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研究

叶太惠;杨琼

关键词:产后, 尿潴留,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导尿术致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1月产后85例尿潴留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产妇尿潴留采用物理方法 诱导排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无痛、无刺激、无副作用的物理方法 ,协助产妇排尿以减少侵入性操作,对于减少盲目的 泌尿道插管操作加大产妇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出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于每日晨服雷贝拉唑20 mg每天1次,服用2周,之后10 mg每天1次,服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混悬液1.5g每日3次.治疗6周作胃镜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胃镜下疗效观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且明显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作者:毕春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特殊交班本的使用与体会

    2007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建立了一本特殊交班本,应用两年来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使用方法(1)在一本普通的记录本封面上醒目的写上特殊交班本,放在护士站触手可及的地方,使用前统一使用规范,说明使用的目的,达成共识;(2)记录的内容是当班病房发生或发现的情况,需要引起大家特别的注意,如某患者异常行为、情绪波动,可能存在某种安全风险,或需要白天及时解决的,如病房设施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某些物品缺少需要请领等;(3)患者情况特殊,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如患者外出或外出检查,定时执行的医嘱等;(4)记录的形式要求简单明了,表达清楚即可.

    作者:刘付玉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11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 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段东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晨间交接班方法的改进

    运用护理程序理论规范指导晨间护理交接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给予护理对象从生理、心理、精神等多层面系统的整体护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护理临床交接班工作,使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作者:赵满丽;赵玉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瑞芬太尼与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小儿丙泊酚注射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预先注射瑞芬太尼和混合注射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ASAⅠ~Ⅱ级,年龄3~10岁,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瑞芬太尼Ⅰ组(R0.25)和瑞芬太尼Ⅱ组(R0.5),每组50例.利多卡因组患儿注射丙泊酚(AstraZeneca)2.5 mg/kg,混合利多卡因浓度为丙泊酚100 mg混合利多卡因10 mg,瑞芬太尼组Ⅰ(R0.25)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25 靏/kg,瑞芬太尼组Ⅱ(R0.5)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5 靏/kg.60 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用Cameron 的疼痛评分方法 进行注射疼痛的评分.结果 利多卡因组、瑞芬太尼组Ⅰ、瑞芬太尼组Ⅱ分别有1例(2%)、5例(10%)、2例(4%)患儿重度疼痛.利多卡因组和瑞芬太尼组Ⅱ(R0.5)之间的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瑞芬太尼组Ⅰ(R0.25)的疼痛程度比利多卡因组和瑞芬太尼组Ⅱ(R0.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0.5 靏/kg的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利多卡因注射对预防小儿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较好,两者疗效相当,而预注0.25 靏/kg瑞芬太尼的效果较差.

    作者:房洁渝;江楠;荣健;李偲;许淼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

    高频电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简称电切术),是将电流频率提高到300 kHz以上,当电流通过息肉组织时产生热效应,使其凝固、坏死.笔者所在科室自2004年至2009年4月应用Fujinonb EVE W-88A电子胃镜及ERBE ICC 80高频电发生器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显著,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少芳;郑姬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联用氟哌噻吨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对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98例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咽异感症患者中焦虑倾向和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治疗咽异感症时氟哌噻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焦虑倾向和焦虑症患者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也明显下降.结论 咽异感症患者可联用氟哌噻吨治疗.

    作者:程涛;孙冬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肋骨上缘切口在胸外伤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在预防胸部外伤电视胸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可行方法 .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采用肋骨上缘骨膜下切口入胸行胸腔镜手术24例(观察组);同时行肋间肌肉切口入胸常规腔镜手术20例做为对照组.两组以术后疼痛评分和持续时限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2 d至1个月,1个月后无术后疼痛综合征表现,与对照组疼痛时限及评分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肋骨上缘骨膜下切口可以明显降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增峰;顾春雷;代兆华;冯鹏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健康指导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对高脂血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实验一: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健康指导,分别在半个月、1个月、2个月时复查血脂,统计治愈率;实验二:以实验一中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再随机平均分组,仅观察组巩固健康指导.1个月后复查血脂,统计复发率.结果 实验一:观察组治愈率在1个月75%和2个月100%显著高于对照组58%和86%;实验二:1个月后复发率观察组1%,对照组20%.结论 健康指导不仅能提高对高脂血脂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控制复发.

