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萌;王金萍;张晶;董万森;杨丽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住院的83例患者,根据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把患者分为2组,斑块稳定组43例,斑块不稳定组40例,计算MHR,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稳定组和不稳定组的MHR值分别为0.32±0.14和0.4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MHR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作者:陈洁霞;李结华;唐海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恰当用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699例,使用2015版Beers标准评价病例,采用频率统计方法、χ2检验中的独立性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描述及推断.结果 (1)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恰当用药发生率为79.5%.(2)联合用药数量多、医保报销比例高的老年住院患者更容易发生潜在不恰当用药,内科病房相对外科病房的老年住院患者更容易发生潜在不恰当用药.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恰当用药发生率高,联合用药数量、医保类型、出院科室为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博江;史丽萍;张伟;张海苗;杨成;任淑娟;王亚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记忆受损情况,分析记忆受损原因.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68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进行记忆检测,设立呼吸衰竭组(37例)与非呼吸衰竭组(31例),同时与4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进行记忆功能受损分析.结果 COPD组较健康对照组记忆总分[(66.47±8.57)分比(89.54±16.34)分]及记忆商[(79.49±10.12)分比(95.89±15.25)分]低(P<0.05),呼吸衰竭组较非呼吸衰竭组记忆总分[(53.23±5.41)分比(77.43±10.14)分]及记忆商[(61.25±6.31)分比(87.67±13.52)分]低(P<0.05).结论 COPD可导致记忆功能受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能与记忆受损有关.
作者:邢青峰;刘斌;齐保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氟哌啶醇与单用氟哌啶醇治疗老年谵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老年谵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92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后,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CR)、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谵妄评定量表-98修订版(DRS-R-98)的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 d、2 d、3 d时,两组CAM-CR、CGI-SI、DRS-R-98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M-CR、CGI-SI、DRS-R-9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P<0.05).结论 相比于单用氟哌啶醇,右美托咪定联合氟哌啶醇治疗老年谵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马其辉;黄菁菁;陈日;王家乙;罗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20例因胆管结石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8例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获得随访.有36例患者发生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发生率为1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高脂血症、壶腹周围憩室、胆总管直径≥15 mm、胆道积气、胆总管结石数量较多是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
作者:黄慧峰;彭玄杰;陈文晓;牟雄能;吴振兴;沈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有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131碘(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个体化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所有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结节组和无结节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131I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共75例甲亢患者,无结节组为43例无甲状腺结节的格雷夫斯甲亢患者.结节组甲亢患者32例,包括伴有小结节(甲状腺大结节长径≤1 cm)的患者16例,伴有大结节(甲状腺大结节长径>1 cm)的患者16例.结节组甲亢患者年龄较无结节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甲状腺重量、每克甲状腺组织的131I剂量、高摄131I率、质地和浸润性突眼、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症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治愈51例,总治愈率68.00%;总有效数73例,总有效率97.33%,两组患者131I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甲状腺小结节、大结节的甲亢患者和无结节甲亢患者131I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81.25%、43.75%、72.09%;两两分层比较发现,与无结节或伴有甲状腺小结节的甲亢患者比较,伴有甲状腺大结节的甲亢患者131I治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甲状腺小结节的甲亢患者与无甲状腺结节的甲亢患者131I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无甲状腺结节的格雷夫斯甲亢患者比较,伴有甲状腺结节的甲亢患者年龄较大;两组甲亢患者131I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伴有甲状腺大结节的甲亢患者131I治疗的效果较差.
