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32例分析

徐秀成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肘关节
摘要:目的 总结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7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行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的36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其中伸直型34例,33例为GartlandⅢ型,1例为GartlandⅡ型;屈曲型2例.行经皮穿针内固定28例,小切口穿针内固定8例.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6例均获随访,随访6个月至一年,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术后再移位,无血管损伤,无感染.术后肘关节功能优23例、良9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88.9%.并发肘内翻3例,发生率为8.3%.医源性神经损伤2例,4个月内症状消失.结论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容易掌握,临床效果良好,特别是对 GartlandⅢ型骨折多可避免手术切开复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一致性观察

    目的 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患者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对肝穿组织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分级的总体符合率约66.7%;其中以慢性肝炎重度符合率高,达80.0%;而以慢性肝炎中度的符合率低,达50%.结论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提高慢性肝病的临床确诊率,应尽可能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杨利君;圣建惠;繆家文;谭友文;董淘;孙莉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红外线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外线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红外线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能促进渗出吸收,水疱干涸、结痂、消炎、缓解神经疼痛,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同时可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作者:周玉梅;谭文捷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肺栓塞的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肺栓塞CT诊断作用及其表现.方法 对5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为肺栓塞.病变位于左肺2例,右肺1例,双肺2例;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2例.结论 CT检查能准确诊断肺栓塞,是一种高效、迅速、方便、准确的检查方法,能有效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秦晓斌;徐汉芬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Access在开发医院个性化药学信息管理软件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较为简单的操作程序开发出适合笔者所在医院特点的药学信息管理软件,实现程序个性化.方法 收集药学信息,组织整理成数据库文件后,用Access的窗体功能制作药学信息管理软件.结果 Access设计的药学信息管理软件操作简便,维护方便,实用性较强.结论 医院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发出个性化药学信息管理软件更为经济实用,数据更新方便,能较好地满足信息化的需求.

    作者:薛苏冬;张茜;钱晓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建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搞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文章通过对永州市所有市级医院绩效考评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为医院管理决策者开展绩效考评工作提供参考.存在的问题:工作分析不到位、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考评缺乏反馈与沟通.建议:大力提高领导者的认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完善沟通与反馈机制.

    作者:刘亚玲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血脂康配合合理饮食治疗80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患者的药物及合理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口服血脂康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结合饮食治疗者作为观察组,4周后分别对血脂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75%,结论 合理饮食是高脂血症患者综合治疗的基础,也是有效巩固疗效的关键.

    作者:付艳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近况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在张仲景的蜜煎导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率达87.5%~95.5%.本文就中药保留灌肠法作用机制、相关问题研究及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宗海波;杨智源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诊疗分析

    目的 加深对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4例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从流行病学资料、前驱表现、首发症状、疾病进展过程的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等方面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早期无特征性表现,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该病易误诊.结论 临床医师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拓宽诊断思路,及时明确诊断,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陈玉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国产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果 75例患者按临床再通指标判断为血管再通,再通率为78.1%,其中符合2项指标的有16例(21.3%),符合3项34例(45.3%)符合4项25例(33.3%)其中发病≤3 h再通率为89.2%,发病3~6 h的再通率为84.6%,发病6~12 h的再通率为78.6%.梗死部位:前间壁33例再通率为44%,前壁29再通率为38.7%,下壁25例再通率为33.3%, 下壁+右室5例再通率为6.7%,全部病例未发现有低血压及过敏反应,无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发生.结论 在不能开展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应用链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仍然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唐林青;郑云海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除外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低血压及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等患者,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给予口服贝那普利初始剂量5 mg/d,3 d后无不适反应增加至10 mg/d,大剂量15~20 mg/d,治疗4~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X线胸部摄片测量心胸比、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血生化,了解肝肾功能. 结果治疗后心率、心胸比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显效率38.1%,有效率58.1%,总有效率96.2%.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副作用较少,是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较好药物.

    作者:王胜军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中专护生择业期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护理是性命相托的事业,为了担负这一伟大使命,护理专业的学生要付出比其他专业更多的努力,但在付出艰辛努力后,中专护生的就业前景却不一定可观,致使许多学生在择业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将对她们就业产生严重影响,也会是我国护理事业的损失.本文旨在对中专护生择业期的心理问题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案,以祈共识.

    作者:刘显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门诊和(或)电话随访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146例患者中依从性好36例,依从性差110例、影响治疗依从性原因: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医源性因素、经济原因.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好仅为24.7%(36/146),应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制定适宜患者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准确把握中年青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改善医疗环节建立伙伴式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曹美玲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联体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联体双胎妊娠的诊断、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例联体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两例诊断正确,处理恰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联体双胎妊娠危害大,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处理.

    作者:黄小莉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粉碎性下颌骨骨折复位整形的麻醉体会

    笔者选择30例粉碎性下颌骨骨折的病例,记录麻醉处理和抢救经过.以探讨粉碎性下颌骨骨折复位整形术麻醉的风险性、麻醉方法及插管的处理经过.

    作者:严朝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腺瘤的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腺瘤的预后.方法 对216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腺瘤摘除术后复发率为16.2%,腺叶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率为12.5%,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5.9%,腺叶切除术后无复发.结论 术前应认真检查,结合超声、CT明确部位、数量及性质,术中全面探查双侧甲状腺作出明确判断,针对病情,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卢卫民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音乐干预在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音乐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行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测评,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指数评定,心理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评估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试验组治疗法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音乐干预能增加个体满意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吉林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1219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方法 应用丹麦研制的手持式耳声发射仪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配合听性脑干反应两步筛查.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1219例,听力筛查率99.03%,3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异常发病率为0.25%.结论 耳声发射技术是适用于临床的一种快速、可行、无创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配合听性脑干反应两步筛查,可大大降低假阳性率,及早发现听力损失患儿,尽早进行听力追踪,随诊.

    作者:郭锋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浅谈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统计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消耗数量、消耗金额,以DDDs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麻醉性镇痛药品消耗金额所占比例小;盐酸哌替啶用量仍高于吗啡制剂.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无麻醉性镇痛药品滥用现象,但用药结构不尽合理.#

    作者:苗亮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

    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诊治疾病,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欢迎.但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出现毒副作用而影响疗效.为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疗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特将常用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阐述如下.

    作者:张春英;吴海燕;王健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巨大痛风石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巨大痛风石刮除术的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选择16例有巨大痛风石的痛风患者行痛风石刮除术,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及护理经验,分析与切口愈合的关系.结果 行刮除术后,有12例切口一期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4例切口感染,后经再次皮瓣转移手术愈合.结论 术前患者血尿酸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中对巨大痛风石的刮除要尽大限度地处理干净,术后次日检测血尿酸,并予以调控,控制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同时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在护理方面要抬高伤肢并制动,若能配合红外线照射更有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于芳;吕尧 刊期: 2009年第3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