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贾亮;刘俊英;王贵玲

关键词: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 神经生理疗法, 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60例)和采用神经生理疗法(Bobath)与运动再学习的传统疗法组(60例).依据简式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蛋白(L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运动疗法组、传统疗法组简易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MBI)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运动疗法组与传统疗法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和L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运动疗法组效果更佳,治疗后与传统疗法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生活自理,减轻其心理压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3~2014年连云港市常住居民口腔卫生保健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口腔卫生保健水平,并探讨口腔保健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2014年6月对连云港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Epi info 3.5.1复杂抽样分析模块作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了144个村及居委会的3361名常住居民,总应答率为97.4%.过去3年该地区常住居民的未看牙医率为74.6%(95%CI:72.7 ~ 76.4).刷牙率为96.6%(95%CI:95.6 ~ 97.6);城区、乡村居民刷牙率分别为99.4%(95%CI:99.1~99.8)、95.2%(95%CI:93.8~96.7),男性、女性居民刷牙率分别为95.5%(95%CI:93.9~97.0)、97.5%(95%CI:96.5~98.5).牙齿没有脱落率为60.0%(95%CI:57.9~62.2),55岁以上居民牙齿脱落率高为72.1%,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牙齿脱落率明显高于非患高血压及糖尿病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每年看牙医1次及每天刷牙2次是预防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牙齿脱落是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及糖尿病也会增加牙齿疾病的发生而导致牙齿脱落.结论 该地区大部分居民的口腔健康观念淡薄、口腔健康行为低,老年人、乡村居民、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牙齿脱落严重.应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定期检查牙齿频率,降低龋病与牙周病的发病率,预防与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廷禄;梁晓雷;杨子;陆玉琴;闫鹤鹏;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

    目的 评价以中医为主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降压药治疗及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表(WHO-QOL)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在健康生活方式、血压控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HPLP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WHO-QOL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于中医特色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有助于血压的长期管控,在辅助降压、减轻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李斌儒;骆雨;樊宇;李媛媛;张永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阳地区成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益阳地区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421名成年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421例受检者尿酸水平为(308.3 ± 92.3)μmol/L,共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999例,检出率13.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校正年龄后,肌酐清除率、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与尿酸水平独立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年龄后,性别、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以及肌酐清除率下降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HUA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益阳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相一致,但患病率可能高于以往对中南部内陆地区的常规认识,提示需要干预生活方式并采用相应药物治疗降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

    作者:朱冰坡;范利;蔺士杰;闫晶晶;徐芳;刘艳明;刘香;郭敏;刘巧玲;徐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年龄对女性硬膜外腔加药后压力及局麻药扩散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年龄分层对硬膜外腔注药后的硬膜外腔压力、扩散及用药量特性.方法 选取20~40岁、40~60岁和60岁以上的择期开腹妇科手术患者各20例,均于L2~ 3间隙穿刺并置硬膜外导管,每隔5 min泵注0.75%罗哌卡因5 ml,共3次.观察并记录3组每次注药后5 min的硬膜外腔压力,测量末次给药15 min后的阻滞平面,计算脊髓每节段阻滞所需药量.结果 >60岁组与20~40岁组和40~60岁组比较,注药后5 min的硬膜外腔压力和阻滞平面到达目标平面的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相同剂量局麻药阻滞的总节段数明显增多(P<0.05),每节段所需局麻药更少(P<0.05).结论 年龄对局麻药在硬膜外腔的注药后压力和药物扩散均有影响;当患者年龄超过60岁时,硬膜外阻滞所需药量有所减少.

    作者:张文钰;张青林;徐铭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85岁以上老年人24 h胃pH值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85岁以上老年人24 h胃pH各项数值,明确高龄是否影响胃内氢离子活性.方法 先取13例高龄老年受检者,男性,年龄85~91岁,平均年龄86.7岁.将食管胃双通道pH检测导管经鼻放置于胃腔内,行24 h胃pH值检测.结果13例高龄受检者所测得的胃中位pH值范围为1.3-2.5,统计分析表明受检者的胃中位pH均值为1.74,胃算术均数pH均值为2.54.受检者24 h胃pH<2累积百分比时间的平均值为59.92%;24 h胃pH<3累积百分比时间平均值为73.92%,24 h胃pH<4累积百分比时间平均值为80.40%.结论 即使是8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24 h胃pH仍然保持大致正常水平,单纯的年龄因素不影响胃内氢离子活性.

    作者:李园;吴本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 ~2017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脑梗死卧床肺部感染患者70例,根据给氧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鼻导管、吸氧面罩方式给氧,试验组患者采用新型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系统给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和24 h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气指标变化,患者咳痰能力改变,以及发生院内感染率、耐药菌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和24 h后心率、呼吸次数、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pH值及氧和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SaO2及氧和指数均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院内感染率、耐药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改善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院内感染率和耐药菌发生率.

    作者:巴春贺;王国玉;平萍;张鸿霞;刘畅;王义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铁路社区老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铁路社区大专以上学历的老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达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终阻止和延缓MCI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减少照料者负担,为老年医疗保健事业的投入提供依据.方法 在社区内筛选符合条件的人群196例老人入组,收集并请专家复核病史及详细的病例资料,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完成专业量表的检查.分别对年龄、性别、寡居、有氧锻炼、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史等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年龄、冠心病与MCI的关系.结果 符合筛选条件的196例老人入组,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118人,MCI组78人.两组在年龄(P<0.001)、寡居(P=0.008)、规律散步(P<0.001)、跳毛巾操(P<0.001)以及是否患冠心病(P=0.003)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MCI组年龄较高,寡居率较正常组偏高,规律散步率较正常组低,参加毛巾操锻炼率较正常组低同时冠心病伴随率明显较正常组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I的发病与年龄正相关,与是否规律散步负相关.结论 MCI的发病与年龄、是否规律散步相关.