作者:姚晓波;张然;金晓毛;夏俊勇;洪波;罗玲玲;张丹凤;章清荷;叶山东;祝捷;程义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根皮苷(PHL)对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诱导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VEC)表达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的影响,探讨PHL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RMVEC,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gly-LDL与联合PHL+gly-LDL的处理.采用TUNEL方法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大鼠RMVEC的细胞凋亡.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RMVEC 表达MFG-E8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ly-LDL诱导大鼠RMVEC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凋亡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多达到36.52%(P<0.01),预先经PHL(800 μmmol/L)孵育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至20.45%(P<0.01);与对照组(蛋白表达灰度值0.290±0.008)比较,gly-LDL诱导组蛋白MFG-E8表达明显降低,并呈现浓度依赖性(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215±0.009、0.165±0.002、0.117±0.014与0.092±0.004,P<0.01);经PHL预处理后,gly-LDL诱导的MFG-E8表达明显升高,伴随PHL给药浓度的增加,MFG-E8的表达逐渐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343±0.008、0.373±0.002与0.404±0.006,P<0.01).结论 PHL可能通过显著改善蛋白MFG-E8的表达,从而抑制gly-LDL诱导的大鼠RMVEC的细胞凋亡,实现对DR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世阳;徐修才;焦莉莉;顾永昊;谈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情况及不同营养风险状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73例肺结核住院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评估营养风险状况,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痰菌转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信息.结果 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表评分平均为(3.0±1.1)分,其中≥3分者占64.4%.有营养风险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显著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而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显著高于风险的患者(P<0.05).结论 半数以上的肺结核住院患者有营养风险,并联系着痰菌转阴率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作者:吴晓梅;仇俊敏;王慧;李家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SCH组(10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770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甲状腺功能、血尿酸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血尿酸的差异并分析血尿酸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1)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SCH组病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S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水平均升高,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SH与血清尿酸(SUA)、病程、BMI、TG、TC、LDL-C、TPOAb、TGAb呈显著正相关,而与FPG、HbA1c和FT4 呈显著负相关.(3)在调整年龄、性别、病程、BMI、TG、TC、LDL-C、FBG、FT4和TSH 等指标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提示,SUA与年龄、TG、FT4、TSH密切相关.结论 SCH是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聪;任安;杨静;荆春艳;窦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率变异(HRV)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Hcy水平将10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2组.通过24 h动态心率变异性(HRV)频谱分析技术测定2组患者HRV,并与Hcy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cy升高组的5 min平均心率的标准差、爱丁堡指数、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均偏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cy升高组中频域分析指标:高频(HF)和低频(LF)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升高组中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指标(LF/HF)较正常组升高(P<0.05);(3)Hcy升高者HRV指数较正常组有所下降,空腹血糖、Hcy水平是心率变异危险因素(OR值分别1.57、1.37,P<0.05).结论 Hcy升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自主神经病变有益.
作者:李红旗;胡立群;徐艳龙;尹长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影响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为指导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6例接受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阴道半封闭术、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曼彻斯特手术、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悬吊术、经阴道子宫全切术+自体韧带悬吊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结果 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手术时间[(94.34±27.95)min]少于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155.22±46.41)min](t=6.476,P=0.000),高于阴道半封闭术[(58.38±26.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P=0.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组(43.13±37.01)mL少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住院天数方面,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组(4.42±2.29)d少于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组(5.46±1.12)d(t=5.191,P=0.000)和曼彻斯特手术(6.50±1.30)d(t=9.37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其他手术方式.
作者:杨春梅;彭真;吴大保;郝加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对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80例慢性贫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全血治疗,观察组给予成分输血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红细胞(RBC)平均值、血红蛋白(Hb)平均值和血细胞比容(HCT)].并统计输血情况相关指标[平均输血量和每次输血间隔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输血量为(589.73±48.54)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6.48±65.43)mL(P<0.05);观察组每次输血间隔时间为(38.64±5.83)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39±4.35)d (P<0.05).治疗后,两组RBC、Hb、及HC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RBC、Hb、及HCT水平分别为(3.58±0.32)×1012/L、(81.82±4.92)g/L、(0.42±0.08)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3±0.36)×1012/L、(73.27±4.52)g/L、(0.35±0.04) L/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 (P>0.05).结论 成分输血比全血治疗更能显著改善慢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和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高飏;蒋祖军;庞妍;李红波;刘增慧;欧阳玲;张乐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25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500 mg,3次/天)及吡格列酮组(15 mg,1次/天),疗程12个月.观察血管内皮功能、胰岛B细胞功能、冠状动脉造影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B细胞功能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间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水平、胰岛B细胞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体质量指数低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甲双胍组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发生率较吡格列酮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降糖、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降低体质量指数及改善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组.
