

    作者:张帆;刘健;端淑杰;黄旦;忻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注《另临床保健杂志》官方微信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