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何玉茜;朱林平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摘要:近年来,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手术室护士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易造成职业损伤,是从事临床医学工作人群中易受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易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方面作一阐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

    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应用于临床上的检验项目也越来越多.超敏C反应蛋白就是一项应用于临床的较为广泛的新项目.

    作者:王小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普伐他汀治疗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予以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治疗6个月,同时选择20例相似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观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心功能监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后患者左心室质量(LVM)、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EPFV)、舒张早期血流流速积分(ETVI)、A/E、收缩期峰值血流流速积分/总流速积分(ATVI/TTVI)和心功能NYAH分级评分改善程度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他汀组总有效率为82.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洪梓岭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骨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本文对骨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查找出具体原因,提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的对策,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作者:郭丽兰;李牡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52例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B组26例采用泼尼松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反应率84.6%,B组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20例,长期反应率59.1%,B组随访21例,长期反应率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无1例并发感染;B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类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并发感染.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方案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维持时间长,可做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胡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改良质子泵胃三联清除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胃三联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92例确诊为Hp感染的慢性胃炎应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胃三联治疗1周后的疗效.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Hp清除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胃三联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较好.

    作者:孙兆发;唐小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食的影响.方法 将5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每组各28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进食量的变化,并对是否使用鼻饲和(或)全胃肠外营养进行对照.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进食量,减少使用鼻饲和(或)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方法 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食欲,增加进食量,改善胃肠道功能.

    作者:曾小丽;刘华;周莉华;张运华;伍斌;伍梦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红花注射液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5组,分别对给予红花注射液低、中、高三个不同剂量组,溶剂空白对照组,丹红注射液阳性对照组采用LBY-N6B自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量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 红花注射液对家兔全血黏度有显著降低的作用,对家兔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 红花注射液具有降低家兔血液黏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

    作者:张越;裴泽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威海市街头初次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调查与分析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随着人们对献血知识的深入了解,威海市街头无偿献血者日益增多.为了确保血液质量以及献血者的身体健康,笔者对565名初次献血者的血红蛋白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海亭;陈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Ⅲ度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6例诊治体会

    目的 了解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Ⅲ度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Ⅲ度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2例有并发症,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例有腹部外伤史,1例试产.6例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其中胎死宫内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存活1例.6例均为产后出血,DIC 1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正常试产过程中子宫胎盘卒中的孕妇多有血管病变或外伤史,且死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B超等尽早作出诊断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作者:梁美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一次性脑科袋式手术薄膜在会阴部微创电切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脑科袋式手术薄膜在会阴部微创电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52例会阴部平诊前列腺电切和经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常规组74例,常规组使用无菌巾铺巾,观察组使用脑科袋式手术薄膜铺巾;对患者会阴部手术部位有无污染及其程度作记录,评价两组铺巾的手术效果.结果 使用脑科袋式手术薄膜较常规使用无菌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感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次性脑科袋式手术薄膜在会阴部微创电切手术中的疗效优于常规使用无菌巾.

    作者:蚁璇;刘丽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诊治1例体会

    自发性食管破裂系指健康人突然发生食管破裂,因多数发生于饮酒、呕吐之后,食管壁全层破裂,故有人称之为呕吐后食管破裂.有时与胃酸分泌有关,有人称之为食管消化性穿孔.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清刚;方文红;曲桃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468例急性胆囊炎LC 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68例患者中除24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LC手术.结论 只要掌握原则及熟练操作技巧,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伟;杨大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1226名女职工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自2008年5月21日至2008年6月6日,八矿医院妇产科对八矿在职1226名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查1226人,妇科正常667人,正常盆腔率54%,乳腺病478人,发病率40%,乳腺增生458人,发病率39%.经阴道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筛查,巴氏Ⅱ级以上201人,其阳性率16.7%,经进一步检查,新柏氏膜式超薄细胞检测(TCT),非典型鳞状细胞5例,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1例,均积极采取药物治疗,1例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经随访仅有2例未转阴,其中有1例未到随访时限,用药后未达3个月,子宫肌瘤37例.提示人们要加强防病意识,自觉定期做妇女病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范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11例分析

    目的 提高对酷似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的认识.方法 对11例有神经症状和体征合并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随机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结果 11例低血糖患者经过输注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控制在3.3~9.6 mmol/L(平均7.6 mmol/L),神经症状和体征分别于22~120 min内消失.结论 在基层工作的医师,对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速测随机血糖,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和体会

    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将患者的血压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可延缓高血压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张俊清;安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现状调查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重中之重是医师队伍的建设.上海从2004年开始了全科医师培养3年行动计划,现将辖区内医师现状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赵莉;沈民南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子宫阔韧带腺肌瘤嵌顿疝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4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半年,不可复并疼痛2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入院查体:T 36.5 ℃,P 75次/min,R 19次/min,BP 100/65 mm Hg.腹部平坦,左腹股沟区可见一梨形包块,大小约4 cm×3 cm×3 cm,无法还纳腹腔,有压痛,伴咳嗽冲击感.B超检查:左腹股沟区可探及一4 cm×2.8 cm×2.5 cm大小的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包块与腹腔相连;子宫体积增大,横切面宫体左侧偏,浆膜下见多个实性低回声结节,包膜完整,界限清楚,左子宫阔韧带与腹股沟区肿物界限不清,似相连.

    作者:孙洪臣;牟海斌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且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类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作用.

    作者:曾冬根;郑世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1例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继发孔型ASD 13例,PDA 8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3例ASD有少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已无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洪;柳永华;刘承鸾;张浩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面部痤疮中医治疗概况

    面部痤疮是女性常见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渐上升,易反复发作,影响容貌,逐渐引起重视.文章就近十年中医治疗面部痤疮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海燕;吴芸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