作者:胡春梅;邬松林;徐丽娟;周永明;夏洪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褪黑素水平及昼夜分泌节律的改变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老年患者(大于65岁)按2010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分为老年高血压(100例)及老年健康对照组(50例),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晨峰血压增高组(56例)、非晨峰血压增高组(44例),分别测量各研究对象血清褪黑素水平及昼夜节律变化、动态血压.结果 与对照组和非晨峰血增高组比较,晨峰血压增高组患者夜间血清M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晨峰血压增高组夜间/早晨血清MT的比值低于对照组和非晨峰血压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晨峰血压增高组存在MT昼夜分泌节律异常.血压晨峰值与夜间/早晨血清褪黑素的比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 晨峰血压增高组血清褪黑素水平为白昼分泌较少,夜间分泌也无明显增多,昼夜分泌节律异常,导致具有升高血压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受抑制减少,引起晨峰血压增高.
作者:魏伟荣;雷梦觉;曹毅;涂燕平;龚爱斌;王凌玲;艾文伟;邬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促甲状腺激素(TSH)>4.2 mU/L和游离甲状腺素(FT4)<9.3 ng/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甲减)TSH>4.2 mU/L和FT4 9.3~17 ng/L,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TSH<0.27 mU/L和FT4>1.7 mU/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TSH<0.27 mU/L和FT4 9.3~17 ng/L.比较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年龄、性别、动脉硬化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亚临床甲减患病率高为4.6%,临床甲亢患病率低,为0.9%,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3.7%、1.3%.甲减组年龄、三酰甘油和动脉硬化患病率较甲亢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和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亢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甲减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高,特别是亚临床功能异常,而大多数人可无症状但对糖脂代谢存在不良影响,并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作者:李凡;丁维;郑海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带线锚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均对三角韧带行带线锚钉手术修复,术后随访评价指标采用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评分系统.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6~12月的随访,无骨折不愈合病例,未出现切口并发症等.2例患者出院后未遵医嘱制动,2周内下地出现内踝肿痛,复查,MRI示:三角韧带再次损伤,翻修后效果尚可.AOFAS足踝评分,其中优35例,良23例,差2例,优良率96.7%.结论 带线锚钉手术治疗三角韧带损伤效果好,踝关节功能恢复快.
作者:谢凯;方诗元;王叙进;孙建皖;徐磊;杨家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口服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并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06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口服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出现皮肤毒性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足综合征、皮肤干燥、脱屑、斑丘疹、皮肤色素改变、毛发色素减退等是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的常见皮肤不良反应,并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结论 早期针对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王今;梁琳;杜瀛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根据FeNO检测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调整治疗)和对照组(根据经验调整治疗),每组各60例患者.随访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稳定期持续时间、急性发作次数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费用[(4319.3±227.6)元]显著少于对照组[(5104.2±324.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NO检测能够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药物治疗费用.
作者:郦巧莲;陈培锋;王文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治疗重度下肢缺血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治疗的重度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引起下肢缺血的原因,患者分为2组:动脉硬化闭塞(ASO)组,共 2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组,共43例.采用临床症状及下肢血流改变进行疗效评价,随访所有患者治疗后3年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SO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流灌注参数在6个月内明显改善,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又逐渐恶化至术前水平;TAO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流灌注参数在改善后能得到长时间维持(P<0.05).随访结束,ASO组免截肢率为17.2%,TAO组免截肢率为65.1%(F=15.99,P<0.05).结论 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是治疗重度下肢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重度下肢缺血.
作者:方征东;王晓天;胡何节;孙小杰;葛新宝;程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督脉电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记忆能力及食欲素受体1(OX1R)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70只Wistar大鼠通过分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慢性脑缺血的大鼠模型,分为4组.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立即针刺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模型组、立即针刺组及针刺治疗组又分为1个月、2个月2小组,每组或亚组的大鼠各10只,立即针刺组首次造模即开始进行督脉电针干预,针刺治疗组在造模开始后第3周开始进行督脉电针干预.采用水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OX1R阳性细胞数.结果 模型组缺血1个月,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减退,2个月时较1个月时有所好转;2个月时针刺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而立即针刺组略优于针刺治疗组.模型组于造模开始后1个月OX1R表达高于对照组,2个月时进一步增高;1个月时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OX1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立即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OX1R表达有升高(P<0.05);2个月时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OX1R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而立即针刺组与针刺治疗组相比OX1R表达有升高(P<0.05).结论 督脉电针干预后促进了脑组织OX1R的表达,同时发现早期干预对OX1R表达的影响优于正常治疗组中OX1R的表达.
作者:刘丹;刘瑜;罗正凯;王淑荣;陈洪琳;于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