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乐音广;舒诚华;刘芳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ARDS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氨溴索早期干预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有更好的改善作用,降低血清 IL-6,IL-8,降低ARDS发生率、病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 氨溴索早期应用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柳军;黄家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11例手术切除特大胸部肿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11例手术切除特大胸部肿瘤的临床护理资料,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7例.切除肿瘤重3200~5600 g,平均3670 g;术中出血1200~6600 ml,平均4500ml.结果 全组心律失常9例,术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手术后16 d自动出院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护理的各个环节,特大胸部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韩星芬;金锋;杨秀珍;荣宁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1 病例介绍患者25岁,女.因停经40余天,无诱因下腹痛3 h于2005年12月11日15∶00入院.末次月经2005年11月28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入院前3 h出现无诱因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无恶心、呕吐、昏撅,阴道无流血,在家未经任何处理.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口唇稍苍白,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作者:周定竹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5组,分别对给予红花注射液低、中、高三个不同剂量组,溶剂空白对照组,丹红注射液阳性对照组采用LBY-N6B自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量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 红花注射液对家兔全血黏度有显著降低的作用,对家兔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 红花注射液具有降低家兔血液黏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
作者:张越;裴泽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脑科袋式手术薄膜在会阴部微创电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52例会阴部平诊前列腺电切和经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常规组74例,常规组使用无菌巾铺巾,观察组使用脑科袋式手术薄膜铺巾;对患者会阴部手术部位有无污染及其程度作记录,评价两组铺巾的手术效果.结果 使用脑科袋式手术薄膜较常规使用无菌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感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次性脑科袋式手术薄膜在会阴部微创电切手术中的疗效优于常规使用无菌巾.
作者:蚁璇;刘丽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产后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导尿术致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1月产后85例尿潴留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产妇尿潴留采用物理方法 诱导排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无痛、无刺激、无副作用的物理方法 ,协助产妇排尿以减少侵入性操作,对于减少盲目的 泌尿道插管操作加大产妇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太惠;杨琼 刊期: 2009年第30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5岁.因平时爱感冒、怕冷、怕风,在某中医诊所取中药三剂,自行煎煮一剂,两煎各煎1 h后和在一起约400 ml,空腹顿服.服完即觉舌麻,10 min后出现口腔和咽喉黏膜、胃部烧灼感,继而出现四肢发凉、全身麻木、胸闷、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伴晕厥1次,速去诊治.
作者:王义臣;王尽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自2008年5月21日至2008年6月6日,八矿医院妇产科对八矿在职1226名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查1226人,妇科正常667人,正常盆腔率54%,乳腺病478人,发病率40%,乳腺增生458人,发病率39%.经阴道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筛查,巴氏Ⅱ级以上201人,其阳性率16.7%,经进一步检查,新柏氏膜式超薄细胞检测(TCT),非典型鳞状细胞5例,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1例,均积极采取药物治疗,1例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经随访仅有2例未转阴,其中有1例未到随访时限,用药后未达3个月,子宫肌瘤37例.提示人们要加强防病意识,自觉定期做妇女病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范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食的影响.方法 将5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每组各28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进食量的变化,并对是否使用鼻饲和(或)全胃肠外营养进行对照.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进食量,减少使用鼻饲和(或)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方法 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食欲,增加进食量,改善胃肠道功能.
作者:曾小丽;刘华;周莉华;张运华;伍斌;伍梦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糖皮质激素且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类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作用.
作者:曾冬根;郑世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前,输血已发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输血治疗成为临床救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成为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救治患者的措施.但是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 一样,输血除能治疗患者外,也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变态反应和大量输血的并发症进行浅析,并对这些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浅述.
作者:张厚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肺外损害情况.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在青岛市市北区浮新医院诊治的669例患者发生肺外损害的情况.结果 66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肺外损害32例,其临床表现多样.结论 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种并发症,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诊断较为困难.当临床遇到以细菌或病毒感染等不能完全解释者,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可拍胸部X线片以发现肺内感染灶,同时做病原学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方法 及并发症.方法 选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平均年龄63.5岁.选择上方、颞侧,鼻侧切口进行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平均采用粘弹剂分离、机械性分离、切开瞳孔等方法 ,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82例中除6例因眼底病变视力无改善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1者14眼,0.1~0.2者40眼,0.2~0.3者16眼,>0.3者12眼.结论 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要对切口位置、瞳孔粘连等做相关的选择及处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作者:闫有恒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Ⅲ度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Ⅲ度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2例有并发症,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例有腹部外伤史,1例试产.6例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其中胎死宫内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存活1例.6例均为产后出血,DIC 1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正常试产过程中子宫胎盘卒中的孕妇多有血管病变或外伤史,且死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B超等尽早作出诊断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作者:梁美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评价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出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于每日晨服雷贝拉唑20 mg每天1次,服用2周,之后10 mg每天1次,服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混悬液1.5g每日3次.治疗6周作胃镜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胃镜下疗效观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且明显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作者:毕春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宾川县近8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宾川县2001~2008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35起,中毒人数743例,死亡2例,中毒发生以6~12月为主,占60%,中毒原因以有毒植物食物为主,占54.29%,发生以家庭就餐、家庭请客聚餐为主,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以肉类为主.结论 加强宣传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教育和培训,改变食用含乌头碱的附子、草乌药膳习俗和防止误采误食毒蕈;建议食品卫生监督实行对农村家庭办各类宴请客事进行事前申报备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管理下,进行客事前食品卫生干预,是预防和控制食品中毒事故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克志;陈宝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46例.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89.1%.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好方法 .
作者:郑伟;陈冬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抽取53例慢性心衰患者和33例非心衰患者的静脉血标本,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与非心衰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慢性心衰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非心衰患者(P<0.05),慢性心衰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率(P-LCR)显著高于非心衰患者(P<0.01).结论 P-LCR增大是慢性心衰出现早期心源性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可作为心衰治疗的一个指标.
作者:王庆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重中之重是医师队伍的建设.上海从2004年开始了全科医师培养3年行动计划,现将辖区内医师现状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赵莉;沈民南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