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东杰
围术期高血压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间内,患者的血压高于正常血压30%或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有报道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已占手术患者的30%~60%.
作者:鄢泉仔;卢慧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 .方法 对9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施行精心护理,包括日常护理、术前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病情观察、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和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本组98例患者疾病认知度、血糖控制良好率、心理承受能力和遵医行为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虹;蔡福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建立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探讨迷迭香酸(Rosemarinic acid,RA)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6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硝酸异山梨酯组、RA小剂量组、RA中剂量组、RA高剂量组.以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 缺血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凋亡的细胞明显增多(P<0.01),RA组凋亡细胞较缺血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比,缺血模型组bcl-2,bax蛋白表达量增加,bax表达尤其明显.RA各给药组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比假手术组有所增加,但bax明显较缺血模型组低(P<0.05或P<0.01).结论 RA能上调心肌细胞抗凋亡因子bcl-2和下调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是其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丽;梁绪国;刘锡强;田京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方法 及并发症.方法 选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平均年龄63.5岁.选择上方、颞侧,鼻侧切口进行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平均采用粘弹剂分离、机械性分离、切开瞳孔等方法 ,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82例中除6例因眼底病变视力无改善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1者14眼,0.1~0.2者40眼,0.2~0.3者16眼,>0.3者12眼.结论 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要对切口位置、瞳孔粘连等做相关的选择及处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作者:闫有恒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氦氖(He-Ne)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综合征86例,随机分为氦氖激光组和对照组.氦氖激光组56例(103侧),对照组30例(48侧).双组均常规药物治疗,氦氖激光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患处,治疗时间10 min,每天1次,5 d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对照组疗程同氦氖激光组,不另作其他治疗.结果 氦氖激光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8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张华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对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98例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咽异感症患者中焦虑倾向和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治疗咽异感症时氟哌噻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焦虑倾向和焦虑症患者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也明显下降.结论 咽异感症患者可联用氟哌噻吨治疗.
作者:程涛;孙冬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颈椎旋转手法分仰卧位旋转手法、立位肘托牵引旋转手法和立位双手协同旋转手法等,临床运用非常广泛.笔者16年来采用颈椎旋转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落枕、颈椎小关节紊乱、颈型眩晕、儿童环枢关节半脱位等病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通拉嘎;李桂英;廉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近年来,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手术室护士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易造成职业损伤,是从事临床医学工作人群中易受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易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方面作一阐述.
作者:何玉茜;朱林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出现肺功能不全,占50%;早期出现低氧血症19例,占55.8%;腹腔室隔综合征20例,占58.8%;休克12例,占35.2%.其中痊愈30例,死亡4例.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因而病死率高,应加强全身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及处理,以达到佳的预后.
作者:高鹏;司继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比较Zeiss IOLMaster与传统超声生物测量法、验光仪对儿童眼轴、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测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IOLMaster在儿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德国Zeiss IOLMaster 3.02相干光生物测量仪和法国QMC 5.03接触型A超依次分别测量小儿眼科门诊的患者(4~16岁)126例244眼的眼球轴长(AL)和前房深度(ACD),并对两种方法 的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应用IOLMaster和验光仪(NIDEK AR-600A)分别测量全部人群的角膜曲率,并对两种方法 的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分别比A超测量值大(0.22±0.22) mm和(0.10±0.20) m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角膜曲率与验光仪测量值相比,相差0.04 D,无统计学意义(P>0.05);IOLMaster测量的各项生物参数与传统方法 测量的数值比较,有显著相关性(P<0.001).(2)在儿童同一年龄阶段组中,眼轴长度值与屈光度有关联性,屈光度负值越大,眼轴越长;同时随年龄增长,儿童的眼轴也会逐渐发育.IOLMaster在测量不同屈光度的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的眼轴长度与传统A超有显著相关性(P<0.001).(3)变异系数(COV)比较IOLMaster为0.67%,小于A超0.72%.结论 (1)IOLMaster测量正视儿童的眼轴长度范围为23.12~24.01 mm;(2)IOLMaster测量值比传统A超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值分别为0.22 mm和0.10 mm;(3)IOLMaster测量值与传统验光仪角膜曲率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IOLMaster与传统测量方法 相比,对儿童生物参数测量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测量新选择.
作者:闫锡秋;乔珊丽;亢晓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急性阑尾炎(尤其是化脓性和坏疽性)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率为10%~30%,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14.4%~67%[1],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并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此外科医生在工作中要从预防伤口感染为主,治疗切口感染为辅,争取早期发现和处理轻度感染的切口.
作者:段成顶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预先注射瑞芬太尼和混合注射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ASAⅠ~Ⅱ级,年龄3~10岁,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瑞芬太尼Ⅰ组(R0.25)和瑞芬太尼Ⅱ组(R0.5),每组50例.利多卡因组患儿注射丙泊酚(AstraZeneca)2.5 mg/kg,混合利多卡因浓度为丙泊酚100 mg混合利多卡因10 mg,瑞芬太尼组Ⅰ(R0.25)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25 靏/kg,瑞芬太尼组Ⅱ(R0.5)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5 靏/kg.60 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用Cameron 的疼痛评分方法 进行注射疼痛的评分.结果 利多卡因组、瑞芬太尼组Ⅰ、瑞芬太尼组Ⅱ分别有1例(2%)、5例(10%)、2例(4%)患儿重度疼痛.利多卡因组和瑞芬太尼组Ⅱ(R0.5)之间的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瑞芬太尼组Ⅰ(R0.25)的疼痛程度比利多卡因组和瑞芬太尼组Ⅱ(R0.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0.5 靏/kg的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利多卡因注射对预防小儿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较好,两者疗效相当,而预注0.25 靏/kg瑞芬太尼的效果较差.
作者:房洁渝;江楠;荣健;李偲;许淼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对晚年的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为此,临床对老年病的防治更具有重要性,本文就治疗老年病方面作一简介,以资探讨.
作者:王茂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牙的定位成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颗颌骨内埋伏牙采用螺旋CT行颌面部螺旋容积扫描,并用齿科重建Dental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获得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图像.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全方位地展示埋伏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
作者:焦海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 对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头颅CT扫描定位,采用锥颅的方法 进行血肿穿刺外引流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术后经头颅CT复查证实无1例血肿残留,且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锥颅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血肿引流彻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孙德举;苏美;张子文;石奉武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慢性丝虫病患者照料工作取得的成效,探讨工作方法 和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全县慢性丝虫病患者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培训力度,让慢性丝虫病患者提高自我照料的意识和能力.结果 通过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出现频次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对现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给予更好的关怀和照料,能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雄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HIV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法灵敏度的对比.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法各两种试剂对已知HIV阴性血清、阳性血清及弱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免疫层析法灵敏度高.结论 筛查HIV抗体好选用ELISA,防止漏检.
作者:王全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评价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出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于每日晨服雷贝拉唑20 mg每天1次,服用2周,之后10 mg每天1次,服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混悬液1.5g每日3次.治疗6周作胃镜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胃镜下疗效观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且明显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作者:毕春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众所周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各种仪器在医院检验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检验室的检测水平日益提高.
作者:刘海波;何庆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