    作者:于洋;陶冶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经腹二维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寻找异位妊娠包块.用彩色多普勒仔细观察包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特点.结果 56例患者中有42例经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5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95%.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及附件区包块内滋养层动脉血流频谱,舒张末期流速增加,呈低阻力型,阻力指数(RI)为(0.43±0.08).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分辨率高,贴近病变组织,不受肥胖、肠气干扰等优点,结合血流变化特征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更多、更有效的诊断信息,因此,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和宫内早早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青;胡智慧;蔡素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预防

    急性阑尾炎(尤其是化脓性和坏疽性)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率为10%~30%,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14.4%~67%[1],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并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此外科医生在工作中要从预防伤口感染为主,治疗切口感染为辅,争取早期发现和处理轻度感染的切口.

    作者:段成顶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对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监测与治疗的研究

    围术期高血压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间内,患者的血压高于正常血压30%或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有报道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已占手术患者的30%~60%.

    作者:鄢泉仔;卢慧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子宫阔韧带腺肌瘤嵌顿疝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4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半年,不可复并疼痛2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入院查体:T 36.5 ℃,P 75次/min,R 19次/min,BP 100/65 mm Hg.腹部平坦,左腹股沟区可见一梨形包块,大小约4 cm×3 cm×3 cm,无法还纳腹腔,有压痛,伴咳嗽冲击感.B超检查:左腹股沟区可探及一4 cm×2.8 cm×2.5 cm大小的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包块与腹腔相连;子宫体积增大,横切面宫体左侧偏,浆膜下见多个实性低回声结节,包膜完整,界限清楚,左子宫阔韧带与腹股沟区肿物界限不清,似相连.

    作者:孙洪臣;牟海斌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和体会

    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将患者的血压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可延缓高血压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张俊清;安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9例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原则,以获得佳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9例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6例均痊愈,手术治疗3例,痊愈2例,死亡1例.结论 创伤性乳糜胸经过保守治疗大多患者可以痊愈,如果乳糜液持续14 d,每天多于500 ml/d,没有减少趋势,应该手术治疗,但是,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每天多于500 ml,持续7 d,条件允许应该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张航;杨海慧;龚建辉;刀永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如何远离冠心病

    冠心病全名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的血运来源于发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70%时,导致心肌供血不全,才出现明显症状: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猝死).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不可根治,以我国上海两所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冠心病发病率为6.78%,60年代发病率为15.7%,70年代发病率为26.03%,80年代发病率为26.8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蔺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43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对43例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依西美坦22例,来曲唑组21例,两组治疗12周后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9.1%和33.3%(P<0.05).血清雌二醇(E2)有效抑制率分别为41.3%和26.1%(P<0.05).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轻微,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作者:陈理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基层医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药物治疗断指再植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显微外科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断指再植术38例46指.结果 经过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38例40指存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是近20年来外科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国内自1963年陈中伟在世界上首创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成功以来,已有成千例断肢断指再植成功,并获得较好功能,但此项技术在边远贫困地区仍处于空白状态,给患者劳动造成很大损失,甚至造成残疾,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手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黄文甫;黄渊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检验本科《临床输血与检验》教改探讨

    随着输血医学的迅猛发展、输血安全和合理使用血液资源已经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内容,这就对医学检验学生的输血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搞好检验本科<临床输血与检验>的教学工作,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这门学科从理论教学及临床实习角度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华;李代渝;韩小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短暂发作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突然发病,历时短暂,不经治疗约30%终发展成脑梗死.TIA患者中有10%左右存在全身或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90%左右存在着心脏和动脉系统的微栓子.抗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频繁发作者以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剂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2005~2008年笔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剂治疗TIA 86例,取得满意效果,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朝江;刘士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