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急性阑尾炎(尤其是化脓性和坏疽性)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率为10%~30%,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14.4%~67%[1],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并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此外科医生在工作中要从预防伤口感染为主,治疗切口感染为辅,争取早期发现和处理轻度感染的切口.
作者:段成顶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牙的定位成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颗颌骨内埋伏牙采用螺旋CT行颌面部螺旋容积扫描,并用齿科重建Dental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获得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图像.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全方位地展示埋伏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
作者:焦海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冠心病全名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的血运来源于发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70%时,导致心肌供血不全,才出现明显症状: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猝死).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不可根治,以我国上海两所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冠心病发病率为6.78%,60年代发病率为15.7%,70年代发病率为26.03%,80年代发病率为26.8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蔺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抽取53例慢性心衰患者和33例非心衰患者的静脉血标本,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与非心衰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慢性心衰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非心衰患者(P<0.05),慢性心衰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率(P-LCR)显著高于非心衰患者(P<0.01).结论 P-LCR增大是慢性心衰出现早期心源性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可作为心衰治疗的一个指标.
作者:王庆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对43例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依西美坦22例,来曲唑组21例,两组治疗12周后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9.1%和33.3%(P<0.05).血清雌二醇(E2)有效抑制率分别为41.3%和26.1%(P<0.05).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轻微,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作者:陈理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顽固性低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近4年收治的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入院时格拉斯(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伤后7~11 d开始出现低钠血症.27例患者均出现精神症状和意识状态改变,其中18例患者意识障碍渐深.25例患者血钠均低于130 mmol/L,其中16例患者低于120 mmol/L.治愈2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 顽固性低钠多见于各类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者相对较少,合理及时的综合诊治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顽固性低钠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周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出现肺功能不全,占50%;早期出现低氧血症19例,占55.8%;腹腔室隔综合征20例,占58.8%;休克12例,占35.2%.其中痊愈30例,死亡4例.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因而病死率高,应加强全身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及处理,以达到佳的预后.
作者:高鹏;司继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时间与溶栓成功的关系.方法 溶栓适应证的ST段抬高的AMI病例68例,给予国产尿激酶100~150万U溶栓,肠溶阿司匹林0.3 g口服;尿激酶溶栓6 h后,给予肝素5000 U肌注,2次/d.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2 h以内再通13例(再通率72.2%);3~6 h以内再通21例(再通率91.3%);7~12 h以内再通7例(再通率38.9%);13~24 h再通0例(再通率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溶栓治疗,越早越好.
作者:林春霞;李皆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运用护理程序理论规范指导晨间护理交接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给予护理对象从生理、心理、精神等多层面系统的整体护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护理临床交接班工作,使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作者:赵满丽;赵玉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而目前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李进利;韦黎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本文对骨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查找出具体原因,提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的对策,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作者:郭丽兰;李牡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经腹二维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寻找异位妊娠包块.用彩色多普勒仔细观察包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特点.结果 56例患者中有42例经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5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95%.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及附件区包块内滋养层动脉血流频谱,舒张末期流速增加,呈低阻力型,阻力指数(RI)为(0.43±0.08).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分辨率高,贴近病变组织,不受肥胖、肠气干扰等优点,结合血流变化特征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更多、更有效的诊断信息,因此,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和宫内早早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青;胡智慧;蔡素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52例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B组26例采用泼尼松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反应率84.6%,B组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20例,长期反应率59.1%,B组随访21例,长期反应率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无1例并发感染;B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类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并发感染.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方案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维持时间长,可做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胡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手术加中药坐浴法治疗慢性肛裂及其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观察862例,以手术处理肛裂原发病灶及部分并发症(如哨兵痔、肛乳头增生、皮下瘘等);以中药坐浴法治疗肛窦炎、肛门梳硬化等并发症,同时中药坐浴疗法可保持创面清洁、减少创面感染、缓解局部疼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结果 862例患者均治愈,平均疗程15 d;便后手术部位疼痛时,通过中药坐浴能使疼痛迅速缓解,创面愈合较快.结论 慢性肛裂病理改变独特,常为多种并发症并存,单纯手术治疗难以消除所有并发症,其疗效受到限制,而手术加中药坐浴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则为解决前述问题提供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作者:韦冠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难治性恶性疾病之一,其特点为体内有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的增生,出现于骨髓和其他器官和组织内,并进入外周血液中.这种细胞大多是未成熟和形态异常的白细胞,部分患者也有幼稚和形态异常的红细胞或巨核细胞的异常增生.本病确诊后,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治疗费用昂贵,为此,笔者兹报道1例白血病诊治体会,仅供参考.
作者:龙继塔;麻福昌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了解外科感染病原菌和药敏性的变化动态,总结出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和治疗性合理应用方法 .
作者:郭开龙;韩立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 对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头颅CT扫描定位,采用锥颅的方法 进行血肿穿刺外引流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术后经头颅CT复查证实无1例血肿残留,且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锥颅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血肿引流彻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孙德举;苏美;张子文;石奉武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HIV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法灵敏度的对比.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法各两种试剂对已知HIV阴性血清、阳性血清及弱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免疫层析法灵敏度高.结论 筛查HIV抗体好选用ELISA,防止漏检.
作者:王全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众所周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各种仪器在医院检验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检验室的检测水平日益提高.
作者:刘海波;何庆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