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3 EHRA/ESC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解读

孙玉杰;张海澄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治疗指南, 心功能不全, 治疗原则, 学会, 心律失常, 欧洲, 患者, 心脏病, 生存期, 应用, 临床, 理念, 标志
摘要:随着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患者从中获益,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生存期。2013年欧洲心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HRA/ESC)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1]的公布标志着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理念和治疗原则又一次大的更新,本文将对此作简要阐述。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1型糖尿病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1概述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以β细胞永久性破坏为特征,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但自身免疫异常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胰岛素是T1DM治疗的支柱,临床试验已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相关血管并发症的风险[1]。然而,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胰岛素治疗不仅无法将患者血糖水平时刻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还有发生急性低血糖的危险,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或终止T1DM的主要病因--免疫调节紊乱。因此,研究与探讨治疗T1DM的新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肖潇雨;李霞;周智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3 EHRA/ESC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解读

    随着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患者从中获益,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生存期。2013年欧洲心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HRA/ESC)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1]的公布标志着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理念和治疗原则又一次大的更新,本文将对此作简要阐述。

    作者:孙玉杰;张海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第三届山东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复位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及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回顾性分析本院于收治的16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A组(115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B组(54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80.7±18.2)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82.8±75.2)ml,术后下床时间为(15.6±2.3)天,Harris评分为(91.1±7.4)分;B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70.5±21.6)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34.6±46.3)ml,术后下床时间为(22.5±1.7)天,Harris评分为(82.9±4.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年轻、活动多的患者,而半髋关节置换术适应于高龄、并发症多的患者,与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更好。

    作者:马兴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第3届上海孤独症国际论坛成功召开

    2013年11月9日至2013年11月10日,由美国孤独症研究基金会孤独症之声(autism speaks)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同举办的第3届上海孤独症国际论坛、中国儿童孤独症诊治与研究合作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同时,复旦大学孤独症临床诊治与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本届论坛集中了与中国合作研究的所有国际性学术组织和医院的专家,围绕孤独症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诊断、治疗、教育、康复训练、环境科学等领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讨,旨在为中国和来自各国的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和寻求合作的平台。同时,寻求机会促进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相关研究,加快对其病因的进一步认识,优化筛查和诊断方法,让更多患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康复训练。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坚持一个梦想,力争上游--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创新团队

    糖尿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患病人数已居世界第1位。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造成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当前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彻底治疗以及有效预防仍然是全球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新近诸多研究揭示免疫学机制贯穿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如何采用免疫学方法从基础到临床研究糖尿病是当前的一个热点。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型糖尿病三级预防研究进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发病率的增加,其相关预防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T1DM的三级预防主要根据T1DM的自然病程制定。一级预防是通过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中止自身免疫的启动以预防T1DM的发生、降低T1DM的发病率;二级预防是通过阻止患者自身免疫介导的β细胞损害的进展进而防止T1DM发病;三级预防是保护患者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加强血糖控制并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相关研究尚无明确定论,而三级预防研究因其研究患者群及目标明确,同时对于具有一定残存胰岛β细胞的患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作者:乔月;刘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下求索--1型糖尿病治疗的探索之路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易感体在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自身抗原被激活,活化T、B淋巴细胞和多种其他炎性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各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激活多种效应细胞,对胰岛β细胞产生破坏,终导致糖尿病发生。虽然目前无法从病因学上对其进行预防,但随着人们对T1DM病理生理过程逐步深入了解, T1DM治疗方式从胰岛素替代治疗逐渐发展为以阻止或延缓自身免疫损伤及恢复胰岛功能为重点的治疗。本文将对T1DM的治疗方法及新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作者:朱雅茜;向宇飞;邓超;周智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3年美国妇产科学会临床管理指南--妊娠糖尿病临床实践公报解读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过程中常见的医学并发症之一。尽管近的一些大型研究已经探讨过这些问题,但围绕妊娠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争议仍在持续。本文的目的在于:①简要概述妊娠糖尿病;②提供已经由适当的临床研究证实的管理准则;③指出当前关于妊娠糖尿病知识中的空白,以引导未来的研究。