    作者:曹燕;王效敏;杨朵;邢筱雯;佟明艳;陈星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用新理念和新方法提高颈腰痛的康复治疗水平

    颈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主要指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如临床上常见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变引起的椎间盘源性腰痛、退变性颈、腰椎不稳症和退变性颈腰椎狭窄症等.这些疾病的康复治疗,近些年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有氧训练、核心肌群训练、肌松剂的应用和辅助器具(颈托腰围等)的应用等.

    作者:高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

    目的 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同时进行H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者2877例,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使用13C、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试剂盒检测DOB值和DPM值,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877例受检者Hp感染率为58.1%(1671/2877),<30岁组高(79.6%,203/255),其余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率逐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7例受检者HHcy总检出率为34.8%(1002/2877),除60岁以上年龄组HHcy检出率降低外,其余年龄组HHcy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人群Hp感染者HHcy的检出率为37.2%(622/1671),高于Hp未感染者31.5%(380/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Hp感染均是HHcy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p感染与HHcy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魏文志;刘艳如;温晓华;张婧环;高冕;田京利;王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凝血-纤溶系统失调在冠心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失衡,这种失衡在促进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Ⅳ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反应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的特异性标记物,而冠心病患者出现血管内血栓又可以引起继发性纤溶激活[2].因此,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特异指标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6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及基础药物+高压氧治疗,疗程为14 d,并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以探讨药物+高压氧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叶单单;陈静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分析OSAHS对于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影响,为O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病情不同,选取COPD患者55例(COPD组)、OS患者32例(OS组),测定其颈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静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COPD组与OS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患者的颈围、BMI显著高于COPD组(P<0.05);睡眠呼吸紊乱主要指标:OS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显著高于COPD组(P< 0.01),夜间低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明显低于COPD组(P<0.05),OS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90%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 90%)明显高于COPD组(P<0.05);血气分析指标:OS组SaO2、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COPD组(P<0.05),两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功能检查:OS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明显低于COPD组(P<0.05);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OS组高于COPD组(P<0.05),OS组肺动脉高压(PASP≥40 mmHg)患病率46.9%(15/32),COP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病率7.3%(4/55),OS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46.9%(15/32),OS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伴有肥胖COPD患者更易患OS;老年OS患者低氧血症、睡眠质量、肺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日间低氧血症较COPD患者更严重;OS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应提高对老年OS的认识.

    作者:欧敏;张超;方庭正;韩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青年男性中心性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研究通过对某部机关中青年男性的调查,以了解中心性肥胖的流行情况及其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为今后开展针对性的肥胖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杨冠华;邢亚楠;张新华;吴蓓;张国;李晓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联合用药对卵巢癌术后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LPA与IL-6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辅助顺铂对卵巢癌术后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LPA与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卵巢癌行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对照组予顺铂辅助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溶血磷脂酸(LPA)、IL-6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LPA与IL-6水平均下降(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D-二聚体、LPA与IL-6水平较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 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辅助顺铂降低卵巢癌术后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LPA与IL-6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永颖;田伟;孙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军校学员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目的 调查某军校学员的心理状况,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入校学员346名,在校期间连续3年进行心理普查,并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和个体心理干预,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心理咨询门诊,将教育过程中的SCL-90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前SCL-90因子6项高于军人常模(P<0.05),教育后逐年减少,2年后仅有1项因子高于军人常模(P< 0.05).结论 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对学员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作者:孙成;陈万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NSE、IGF-1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 0.05);两组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而血清IGF-1水平较治疗前则明显升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而血清IGF-1水平较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NSE水平,提高血清IGF-1水平,具有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焱;赵娟;严晓燕;田慧军;刘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法与物理因子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患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物理因子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物理因子进行治疗,综合治疗组加用手法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4个疗程共计40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较前均有改善,且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组(P﹤0.05).结论 应用综合康复手段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李清;陈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干部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接受两年规范的健康管理;对照组按日常习惯及方式生活,两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合理膳食情况、用药依从性及腹痛症状评分,并统计两年内两组患者因病情急性加重而就诊的次数.结果 健康管理两年后,观察组合理膳食率、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腹痛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年内观察组因急性加重而就诊的患者为5人次,就诊率为25%,而对照组为12人次,就诊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合理膳食率及服药依从性,减轻腹痛症状,减少反复急性加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美霞;胡建军;许小兵;金鑫鑫;吴晓尉;王彬;张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气囊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近年来重症医学迅猛发展,重症患者的预后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重症医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包括机械通气技术.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较以往显著提高,尤其是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或抑制的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管理中,气囊管理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预防胃内容物及口腔分泌物进入气道,并且可以避免通气中可能存在的漏气以及气体反流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能够保护气道黏膜不受到损伤和破坏[1].近年来,国内外对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的气囊管理研究较多,进展较快.

    作者:宗雅娟;吴小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对内生场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内生场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胸腹水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个性化组及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个性化组患者整体舒适度评分及高度舒适率高于常规组,轻度舒适率个性化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舒适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生场深部热疗治疗恶心胸腹水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促进患者舒适,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尹静静;薛枫;佟海霞;戴凝;马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60例)和采用神经生理疗法(Bobath)与运动再学习的传统疗法组(60例).依据简式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蛋白(L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运动疗法组、传统疗法组简易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MBI)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运动疗法组与传统疗法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和L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运动疗法组效果更佳,治疗后与传统疗法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生活自理,减轻其心理压力.

    作者:贾亮;刘俊英;王贵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