    作者:王占辉;刘彦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VUS在STEMI患者急诊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心肌梗死相关血管(IRA)固定狭窄为临界病变的STEMI患者80例,发病在12小时内,并且远端血流TIMIⅢ级;随机分为IVUS组(试验组)38例和未行IVUS组(对照组)42例;对照组全部置入支架,试验组进一步经IVUS评价病变分为低危和高危患者,决定是否置入支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射血分数(EF)值的变化,支架置入的个数。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LVEDD及EF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支架置入的个数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IVUS指导下的急诊介入诊疗中,STEMI低危患者不置入支架也是安全的、可行的,减少了患者支架置入数量。

    作者:宗振方;董平栓;王可;尚喜艳;李治国;闫鹏;李志娟;翟秋翎;孟雅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第四届北京国际机器人心脏手术演示及专题研讨会通知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型糖尿病残存胰岛功能保护--免疫治疗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原特异性、致病性T细胞攻击胰岛导致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特异性破坏,引起临床高血糖症状。典型的T1DM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已丧失大部分胰岛,仅有15%~20%的β细胞存活[1]。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来看,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在高血糖症状出现前就已启动,胰岛功能逐步降低。怎样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成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郑帅;顾愹;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iR-199a通过MDR1/P-gp调节肝癌细胞的耐药

    目的:通过检测Hep G2及Hep G2/ADM细胞中miR-199a和MDR1/P-gp表达的差异,探讨miR-199a与肝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99a和MDR1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P-gp蛋白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与Hep G2细胞相比,Hep G2/ADM细胞中miR-199a表达显著下降MDR1/P-gp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miR-199a能显著增加阿霉素对Hep G2/ADM细胞的抑制率,并抑制MDR1/P-gp的表达。干扰miR-199a能够显著地降低阿霉素对Hep G2细胞的抑制率,并增加MDR1/P-gp的表达。结论 miR-199a通过调节MDR1/P-gp的表达参与肝癌耐药形成,miR-199a可能成为逆转肝癌耐药的作用靶点。

    作者:戴海峰;梁军;刘红霞;廖国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4年第五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占全球20%肺癌为常见

    日前召开的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上传出的消息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占到全球新增的20%以上,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和鼻咽癌这8种癌症死亡人数约占中国癌症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指出,亚太地区癌症新增病例占到全球癌症新增病例的45%,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50%。肺癌、胃癌和肝癌是亚洲国家常见的3种癌症。目前,肺癌是亚洲国家面临的主要癌症。世界抗癌联盟在世界42个国家调查了社会民众对“得了癌症等于死亡”这个观点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43%的人认为该观点正确,而在欧美国家只有13%的人相信此观点的正确性。可见,中国群众对肿瘤的全方面认识还有待提高。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MRI影像阅读能力对MS诊治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综述MS的MRI表现,旨在加强其鉴别和诊断能力。

    作者:林志坚;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国基层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然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依然严峻。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要阵地,坚持全人群和高危人群并重的防治策略,贯彻健康教育、药物与非药物并举,推动疾病管理,以达到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目标。

    作者:王增武;赵天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3 ESC/EASD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介绍

    继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联合颁布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治指南后,2013年8月30日两学术机构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1]。现将其要点归纳如下。1糖代谢异常诊断推荐结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水平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若仍不能确诊,可进一步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推荐等级ⅠB)。推荐应用OGTT诊断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推荐等级ⅠB)。对于心血管疾病(CVD)患者,推荐结合HbA1c与FPG筛查2型糖尿病(T2DM)。若不能确诊,可进行OGTT(推荐等级ⅠA)。

    作者:马赛;郭艺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